決勝時刻觀後感900字

《決勝時刻》是博納影業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驕傲三部曲”的重磅之作。電影《決勝時刻》講述了1949年3月,中共中央從西柏坡遷至北平香山,在這裡指揮渡江戰役、會見民主人士、籌備新政協會議和開國大典等重大事件。香山作為革命聖地,見證了中國革命的偉大轉折。電影《決勝時刻》在香山雙清別墅內取景拍攝,真實還原了70年前香山的一段歷史。

電影《決勝時刻》聚焦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展現真實的歷史軌跡。緊張迂迴的談判桌上、火光漫天的槍林彈雨,片中的每一幀鏡頭,都蘊藏著中華民族崛起和復興的曙光。《決勝時刻》不僅著力於時代的刻畫,更聚焦於人物的塑造,力求在波瀾壯闊的歷史中,用生活化的場景,讓觀眾零距離、全方位地感受領袖風采。

本片著重塑造了毛澤東的形象,少見地刻畫了他在日常生活中形象。片中,毛澤東與身邊戰士陳有富、田二橋等人的互動,對女兒的暖心陪伴,讓觀眾意識到偉大領袖也是生活中真實可感的人。在歷史真實的前提下,奏響一曲人性的溫暖之歌。

電影《決勝時刻》聚焦了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的燃情歲月。這一年春天,毛澤東等中共中央領導人踏上了“進京趕考路”,翻開了中華民族歷史的新篇章;這一年,國共和談破裂,中國人民解放軍渡過長江,迎來解放的曙光;也在這一年,共產黨人齊心協力,負重前行,架構起新中國的四梁八柱,舉辦開國大典,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電影《決勝時刻》觀後感5

9月9日晚,我有幸觀看了影片《決勝時刻》。這部影片真可謂鴻篇巨製,是一部史詩級大片。看過之後,仍叫人意猶未盡。

《決勝時刻》主要講述了1949年毛主席領導解放軍實現最終勝利的點滴故事。說它點滴,因為影片中生動地再現了毛主席在領導人民取得最後勝利的過程中的生活細節。這之中有鄉愁,有幽默,有深情,有辛勞,將這位偉人塑造得淋漓盡致,形象在戰火飄飛的生活中更加高大挺拔出來,讓我對毛主席有了更親切地認識和更崇高地敬意。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毛主席與小戰士二橋的幽默和感人故事,毛主席讓二橋回鄉照顧家人,感激的二橋一家英勇投身於渡江戰役之中,最終二橋壯烈犧牲,染了血的信送回了主席手中,主席潸然淚下。看這段的時候,我忍不住淚水。毛主席是偉人,但他更有與人民民眾血水相融的情感。當然,影片中也有毛主席西郊閱兵時氣吞山河之勢,有新中國領導人與國民黨談判時的風度氣概,有渡江戰役時戰士們的英勇無畏……這部影片,寫盡了那個時代的方方面面,我獲益匪淺。

難忘那夜的觀影。沒有這決勝時刻,哪有我們的幸福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