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作文:愛者如林

所謂愛者,形式繁多,而於人之一生,其必不可缺。倘方偏行悖,未嘗不害之,殆矣。竊以為所謂愛者,當以“愛者如林”為上善。

林之大,則潭水清冽,鶯語幽婉,有鹿於其間嬉遊,無羈無絆,無有伯樂之束,則其真性不泯;林之大,亦有虎豹豺狼,天敵森森,倉皇奔命,危難之際,墮命之間,方足以明何以可為、何以不可為。如是,則達入世之智矣。故曰:所以真性不泯而活絡世間,處濁世而又不受物之汶汶者,愛者如林耳。然善則善矣,將奚以為之?

一者,謂之己所甚欲,勿施於人。孔孟之言,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推己而愛人”者。至於莊子,其必曰:己所甚欲,勿施於人。紀言:楚欲聘莊周為相,使使力陳楚之盛、相之權極、之富貴。周以神龜拘於殿上,三日而歿,詰之曰:豈留骨於堂上?亦有伯樂,自謂善治馬。乃燒之、剔之、刻之、雒之;並飢之、渴之、馳之、驟之、整之、齊之,於是馬之死者過半矣。

夫二,使汲汲然富貴,乃極諫莊子,嘆惋周之不知;而周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辨、游乎無窮;其為人也,寧曳尾於塗中,不留骨於堂上,非梧桐之不止,豈腐鼠之必爭?孰肯以物為事?伯樂者,自好馬之駢然乃治之。彼馬也,蹄可以踐霜雪,毛可以御風寒。齕草飲水、翹足而陸,孰肯安乎高台路寢?此二者,蓋憐其才而欲濟之,豈知他渡者去,自渡者遠矣?

然則任實之情既篤,又不可不束之以規矩。紀言:不以規矩,不成方圓。西周初年,天下共主,振臂而天下應,祭禮而諸侯朝;封禪泰山之阿,築鼎九州之巔。及至途窮,諸侯稱王圖霸,天下共主,形同虛設。蓋禮崩而樂壞,規矩不成也。而各國子弒父,臣弒君,其由一也。

夫人性者,異也。故古之聖人莫不循規矩而束之也。孔孟束之以禮樂、墨者束之以準繩、老莊束之以天道,韓非束之以法制,如是雲者,皆規矩也。是故規矩之於大世,猶水之於魚,不可缺也。

人之一世,為己,亦為他人。為己則放浪心志,不拘於俗、為所欲為;為他人,則循其矩度、不為禍亂,為所當為。故云,唯“愛者如林”為上善,蓋可免於放縱及束之愚昧也。

作者:31班 朱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