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作文800字:新橋擂茶

編者按:新橋是人靈地傑的好地方,新橋擂茶是真正的擂茶,打擂茶,喝擂茶,自成家家戶戶的一道風景。

打擂茶,喝擂茶是我們安化人世代傳承的習俗。安化地域遼闊,有前鄉後鄉之分,十里不同音,文化差異很大,喝擂茶卻是共同的嗜好。三五朋友,亦或家人團聚,甚至獨自一人在家,打擂茶,喝擂茶,自成家家戶戶的一道風景。

擂茶是安化的一張明信片!你知道,安化有黑茶。你知道,安化是兩江總督陶澍故里。你知道,安化是羽壇世界冠軍的基地。你知道,安化有美味的煙燻臘肉。你知道,安化風景秀麗,是一個天然氧吧....你知道很多,但如果你沒在安化人家喝過正宗的安化擂茶,你還是不懂安化。你與安化文化只是擦肩而過。

安化的擂茶種類繁多。

炎熱的季節,路邊上,小攤旁,偶一抬頭,你的眼光抓到的可能就是推銷擂茶的老人小孩或婦女。那種擂茶是乳白的,兩三塊錢一杯,喝一口,甘甜冰涼爽口,暑氣全消,沿途奔波後的勞累盡失。這種擂茶很受口渴的路人歡迎!它的操作最簡單。花生芝麻浸泡(去掉表皮的澀味以及顏色),用擂缽擂茶棒擂碎用開水沖泡丟一點白糖進去就行,有的甚至就是花生往擂茶機一放,自來水一衝,白糖一撒,完事。這是簡單到極致的一種擂茶, 它是安化後鄉人獨創的,為不明就裡的前鄉人所不屑,說後鄉人坑蒙拐騙,撿個封皮就是信,擂幾粒花生就是所謂的擂茶。這其實是簡化了的擂茶,真正的是,煮好新鮮玉米,把浸泡後的花生芝麻放擂缽用擂茶棒擂碎,用煮過玉米的開水沖泡,放少許擂好的茶葉,用勺子攪拌均勻,喝時放糖放鹽全憑自己的愛好,就著擂茶是滿席的零食。炒香的花生瓜子,醃製的黃瓜,涼拌的海帶,黑木耳,"折耳根",賢惠的婦人還會端上砧板臘肉,辣味十足的香豆腐乾子,魚頭或魚乾片。邊聊邊喝邊吃,三兩小時談笑間一晃而過。這是夏季款擂茶。

冬天,後鄉的擂茶不是這樣的。乍一看是八寶粥,就近細瞧是米糊。粘稠的一碗,主人會在表面撒上一層炒香擂碎的花生。這是抗寒增加能量的擂茶,一碗下肚,胃正舒服,迫不及待再來一碗,兩碗下肚,胃逐漸飽滿,三碗過後,大冷的天,兩頰開始冒熱氣,忍不住直嚷過癮。冬季款擂茶,程式較為繁雜。首先,你得用高壓鍋把紅豆豌豆等雜糧煮熬成粥,接著把擂碎的米加鹽放溫水裡邊攪拌邊煮至米糊熟,然後把炒香的花生芝麻擂碎,把茶葉捻碎,最後把所有東西攪拌均勻放置在擂缽,冬季款擂茶大體告成。現在的人,聰明,都愛去繁就簡,這般繁瑣的事很少有人乾。所有東西往擂茶機一丟,放開水一攪拌一煮,擂茶速成。安化的大街一走,到處是擂茶店,標明是別處的擂茶,實際就是本土擂茶的速成品。安化是擂茶的發源地,家家戶戶備有擂缽擂茶棒,老老少少都知道擂茶的流程。這些擂茶,都不是前鄉擂茶。前鄉擂茶種類更多也更好喝,但我最愛的是新橋擂茶,喝的是氣氛,喝的是情感!喝了會上癮,會像兒女依念媽媽的味道!

新橋是人靈地傑的好地方,離縣城遙遠,好像是縣城的棄子被丟在山旮旮里,卻意外發現了世外桃源。新橋人好客善解人意。隨意走進一戶人家,好客的鄉鄰會搬著擂缽晃動著長及天花板的木縋,好一陣的忙活。如果碰巧遇到鄉鄰家裡請人做事,一句俗話,你的吃食緣份到了。新橋有習俗,只要家裡有工,一日三餐之外,上午下午都會有擂茶侍奉勞作的人。這擂茶解乏解暑,初喝微苦,喝後回甘,精神振奮。三五碗不經意間喝完。最有趣是喝茶的過程,左鄰右舍圍坐在廚房,主人用一個竹筒做的勺子舀著擂茶不停地添加,你一碗剛吃掉幾口,主人的勺子趁你沒注意倒將過來。你發現了,心裡渴望主人添加,你嘴裡卻要說吃飽了,假意推搡,然後半推半就地接過,嘴裡還得不停說吃飽了吃飽了。敬茶是主人不缺的過程,敬茶猶勝敬酒。竹筒勺子有著粗長的手柄,主人一手拿著勺柄,一手捉拿你的碗,那是霸王硬上弓的架勢,周圍的人也跟著主人吆喝再喝一碗再喝一碗。直喝個鍋盆見底,終不知自己到底喝了幾碗,只覺過癮!

新橋擂茶是真正的擂茶,隨季節有少許的變化,因為一口大鍋煮熬著的是每個季節新出產的豆類、花生、大米。擂缽里擂著的是茶葉,這是與眾不同的關鍵環節。茶葉是自家採制的老茶葉,夏天煎煮涼茶用。茶葉經過浸泡後去掉茶湯,葉橙黃,用手一捻就爛,主人把擂缽往兩腿一夾,手一抖,擂茶棒在擂缽里劃著名漂亮的圓弧。茶葉成泥,再加入香脆可口的花生黃豆芝麻,撒一丁點水,加鹽,主人又氣定神閒地擂至成泥。末了,加入大鍋,攪拌,香氣撲鼻,茶湯成深褐稠糊狀,盛入茶碗,撒上熟花生熟黃豆或黑豆。雙手捧著茶碗小心翼翼地端給客人,至此新橋擂茶大功告成。

茶葉是提神物,新橋擂茶一下肚,人的精氣神呼之欲出,摸著滾圓的肚皮,人們又開始了下一階段的勞作。去新橋很少,那是媽媽出生的地方,喝擂茶的場景卻歷歷在目,留擂茶的余香縈繞齒頰。誰欲與我前去那美麗新橋?共醉新橋擂茶!

作者:陳欣語

指導老師:譚文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