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關於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優良家風的優秀作文

家風猶如一壺茶,醇厚芬芳;家風猶如一朵花,馨香撲鼻;家風猶如一首歌,美妙動聽。關於傳揚優良家風的作文如何寫?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於傳承優良家風的優秀作文,僅供大家參閱。

守紀·孝順·勤儉——優良的家風

家風猶如一壺茶,醇厚芬芳;家風猶如一朵花,馨香撲鼻;家風猶如一首歌,美妙動聽。家風傳承祖祖輩輩對我們的希望,而在我家,始終將“守紀,孝順,勤儉”永記心頭。

守紀之風

聽爸爸講,爺爺是一名共產黨,他一直用行動詮釋“守紀”的真諦。在部隊里,爺爺就一直遵守紀律,退伍後,他仍然在踐行黨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與人交談,態度良好;愛護莊稼,珍惜勞動成果;找人借東西,有借有還……在爺爺的帶領下,我們家便掀起了一股守紀之風。在生活中我遵守各項規則,爭當好公民;在學習中,我奮進拼搏,用紀律束縛自己,爭當好榜樣。

孝順之風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我們一家人始終堅持“孝”為先。爸爸媽媽孝順爺爺奶奶,給他們捶捶背,揉揉肩,始終用陪伴驅散他們內心的孤獨寂寞,讓笑顏常駐,歡笑長存。爸爸媽媽的行動讓我明白了“愛”的真諦,讓我知道了“孝”的意義。在他們的言傳身教下,我也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讓他們每天都在疲憊之後感受到女兒的關心。在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我會製作一張充滿愛的卡片,並對母親真誠地道一聲“我愛您”。雖然這微不足道,但是背後卻是濃濃的親情和無盡的溫暖。

勤儉之風

“該花的絕對不少花一分,不該花的一分都不能多花”,這便是我家的勤儉節約的宗旨。在我的學習方面,可以說是有“求”必應,父母絕對不含糊。但是如果把錢用來攀比,那么爸爸媽媽毫無疑問會嚴厲斥責我。除此之外,父母還教我要節約糧食,珍惜勞動成果,因為這些都是用汗水換來的。在這樣的教育下,我從小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優良的家風隨春風一般潛入我的心靈,讓我茁壯成長。

傳揚優良家風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們家,也有家風,它就是如何做人。

做人,肯定要做到善良。有一句話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而父母也從小這樣教育我,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我故意向一條小道扔小石頭。雖然小道又窄又偏僻,爸爸看見了,急忙上前制止了我,並教育我道:“怎么能這樣子呢?”“怎么了……”我感到爸爸在生氣,但又委屈地說。“你這樣可能會讓騎車的人摔倒,這等於是在陷害別人!”爸爸激動地說,我在一旁默默地聽,慢慢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看到我好像意識到了錯誤,爸爸的口氣緩和下來了,繼續說:“兒子,你應該還記得去年摔倒的痛吧?騎車摔倒比那樣還痛!”我下意識地捂了捂左手,那道傷,令我難忘。這時,爸爸變得和往日那般慈祥,道:“快把那些小石子撿起來吧。”“好!”

一個教訓,讓我知道,我應該小心地做每一個細節,我生怕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傷害到他人。

當然,做人還要守時,雖然媽媽沒有給我講這個道理,但卻總是用行動告訴我這個道理。每次,和別人約定出行時間時,媽媽總是要提早幾分鐘到達。她說,這樣,才不會讓別人等我們。有一次,我還戲謔道“寧教我等天下人,休教天下人等我”。但是,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學媽媽,養成了守時的好習慣!

父母的一些舉動,總能影響孩子。優秀的品質,就是從中培養起來的。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它我從中養成了許多好品質,這樣的家風,值得傳揚!

傳承優良家風範文

中國是一個古國,有悠久的歷史和傳統的風俗。《孔融讓梨》《孟母三遷》兩本書向我們展示了中華民族的高尚美德。

在上幼稚園時,媽媽要求我讀一些關於中華美德的書籍。上國小了,老師讓我們要弘揚中華美德。中華美德到底是什麼?它為什麼這么重要呢?

中華美德就是樂於助人,尊老愛幼,尊敬師長雷鋒叔叔就是我們生活中的活例子,我們應該學習他那樂於助人、善待他人的精神。我明白了中華美德是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的,只要你樂於助人你就擁有了;尊敬師長你就擁有了;節約你就擁有了如果沒有中華美德,一個承載幾億人民的大國就不可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脫穎而出,所以傳承中華美德是一個國家好壞的見證。

家風是一個家的頂樑柱,我們家的家風就是誠實,和諧,守信。家庭關係和諧,融洽,這與良好的家風是不可缺的。因為家庭的教育,灌輸文明的思想,可以影響人的一生。它既有歷史的遺傳性,更有鮮活的現實存在。在我們的周圍,許多人都喜歡鋪張浪費。有一些大老闆,總以為自己很有錢,辦一大桌一大桌的酒席,留下很多的剩菜,有的根本沒吃,菸酒更是肆意揮霍。他們難道不知道非洲有些國家連水都沒有,更別說吃飯了。有時甚至跟狗搶東西。那一桌剩菜夠他們吃幾個星期呀!在我們學校,雖然有管理人員,但還是有同學想矇混過關,把飯壓在菜下面,隨手倒進了剩菜桶里。我們要節約糧食,珍惜每一粒米飯。

俗話說:有什麼樣的家風就有什麼樣的孩子。如果沒有好的家風,會影響人的一生。

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和良好的家風不能被我們遺忘,不能丟掉,要繼續堅持弘揚傳承下去。因此我們必須加強中華優秀文化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