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有關需要的作文900字:萬物雖多,吾惟需少許

大千世界,光怪陸離,充滿了誘惑,我們是欣然接受,還是像蘇格拉底那樣,明白自己內心所需的其實很少?古人云“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鼴鼠飲河,不過滿腹。”萬物雖多,我惟需少許。

幾米說:“我們的生命會被瑣碎消耗殆盡。”沒錯,瑣碎的事物之所以泛濫,擁堵了我們的生命空間,就是因為我們不明白自己的內心究竟需要什麼。

“當我想健身時,發現連個空間都沒有。”這是曾經在“臉譜網”上很火的一句話。發這個帖子的是一家公司的主管,他當即決定只留下一百個有網的物品(?),其他東西全清除掉。他的舉動立刻掀起了一股潮流,大家步其後塵,紛紛“減重”。

你可能會抱怨堵車,抱怨人多,抱怨自己的東西不翼而飛,但你有沒有問過自己這是為什麼?正是因為大家都去追求那些可有可無的事物,才導致了“不流暢”的事情發生。細想一下,人生就好比一台發動機,你帶動的事物越多,速率就會越慢。既然如此,為何不問一下自己內心最需要的東西是什麼,從而去“減重”,讓自己活得更輕鬆呢?

其實,兩把椅子,一張桌子,一張床,就足夠我們生活了。而這正是美國哲學家梭羅的“標配”。梭羅在瓦爾登湖生活時,靠著這簡陋的“裝備”,寫下了蕩滌世人靈魂的《瓦爾登湖》。

在這個商業發達但充滿喧囂的時代,精美的東西令人應接不暇,使人們很容易忘掉自己的內心所需,他們需要的,可能不是紙醉金迷的生活,而是午後的一小縷陽光;他們需要的可能不是高高在上的地位,而是燈光下的閱讀;他們需要的可能不是為人讚嘆的成就,而是夏日綠草上的清露。

正如周杰倫《稻花香》中所唱誦的:“讓螢火蟲帶著你奔跑,回到最初的美好。”是啊,萬物雖多,吾惟需少許,我需要的只是讓螢火蟲帶我回到最初的美好。

也許有一天,你也會像蘇格拉底一樣說:“世界上原來有這么多我不需要的東西。”

文題呈現:

有一天,幾位學生慫恿蘇格拉底去熱鬧的集市逛一逛。他們說:“集市里有數不清的新鮮玩意兒,您去了一定會滿載而歸。”第二天,學生們請蘇格拉底講一講集市的收穫。蘇格拉底說:“此行我最大的收穫,就是發現這個世界上原來有那么多我並不需要的東西。”

讀完上面的材料,你有何聯想和感悟?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要求:文體自定,角度自選,立意自定,標題自擬,不得套作。

本文作者:王國勝(公眾號:北京文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