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關於唐朝歷史的作文

編者按:《走進唐朝,探索那些時光》一文由小學生創作,從唐朝的興衰變化中,他得出什麼樣的結論?下面我們來看看吧!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貴族李淵趁機起義,就出現一個新的政權——唐朝。李淵就是唐高祖。

唐高祖有四個兒子,其中李世民極為出色,後來在“玄武門之變”後,他當上了皇帝,是位英明的,有賢能的君主。

他的身邊有位大臣叫魏徵。他為人真誠、敢於直諫,凡是李世民下旨有錯誤的地方,他定會指出來。有好幾次,他和李世民吵得面紅耳赤,讓李世民下不了台。魏徵得到唐太宗的重用後,將國家的經濟農業等迅速發展,使國家興旺起來,這段時間有好幾十年。魏徵死後,李世民傷心不已,他曾留下千古名言佳句,“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明是非。”魏徵死了,我就失去了一面好鏡子啊!不久,李世民也去世了,人們將他的道德行為成就成果與輝煌總結起來,尊稱為“貞觀之治”

國一日不可無君,李世民的兒子當上了皇帝,他就是唐玄宗,唐玄宗在早期時是一位有雄才大志的皇帝,他重用了一些忠臣良將的才能,使國家更加繁榮富有了,國庫迅速積滿。百姓們也安居樂業,該種田的種田,該織布的織布……從此天下太平。地方邊上的匈奴也不敢來侵略,出現了“開元盛世”的繁茂景象。但唐玄宗後期以為強大無比,無人能與我對抗,就整天沉迷酒色,不理國家大事,也不聽張九齡等一些老臣的建議,反而聽李林甫這種小人的建議。李林甫還說:“皇上,其實任何事只要按你的意思做就好了,不用聽這些臣子說來說去的。”唐玄宗竟聽信了,使一些忠臣良將慘遭殺害。就這樣,唐朝由榮衰敗,後來又出現了“安史之亂“等現象,基本動搖了唐朝的繁重榮景象,不久,唐朝滅亡了。

唐朝由興旺到衰敗,讓人感到朝代的不同變化在於君王的管理與為人,我們要懂得他們的優點與缺點,從他們身上學習點什麼,這樣我們也能當“皇帝”了。

老師評語:真棒!你能從歷史的變遷唐朝的興衰得出:在於君王的管理與為人這樣一個結議,你敏銳的眼光與超凡的智慧定能當上個萌萌噠的“皇帝”。

作者|天台國小 四年級 湯瑾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