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心理的優秀作文精選5篇

以話題為內容的開放式命題與以往的命題作文相比較,它的好處是給考生寫作的空間更大,發揮的餘地更大。在高考題型中話題作文出現的機率最高,一般考生多以寫議論文為主。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關心理的優秀作文精選5篇,歡迎借鑑參考。

有關心理的優秀作文精選5篇(一)

誠信的啟迪

宋朝的大人物蘇東坡的長壽良方之一是“安步以當車”。這話出自《戰國策》的《齊策》,一個叫顏黜的齊國高士為維護自己做人的尊嚴,凜然辭別自以為是的齊宣王時說的一段話,其中就有這一句:

“安步以當車”,這話於我不僅有修身養性、正氣浩然的哲思,還給我以誠信的啟迪。

這得先從“安步”談起。安守本分,穩穩噹噹地走著每一步路,但求無愧於天地,這的確令人敬佩,但你不得不承認乘車比走路的速度快。於是,許多人都會貪這個便宜,,把良心擱在一旁,鑽上車,以為這樣便可以輕鬆趕超別人,從此飛黃騰達、高枕無憂了。

仔細想想,這牽涉到一個道德品質問題。第一個喊“狼來了”的孩子從古到今都在遭批判,但人們的心理卻在發生微妙的變化。他們只會笑那個孩子太傻,把欺騙行為擺明了,非但於自己不利,還落了個千古罵名。這畸形發展的道德觀讓我不禁打了個寒顫,不由得問社會,問自己:誠信在哪裡?

誠信不僅僅局限於誠實,它上升到一定高度便是正義、忠直的化身了。

姜煥文只是一個每月僅領700元的企業退休金的普通人,但他以舉報為業,從1996年至今的20xx年間,他一共舉報了3000多起案件,得罪了不少人。為逃避報復追殺,他長年累月四處漂泊。但由於他對正義的堅持,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數千萬元,被稱為“中國第一職業舉報人”!

黃克誠說自己是敢說真話的人。此話真不假,解放和革命時期,他對上級下達的錯誤命令極力抗爭,堅持 己見,十幾次被扣上“右傾”主義的帽子,多次被降職,有一次與上級“唱反調”還差點送了自己的性命。但他給世人留下敢說真話的清白的口碑。因此,他的妻子在他的輓聯中寫道:“即死無憾矣,仰無愧天,俯無怍地。”

誠信是現代經濟的基石,是文明發展的標誌。這使我又想起了“安步以當車”這句話。有車,速度的確可觀,但由此引發的最大的問題便是交通堵塞,開始只是個別現象,後來就慢慢演變為一個社會問題,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會因此打上一個死結。

由此看來,家庭走不出“富不過三代”的怪圈與國家走不出由盛而衰的周期律都與誠信扯不開關係。請牢記“安步以當車”,所謂誠信,豈是小事?

有關心理的優秀作文精選5篇(二)

人生如蟬

神話是在剎那發生的,但神話不是在剎那產生的。

偉哉利偉

“神五”已經在“神六”順利返航之時成為了歷史,但是楊利偉作為中國航天第一人卻被永遠載入史冊。很多人都羨慕楊利偉:在天上飛了幾個小時,就名傳於世了,這個人怎么不是我呀?

可是,在“神五”飛天以前,又有多少知道,中國有一個“楊利偉”呢?大家只看到他成為中國航天的“神話”的主角那燦爛照人的一面,卻忽視了他默默無聞刻苦訓練的汗水。正是他的艱苦訓練,才培養出他卓越的專業技能和良好而靈活的心理素質,才為順利飛天打下來堅實的基礎。

楊利偉是一隻在泥土中等待了幾年的蟬,終於在某一個夏日破土而出,褪掉蟬殼換上新衣,在空中輕輕地飛翔,在空中嘹亮地吟唱。

神豹飛翔

雅典奧運的亮點之一,便是中國的一位青澀的小伙子劉翔。

劉翔在奪冠之前可謂是真正的默默無聞。他要做的便是甘於寂寞,加緊訓練,訓練自己的速度和毅力。這一條條的跨欄,不知被劉翔跨過多少次,或許,連它們自己都記不清了;這一條條的跨欄,被劉翔揮灑的汗水浸潤著,濯洗著;這一條條的跨欄,見證著劉翔每一個細微的進步,每一個有力的動作……

訓練場上,沒有鮮花和掌聲

,沒有耀眼的鎂光燈,有的只是這一條條的跨欄,和自己一身的汗水。但劉翔不放棄,他要讓自己變得更完美。

劉翔就如一隻在泥土等待了幾年的蟬,終於在某一個夏日破土而出,在美麗的雅典奧運會上摘走了一枚金牌。

破土而出

當一隻在黑暗的泥土中積蓄了滿身力量的蟬破土而出的時候,世界肯定會成為它而美麗而微笑。人生亦如蟬。在我們的生命還不成熟的時候,不斷的積累知識經驗積累汗水和眼淚,同時也積累生活。當我們的積累達到了某一個臨界點之後,我們會創造出生命的神話。

有人問蟬:你為什麼甘願在泥土中這么多年,默默無聞這么多年?

蟬笑著答道:因為我相信,神話是在剎那發生的,但神話不是在剎那產生的。

有關心理的優秀作文精選5篇(三)

自我原諒

當人們在生活中有了缺點和錯誤時,有人善於從自身找原因,從主觀上得到教訓,然後在奮發圖強。而有些人喜好從客觀上找一些充足的理由,為自身的缺點和錯誤開脫,以求一時心理上的平衡。使原本壓抑的沉鬱的心情似乎痛快了許多,於是自身的缺點也逐漸淡化。這一種現象就是“自我原諒”,是對工作、學習都非常有害的。

俗話說“千里長堤,潰於蟻穴。”在實踐生活中,自我原諒就像一個蟻穴,如果不去堵住它,以後就後患無窮。三國時的馬謖,很有才能,但是他看不到自己的缺點,自傲自大,自卑自負。於是打了很多的敗仗,他沒有因此而痛改前非,而是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原諒,久而久之這個缺點在他身上蔓延,最後,馬謖因為街亭失守而身首異處。如果在吃完敗仗以後得到教訓,而不是自我原諒,那么馬謖這樣的悲慘故事恐怕就不會再上演了。

原諒了自己,於是心安理得。殊不知長此下去,時間觀念回淡薄,組織紀律會鬆懈,勢必影響學習和生活的其他方面,造成難以估量的不良後果。再如考試受挫,先是心灰意懶,轉而就為自己找出諸多理由:題目太難,分值太大,數量太多等等,於是又心安理得的原諒了自己,就是不肯從自身去挖根源,找差距。於是又一錯再錯,周而復始,不能自拔。

像馬謖這樣一次又一次的原諒自己,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千里長堤潰於蟻穴的悲劇。

推而廣之,如果我們每個人都這樣自我遷就、自我原諒和妥協,那么社會風氣就成了什麼樣子?四化建設又如何進行?中國又如何能騰飛?

所以,自我原諒實際上降低可社會正常公民做人的行為準則。自我原諒是對錯誤行為的放縱,是對自身弱點的姑息。一個人如果陷在自我原諒的怪圈裡不能自拔其前途就會無望;一個民族如果陷在自我原諒的怪圈裡,將會釀成民族國家的悲劇!

有關心理的優秀作文精選5篇(四)

選擇孤單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第一次聽到李叔同的《送別》是在讀國小的時候,當時還不明白這首歌要表達的意思。總覺得這首歌有點感傷,心裡時常湧現一股莫名的悲傷。

一、過去

三年前,剛經歷了一次離別的我形單影隻地踏進了中學。帶著悲傷和思念來到了新集體。在這裡我交了幾個好朋友。我們一起打過架,一起逃過學,一起上網咖,一起在背後說老師的壞話……這一切的一切是那么的美好,然而幸福的時光是短暫的,尾隨其後的是痛苦的離別。使我本不願想起的往事油然而然地浮現在我的腦海,我從未想過國小的那一幕會在三年後重演。

離別後,我總是不由自主地拿起畢業照欣賞起來,看著那一張張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在一瞬間離我而去。心理充滿著痛苦與悲傷,無情的眼淚奪眶而出,它沾濕的不是衣服,而是我那一顆脆弱的心。這時聽著李叔同的《送別》,使我哭得更加起興。是啊,知音難覓!我可以想像李叔同在寫這一首詩時,心中是多么的痛苦與悲傷,詩中字字珠譏,每一個字都表達著作者那肝腸寸斷的心情。現實是如此的殘酷,它讓我活在過去那痛苦而又甜蜜的回憶里。離別就像一層烏雲籠罩著我那本應燦的天空,使我對未來充滿迷茫與恐懼。

二、現在

在新學期伊始,軍訓之時。有一個女孩出現在我的視野之中——草莓,她是我的國小同學,我頓時感到麻木與矛盾。我沒有與她打招呼,只是默默地注視著她,離別的痛苦使我遏制了與她說話的強烈欲望。

那一天晚上,我內心非常激動,我從未想過能在新學期與國小同學在同一個班,這也許是老天給我那傷痕累累的心帶來了一點慰籍。我拿起國小的畢業照,一邊手舞足蹈一邊自言自語,我仍舊聽著李叔同的《送別》。晶瑩的淚珠一如既往地掉落,與往常不一樣的是,我心裡很快樂。睡覺前,我把照片揣在壞里,生怕被別人搶了去。很快,我便進入了夢鄉。在夢裡,我看見了許許多多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他們在朝著我笑,一邊笑一邊揮著手叫我過去,我們在一起上課,一起做遊戲……一覺醒來,我卻號淘大哭,為什麼連夢都是如此的短暫?悲慘的結局使我不敢與她打招呼,我不想在三年後的離別又增加我內心的痛苦。

九月五日,班主任開始安排座位。她就坐在我隔壁,這也許是老天對我獨特的行為的諷刺吧。下課的時候。她天真的問我:“我們以前認識嗎?”我裝著明白充糊塗,鎮定地答道:“不會吧?”然而不幸的是,在她三言兩語的攻擊下,我的堡壘被打開了一個缺口。因為內心的喜悅是無法被掩藏的,與認識的人裝作不認識是痛苦的。我不願活在三年後離別的痛苦中,離別只能給我帶來無盡的思念與悲傷。

既然我無法改變別離,我卻能減少離別給我帶來的痛苦,所以我選擇孤單。這也許是弱者的選擇,但我不會感到後悔。

有關心理的優秀作文精選5篇(五)

自信——照耀我們成才的明燈

自信是人生的一盞明燈,它照耀著我們成長,照耀著我們走向成熟的人生。

先說一個真實的故事吧!

俄國著名戲劇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有一天在排演一出話劇時,女主角突然因故不能演出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實在找不到人,只好叫她大姐擔任這個角色。他大姐以前只負責管理服裝道具,現在突然演主角,便產生了自卑膽怯的心理,演得極差,引起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煩燥和不滿。一次,他突然停下排練,說:“這場戲是全劇的關鍵,如果女主角仍然演得這樣差勁兒,整個戲就不能再往下排了!”這時,全場寂然,大姐久久沒有說話。突然,她抬起頭來說:“排練!”一掃以前的自卑、羞怯和拘謹,演得非常自信,非常真實。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高興地說:“我們又擁有了一位新的表演藝術家。”

這是一個發人深思的故事,為什麼同一個人前後的表演有天壤之別呢?這就是自卑與自信的差異。

世界科學領域本來應該擁有更多的牛頓、愛迪生、達爾文和愛因斯坦,世界文壇本來也應該擁有更多的托爾斯泰、巴爾扎克、羅曼?羅蘭和狄更斯。然而,許許多多本來可以成為傑出人才的人都被埋沒了。被什麼埋沒的?自卑!

許多人因為自卑,就沒有勇氣選擇奮鬥的目標;因為自卑,在事業上就不敢出人頭地;因為自卑,就失去了戰勝困難的勇氣;因為自卑,就得過且過,隨波逐流……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自卑就是自我埋沒,自我葬送,自我扼殺!一個人若想擁有無悔的青春,寫出人生瑰麗的詩篇,就要擺脫自卑的困擾,點亮自信的明燈!

居里夫人曾說過:“我們應該有恆心,尤其要有自信!我們必須相信,我們的天賦是要用來做某種事情的,無論發生什麼事情,活著的人總要照常工作。”正是自信,支持她在經受了失戀、喪失、社會上的流言蜚語等打擊之後,兩次榮獲諾貝爾獎,為人類的科學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走出自卑的峽谷,點亮自信的明燈吧!你,我,他,我們大家都應該成為學習的強才,生活的強者,我們的生活將因此而綻放瑰麗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