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花木蘭的作文:花木蘭

:有大家才有小家,花木蘭的愛國主義精神值得我們代代學習。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花木蘭》。

白老師用兩節課的時間講完了中國歷史上的一部英雄史詩,不過這次的主人公可不是熱血男兒,而是一名柔情似水的女子。“巾幗不讓鬚眉”,是我們從小便常常聽到的話,是說女子並不比男兒差。花木蘭,一個我們熟悉的名字,她的故事流傳至今,被中國人津津樂道。忠孝節義,替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芳千古,唐代追封為“孝烈將軍”。花木蘭故事的流傳還是要歸功於《木蘭辭》這一北方民歌。勤勞的北方人民通過豪邁的歌唱,來讚頌他們的巾幗英雄。

花木蘭是北魏宋州人,更是一個南北朝時期一個傳說色彩極濃的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壯的英雄史詩。花木蘭的父親以前是一位軍人,因此從小就把木蘭當做男孩來培養。木蘭十來歲時,她父親就常常帶木蘭到村外小河邊練武、騎馬、射箭、舞刀使棒。空餘時間,木蘭還喜歡看父親的舊兵書。但是花木蘭還要做女孩要做所有事情,要織布紡衣,“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這是在家中乖巧能幹的好女兒,但是一道軍貼,改變了木蘭的生活:“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因為外族入侵,所以北魏政權規定每家出一名男人上前線抵禦來犯的敵人。可是因為花木蘭的父親年事已高、體弱多病,不能再上陣殺敵了,而家中的弟弟又年齡尚小。所以,木蘭決定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她長達十餘年的軍旅生活。來到邊關與來犯者浴血搏殺。《木蘭辭》中寫道“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軍營里的生活連很多男人都無法承受,花木蘭卻默默忍受,不僅要隱藏身份,還要上到戰場上殺敵。這聽起來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花木蘭最後還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數十年後凱旋迴到朝堂之上。皇帝大加賞賜她,滿足她的一切條件,而且還要封她為官,讓她繼續為朝廷效力。可是花木蘭卻什麼都不要,只要了一匹千里寶馬,飛馳回到了自己的故鄉。一聽到自己的女兒要回家了,年邁的父母出城相迎,姐姐對著鏡子化妝,而弟弟更是磨刀霍霍向豬羊。一家人,雖然木蘭身在他鄉,但是心是相通的。和父母,和姐姐弟弟團聚的那一刻, 當木蘭終於脫下了戰袍,穿上了自己的女兒衣裳,夥伴的驚忙和團聚的喜悅都化成了歷史。被後人永久銘記——“誰說女子不如男”花木蘭,一座豐碑,一個永恆……

有大家才有小家,花木蘭的愛國熱情和孝道精神讓無數人們為之感動,為之涕零。一介女流,卻比男兒更剛強!“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花木蘭,永遠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