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作文:愛,且放之束之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愛之,則放之;“不依規矩,不成方圓”,愛之,必束之。放之而不束,行則有偏;束之而不放,行必成腐。故愛之,則放之且束之。

放之而不束,自古有矣,只得其害。

值衛桓公當位,有衛大夫石碏之子石厚,不以束,與桓公弟州吁為朋黨,後叛,終斬之。

桓公、州吁父在時,或勸其州吁,不聽,終致亂。故曰:放之而不束,終非愛也,徒為害。束之,正也。行有過而加矩,思有邪則加勵。放而不束,類食馬也。放之於野而無教,動之以亂而不訓,烈馬也,難堪大用。

束之而不放,是亦有矣,終為迂矣。迂者,腐也、惰也。

時人獲千里馬,愛之,遂放之於廄,食之以鮮肥錦食,月不使一出,欲遠行,已垂垂然老矣而不能行。

馬之行千里者,放之於廄,非無不可,食之以鮮肥之食,尚嘉,然月不使之出,則為害矣。故束之而不放,亦非愛矣,徒為害。千里之馬所以為千里者,蓋日行而使筋活骨健而不衰也,束其身,限其行,日加以錦食,是何異於彘乎?

放之且束之,是為愛也。

彼樹也,任其生,風雨飄零,枝幹盤曲,止於柴薪而已;加之以束,待其成,亭亭如華蓋,方為大材。若年年風雨,順曲而生,不加以正,庸也,焉可得棟樑邪?

是故放之徒得其博,束以加之,身以正之,始得大愛也。

觀之今人,多縛於“愛之,則予之”之念,故慈溺後人,苟行有虧,數語而置之。殊不知,放之不束,殆矣。懲戒之不足,是必愈縱,他日必盛,終不改也;及日暮途窮,悔之晚矣。溯本其源,皆由放之而致。

或獨斷專行,頤指氣使,壓抑所好,迫使而學,久之,人必心如死灰,身如槁木。溯本其源,皆由束之而成。

由此觀之,當放之且束之;不然,則必累及所愛,此不足稱愛也。

作者:31班 王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