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朋友的作文:我的好友周梅

編者按:《我的好友周梅》講述的是作者對好朋友的細節描寫,老道的文章總是在有意無意間表露作者的情感,展示作者的才情。

老爸希望我能成為羅曼·羅蘭級的人物,捧回個諾貝爾文學獎,或是一名能夠影響整個世界的政客。我雖沒有老爸期望的那么高,可我也不時地捧回一張張獎狀,然後傻兮兮地貼在牆上,供人觀賞。

等我稍大了些,就動機不純地去看一些世界名著,然後在班上唾沫橫飛地大侃特侃夏目漱石、安房直子:我說安房直子是得抑鬱症死的,其實我根本不知道她是怎么死的,這只是我從安房直子的作品中得出的推論;我還說夏目漱石是1820xx年12月9日逝世,其實夏目漱石是1920xx年12月9日才去世的,我讓他早死了一個世紀。可他們卻信以為真,還不時驚嘆“蒼蠅(鄙人小名),你讀的書真多!”,他們哪裡知道,我只是喜歡看書的內容簡介啊!

一次,我讀《地獄一季》,便顯擺似地向周圍發問:“蘭波是誰?”我以為無人能答。誰知,周梅湊上來:“蘭波啊,他是法國的象徵主義詩人,他被譽為‘詩歌史上的普羅米修斯’,馬拉美稱其為‘一顆突出的流星’,而魏樂倫則稱其為‘履風之人’,他是我最崇拜的詩人呢!”我驚悸而倒……

再與周梅交談,我發現她不但神采飛揚,而且妙語連珠;相比之下,我的見識卻少得可憐。我開始奮發圖強。接下來的日子裡,我讀尼采,讀彌爾頓,讀米蘭·昆德拉——儘管書中大部分的內容,我還是不知所云。

我也暗地裡觀察周梅。我發現她隨身有一個小本本。一旦發現什麼有趣的,有用的,都記下來。還一有機會,就拿出來溫習。可悲呀,我把喝咖啡的時間用在了讀書之上,周梅卻把吃一頓飯的時間都用在了讀書上。於是,我的話和我的文章依舊在周梅那裡黯然失色。

不過,我寫作文再不胡編亂造了,我決定寫我想寫的,哪怕是本流水帳。下課後,我也不再那么得瑟地胡侃了,萬一再碰上另一個“周梅”,豈不是顯得我智商太低……我發現其實有很多人都很能侃,電腦、娛樂、遊戲、文學,“隨他們去吧”,我在心底安慰自己。看來,我已經真正體會到了阿Q精神的精髓所在。

同桌買了一筆記本,上面有海涅的一句詩:“坐在白色的大樹下面,你聽遠方尖銳的風聲,看天上沉默的雲團,在一層薄霧裡藏身。”周梅見了沉思了一會兒:“這是蘭波的詩”。我暗笑,原來胡編亂造並非我一個人的專利,周梅也會信口胡說,她也很愛虛榮呢,哈哈,她也並非萬事皆知啊!

雲白,花紅,周梅依舊是那么神采飛揚;雲淡,風清,我的文章和她的比起來雖然差距仍然很大,但我很快樂——我快樂地寫我所想寫的,我快樂地和周梅侃大山。

有友周梅,足矣。

作者|興化市陶莊中心校九(4)班 張盈

指導|周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