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滿分作文的寫作技巧 高考語文寫作的三大禁忌

高考評卷工作的原則是尋找一種標準簡易、閱題速度較快、評卷相對公平的方式進行評閱。而評分的原則是按點給分,並非言之有理就給分。所以這要求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高考語文寫作的三大禁忌,歡迎借鑑參考。

1、投機取巧

在語文試卷的作文中常會出現一個令人費解的現象:不少考生在寫作文時,把試卷的一道閱讀題修改一下意思就照抄下來,最後打分當然是只有標題的2分。

雖然高考改卷是一人一題,但改作文的老師是不會一時被矇混過關,一旦被發現,代價是非常慘重的。因此高考改卷老師提醒:在寫作文的時候不要投機取巧,就算水平再差,隨便寫一些符合題意的內容,一般拿個35分左右是沒問題的,這總比得到2分好。

2、時間不夠

有不少往屆高考的考生,作文的開頭寫得十分精彩,給改卷老師的印象極高。但把考卷往下看的時候,只寫了400字就沒有了,這明顯是因為時間不夠,而沒完成作文。

這原因是在做作文的時候就磨磨蹭蹭,平常沒有時間限制,所以都能很好地完成,也沒發現隱藏的問題。一旦到了高考,問題就出來了———緊趕慢趕,最後還是來不及做完。這要求我們在平時的複習過程中,要加大時間的把控效率,要做到在高考的時候有充足的時間進行答題。

3、主題不明

還有不少考生寫作文思路不明確,結構混亂,亂喊口號,結果把文章的主題都掩埋掉了。要知道,高考評卷是一項任務重又辛苦的工作,除了要保證評卷質量,還要保證評卷速度。高考評卷老師往往只能抓關鍵字,有則得分,無則扣分。

這要求我們不要下筆千言,不切主題,把文章的主題思想都掩蓋了。否則,高考改卷老師找不到中心主題思想,會扣掉文章的一大半分數。

高考評卷老師提醒廣大考生在平時的寫作訓練要有一定的答題技巧,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才能在高考中決勝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