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碎片化的生活低頭?作文900字

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一個人常常會遇到諸如此類的問題:這件事我聽說過,我有印象,但是我就是不能把它完整的敘述出來。

這大概就是現代人的煩惱與通病了。

網際網路時代,信息爆炸,足不出戶便可以了解到國內國外或大或小的新聞趣事,而我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工作日益繁忙,就接受信息的時間而言,就十分的少。

出門之前匆匆瞥一眼電視,轉移的路途中聽聽電台,晚上睡覺前刷刷朋友圈和最新新聞,這些就是如今獲取信息的現狀,一天除了工作睡覺,吃喝拉撒之外,還要扣除滿足自身各類興趣愛好的時間,光是想想,這些時間就微乎其微,少的可憐。但這似乎就是現代人的生活現狀。

相比幾十年前,“早上看報,晚上看電視”的生活習慣相比,我們的信息變多了,也變少了。我們如今已經沒有時間去完整的獲取信息,了解它的前因後果,我們已經不能夠坐下來,認真耐心,心無旁騖地去聆聽,去思考——我還有一大堆事情沒有做完哩!

舉一個自身的例子,周末當我打開手機看小說正入迷時,看了沒一會兒,QQ的提示音便響了起來,我於是順勢點進QQ和朋友聊天,聊完之後發現自己追的番劇更新了,看完番之後,我再想起來去看小說,以至於小說的進度十分寥寥。如此循環往復,小說沒看多少,和好友的“火花“倒是擦了出來。但是我的初心是想要把小說看完,而不是為了聊天看番,這樣一來我便違背自己的初衷了。碎片化的生活方式,極易讓人分散注意力。

如今的信息科技當然也有諸多好處,使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近,使購物更加便捷,但我們了解事物的角度更加片面,耐心更容易被消磨殆盡。如此看來,當年司馬遷寫《史記》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事,在現在只需要百度一下,便可以了解。然而司馬遷在《史記》這一著作中所花費的精力和包含在內的品質,卻是我們現代人所缺失的“凡事親力親為”的精神。

信息量化而分散“整天低頭看手機”的低頭族放眼望去更是比比皆是,豐富的網路生活讓人沉溺於其中,難以自拔。剛有人把手機戲稱為“電子海洛因”。如今的學生遇到不會、不懂的字詞,第一反應已經不是查閱字典,而是百度一下了。試問,按照現在的發展趨勢繼續的話,將來人們如果失去了手機,還能夠繼續生存嗎?

面對如同洪水猛獸一般鋪天蓋地而來的信息洪流,我們究竟會選擇迎面向前,還是選擇低頭,向碎片化的生活屈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