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揭穿謊言:不死之藥

【我們要揭穿謊言:不死之藥】

有一個人拿著長生不死的藥來到楚國,要將藥獻給楚王。

負責傳達的門官捧著藥走進宮裡。宮中的一名衛士問道:“你手裡捧的是什麼東西?”

門官說:“是長生不死的藥。”

衛士問:“可以吃嗎?”

門官說:“可以。”

於是,衛士就從門官手裡把藥搶來吃了下去。

楚王知道後,非常生氣,立即派人將那個衛士抓了起來,要將他斬首。

衛士托人對楚王說:“我是在徵得門官同意以後才吃那藥的,因此這罪責應該由門官來承擔。再說,那人獻給大王的是長生不死之藥,如果我吃了藥,您處死我,那么這藥豈不成了讓人死的藥了?如果殺了我,那就證明別人是在欺騙大王啊。”

楚王聽了衛士的一番話,覺得有道理,就免除了他的死罪。而那所謂的長生不死的藥,當然是假的了。

【說明】 在這則寓言中,衛士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揭穿了“不死之藥”的謊言,從而保全了自己的性命。這說明,是謊言,就會有漏洞,只要有勇氣和膽識,就一定能揭穿謊言。

【活到老學到老:秉燭而學】

師曠是晉國著名的樂師。有一天,晉平公對師曠說:“我今年七十歲了,還想再學習,但又擔心為時已晚,就好比是接近了傍晚啊!”

師曠回答說:“大王您為什麼不點上蠟燭來照明呢?”

晉平公惱怒地說:“哪有大臣敢戲弄君主的呢?”

師曠不緊不慢地回答說:“我哪裡敢戲弄大王您呢?我聽說,少年時好學,就像早晨初生的太陽;壯年時好學,就像中午太陽的光芒;到了老年好學,就像點燃了蠟燭發出光亮。點著蠟燭照亮,誰還會在黑暗中摸黑前行呢?”

晉平公聽了,感嘆道:“對極了!”

【說明】 這則寓言告訴人們,人在任何年齡階段想學習,都為時不晚,正是“活到老,學到老”啊。

【認清自我:不知己丑】

在秦蜀的山谷中,有一個叫南岐的地方。那裡的水喝起來有點甜,但水質不好,凡是常年喝這種水的人,脖子上都會長出一個大腫包。所以南岐這個地方的居民,沒有一個不是得了這種大脖子病的。

有個外地人來到南岐,一群婦女和兒童好奇地圍著他看,並且譏笑他:“你的脖頸看起來好奇怪啊,乾瘦乾瘦的,一點不像我們。”

外地人回答說:“你們脖子上的那個大腫塊,其實是一種癭病(癭(yǐng)病:俗稱“大脖子病”,由於飲水中缺碘而造成的甲狀腺腫大。)啊!你們為什麼不去找藥治病,反而嘲笑我的脖子乾瘦?”

南岐人對外地人說:“我們這裡的人都是這樣的大脖子,哪裡用得著把腫塊除掉呢?”

南岐人始終不明白脖子上有腫塊是一種病,是醜陋的。

【說明】 這則寓言告訴人們,對自身疾病不但不以為是病,反而認為理所應當,是見識淺陋、無知自大的表現。

【掌握技術需要相應的心理和素質:操舟若神】

孔子的學生顏回問孔子:“我曾經在深潭裡乘船,那擺渡的船夫駕駛起小船來,技藝嫻熟,簡直像有神相助一樣。我問他:‘駕船可以學得會嗎?’他說:‘可以學會。善於游泳的人練習多次也就會了。至於那些能潛到深水的游泳高手,即使從沒見過船,一上手就很快能駕船了。’我問他為什麼,他不告訴我。請問您,他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孔子說:“擅長游泳的人練習多次就能學會駕船,是因為他能做到不在意水的可怕。至於那些潛水高手,即使沒見過船,一接觸船就很快會操作,是因為他把深淵看做是地上的高山,把小船的傾覆看做是車在陸地倒退一般。翻船、倒車等種種情況出現在他眼前,卻不能擾亂他的內心,他怎么能不將船駕駛得輕鬆自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