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愛我的家作文

我生活在一個四口之家,爸爸媽媽都是普通的人民教師,我和姐姐隔了十來分鐘的時差,便先後降生在這個家庭,兩個四目相對的瞬間,爸爸媽媽該有多高興、多幸福!

爸爸是位美術老師,教出了一大批美術生,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帶了一批又一批的徒弟。他喜歡畫畫,不管是在校上班還是下班回家,他都要畫上一兩幅畫。給他一張紙和一些顏料,立刻就能給大家“變”出幾朵牡丹花來。從我們小時候開始,他對我們的教育方式一直是嚴厲的,來不得半點馬虎。他的嚴厲給我的學習上帶來了幫助,就算偶爾犯錯,也能及時改正,並做到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媽媽每天上班後回家會要為我們做晚餐,媽媽不僅照顧著家,對工作也是一樣用心。學校里的材料大多要經她過目,有的要修改,每天的工作做得一絲不苟,時常聽到她的同事們誇讚她。對我們的學習,她經常替我們操心,不厭其煩的一遍又一遍地檢查作業,督促我們堅持不懈地學習。

姐姐和我在同一個班級讀書,雖然成績一般,但很勤快,能幫家裡做很多家務,媽媽經常稱她為家裡的小管家,有什麼要找的東西只要問她,準能馬上找出來送到手中,相信將來一定是個能幹婆。

我呢,是家裡的小頑童、小淘氣,媽媽經常逗笑說,帶一個男孩子,比帶十個女孩子還要難。不過,我每天都能給家裡帶來歡樂,經常逗得全家哈哈大笑,還經常講些相聲、笑話給大家聽。家中如果有笑聲,那十有八九是我在講笑話。

我有一個溫馨、和睦的家,我們的家充滿了愛,充滿了歡樂。

記事時起,我和姐姐只要其中一個感冒了,另一個準會被染上,但奇怪的是我們的感冒症狀不一樣,我一生病就容易高燒,而姐姐容易咳嗽。我們經常讓爸爸媽媽急得團團轉,好在媽媽心細,家裡常備有感冒藥,也像半個家庭醫生一樣為我們配藥,居然每次都能對症下藥,藥到病除。記得最深刻的是,當我高燒服下藥後,姐姐便成了幫我捂被子的最佳選手了,我被媽媽用厚厚的幾層被子裹著,又擔心我打開被子著涼,於是姐姐就派上用場了,全身體重壓在被子上,把我捂得動彈不得,還在被子上“咯咯咯”得意地笑,出得幾身汗,高燒自然退了,開始還恨得牙痒痒的,感冒一好就對媽媽和姐姐千恩萬謝了。

前年冬天,一場大雪下得紛紛揚揚,爸媽擔心老家的爺爺奶奶因雪滑不小心摔倒,於是趕忙回了趟老家。剛到家,爸爸便拿起鏟子,帶領我們一起鏟雪。開始我和姐姐邊玩邊鏟,幹得很帶勁,慢慢地就不想幹了,爸爸擦了擦額上的汗,朝我們喊,“小傢伙們,堅持就是勝利,你們爺爺奶奶出門就方便了!”在他的鼓勁下,很快,地坪里的雪被堆到了一處。爸爸突然來了靈感,想把堆得高高的雪堆做成一頭大獅子,多有趣的創意,我們哪裡還顧得上叫苦叫累,跟著一起做冰雕作品了。爸爸造了大型之後,開始精雕細琢起來,我和姐姐又去拿了一些煤塊,把它們打磨成眼珠的模樣,鬍鬚則是用兩小捆玉米須做成的。冰雕做成的那一剎那,我們爬上了獅子的脊背,一個勁的歡呼雀躍起來。

去年,我們全家接八十七歲高齡的外曾祖母去我們老家,車子到了舅爺爺的樓下,媽媽從副駕駛室下來,小心地攙扶外曾祖母坐進副駕駛室,還幫她系好了安全帶。本以為會暈車的外曾祖母隨身帶了塑膠袋,但一路上與我們有說有笑的,根本就沒暈車。快到家了,外曾祖母像小孩子一樣哭出了聲,“這么多年了,我是第一次坐副駕駛室,以前每次坐車都暈車,今天居然一點也不暈。”

是啊,爸爸媽媽的言傳身教深深地影響著我們,孝老愛親、團結和睦、與人為善,沒有太多的言語,他們用行動感染和教育著我們。

現在,我和姐姐最喜歡做的就是陪在爸爸媽媽身邊,一起翻看QQ空間裡面的親子照片,從牙牙學語到蹣跚學步,從旅遊觀光到教會拍照,從教游泳到教騎腳踏車,一起回憶當時生活的快樂,找尋我們成長的足跡。我愛我的家人,愛我們共同生活的溫馨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