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書作文三篇

篇一:我和我的書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書是我的益友我的良伴,更是我的心靈寄託。我從書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一切都是受到姥姥的影響。

我的姥姥是位慈祥的老人。小時候,頑皮的我總愛折騰出許許多多的惡作劇。為了把我拴在屋裡,她總是用有趣的事吸引我。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聽故事了,每每在溫暖的房屋裡,聽著坐在安樂椅上打毛衣的姥姥聲情並茂地講故事,我仿佛來到了另一個世界:看到了能上天入地的神仙;看到了善解人意的仙女;看到了凶神惡煞的妖精……那種幸福感一直伴著我長大。

終於我上學了,已經認識漢語拼音。有時候我也能像模像樣地讀上一句或幾個字了。姥姥就咧開嘴笑著說:“我們家的小貝真棒,真是姥姥的好孩子。”受到姥姥精神上的鼓勵和適當的物質獎勵。我讀書認字更有興趣了。

起初,我認為讀書是隨性的,只是漫不經心的翻著。但姥姥告訴我只有去細心讀書,才能探索到其中的奧秘。後來,我讀書甚至達到了如痴如醉地境界。仿佛我已成為了書中的主人公。有時,我成了孫悟空,保護唐僧一路斬妖除魔;有時我成了諸葛亮,輔助劉備一統天下;有時我甚至成了宋江,替天行道,除暴安良;有時我成了賈寶玉,在姐妹中鶯歌笑語……我讀完一本又一本書後,姥姥總指著我的鼻子笑著說:“你已經成了我們家的書蟲了。”有時,在課上甚至把書放到書桌里偷偷讀,老師發現後語重心長地對我說說:“做事要有主次之分,如果你唯讀書不聽課,那是不對的。因為書和你一塊成長的。你越長大,書也變得更難懂。你不聽課,不學新知識,你就讀不懂書了。”“喔,我明白了。”為了讀懂書,我更加努力的學習了。

從那以後,我真正的成為了書的主人,書成了我的益友我的良伴。

篇二:我和我的書

書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可以在書里學到很多的知識。

在我還沒有上學的時候,媽媽就給我買了很多連環畫、漫畫故事書和童話故事書。那時候我也看不懂書里寫的是什麼內容,只是覺得圖片很好看。

上了幼稚園後我學會了拼音,就可以拼讀故事書裡面很多有趣的小故事了。後來上了一年級班主任王老師也讓我們多讀一些課外書,這樣可以讓我們多認識一些生字,多積累一些好的詞語,好的句子;可以更好的用來寫作文日記

我喜歡的書有很多,有《十萬個為什麼》、《三字經》、《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還有我最喜歡的一本叫《夏洛的網》,這本書講述的是動物之間友情的童話故事。

蜘蛛叫夏洛,小豬叫威爾伯,它們經過了一些磨難後而建立了真摯的友誼;夏洛用蜘蛛絲編織了一張愛的大網,挽救了小豬威爾伯的生命;夏洛為了友誼,而犧牲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要像它那樣和同學、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團結有愛。

我們要多讀書,多讀一些對我們有益的書!因為書能讓我們增長很多的知識,還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快樂。我學過很多關於讀書的好處的一些名人名言佳句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從這些名人名言佳句中體會到我要和書成為好朋友、好夥伴。

讓書陪伴我們成長,我們每個人都要養成讀書的好習慣!

篇三:我和我的書

俗話說的不錯:“風月為益友,詩書是良友。”是啊,博覽群書能使人智慧倍增,生活中缺少了書,就會變得枯燥乏味。

書的豐富多彩,吸引了不少“書蟲”,我也是“小書蟲”,一有書就忘了整個世界,但愛書也會讓我鬧出許多笑話來。有一次,我正津津有味地在讀英國作家笛福寫的《魯濱孫漂流記》,媽媽忽然說:“給你10元錢,去買1袋鹽回來。”我漫不經心的答了句:“好。”過了大約十分鐘,媽媽見我一動也不動,便怒氣沖沖地說:“還不去,小心你小屁股!”我就一溜煙地奔向市場,一邊嘀咕著:“1袋煙……?”我買完便飛快地跑回家,心想可以安心地看書了。沒想到,媽媽k哭笑不得地說:“是鹽呀!快去!”我又奔了出去。這回可算買對了,我又接著看書了。我倒了一杯水喝,一不小心,把水倒在了書上。“哎呦,怎么辦呢?別急別急,慢慢想辦法……”有了!上次看了一本書,說輕輕倒掉水,再放在冰櫃的冷凍層里,就會幹了!我就照著做了,兩小時後,這本書完好無缺地展現在我的面前。這些自然是多看書的益處啦!

書,學到了它豐富的知識,就應該學以致用,我一讀書,就完全陶醉在書中,忘了一切,就仿佛自己是書中的某一個角色。書是我形影不離的好朋友,我們彼此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