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之變600字徵文

青島之變600字徵文【一】

暑假那幾天,天氣十分晴朗,風和日麗,我們一家十七口人,浩浩蕩蕩,扶老攜幼一起去青島遊玩。叔叔擔當團長和導遊的職責,給我們帶路並講解,我爸和二大爺走在隊伍中間,防止隊伍走散,我和哥哥負責扶著奶奶上下樓梯,還有一個比我小的弟弟在人群中串來串去。

我們一邊走一邊觀賞風景,不知不覺的就到了海邊,正好海水漲潮,衝上了許多小石頭。小貝殼小蝦……

大人們坐在一邊觀賞風景,我和哥哥弟弟捉小螃蟹每捉到一個,我們都興奮的歡呼。我們到了石老人海水浴場,啊威武的石老人屹立在海水中任憑風吹浪打。我們光著腳丫迫不及待衝到水中。那痒痒的感覺真是太妙了!

一個大浪打來,我被嗆了一口海水,讓我品嘗了一下海水的味道。那鹹鹹澀澀的味道讓我永遠不能忘記。我們帶著游泳圈在寬闊的大海里遨遊,好像忘記了時間的存在,直到爸媽再三督促才戀戀不捨從大海的懷抱里出來。

我們家庭旅遊團來到青島的象徵棧橋。棧橋的人真多,可以說是人山人海。賣紀念品的好多,有賣海螺的,賣海星的,那一串串耀眼的珍珠留住了媽媽們的眼光。那形態各異的海螺讓我們小孩子們戀戀不捨,每個人都抱了好幾個。那漂亮的手鍊小飾品早已飛到了姐姐和姑姑的手腕上……咦!忽然海水的腥味中飄來一股香味,我們覓著香味走去,原來是青島的名吃烤魷魚串,我們三個小饞貓一人抓了幾大串大吃起來。

青島啊!青島!我愛你。大海啊!大海!我愛你。

明年暑假我還會再來看你的!!!

青島之變600字徵文【二】

紅瓦綠樹,碧海藍天。——這便是青島。青島四季分明,景色各有千秋。

青島的春天,這正是:“欲減羅衣寒未去,不捲珠簾,人在深深處。”可是等你幾乎要絕望的時候,天忽然就會開暖了。可惜那段時間總是太短,似乎就是那么兩三場春雨過後,紅的白的花瓣就零落得七七八八。還沒等你愛夠,還沒等你品味完春天的美,分明又是初夏的熱烈了……青島的夏天,是蛙鳴和蟲語,是滿樹的墨綠以及滿野的海浪。當周邊的城市都在艷陽高照、揮汗如雨的時刻,青島卻輕霧裊繞,清風徐來。早早晚晚,人們走在海邊的木棧道上,有時竟會突然打一個寒顫,脫口說一句,好冷。誰又能說,這一句“好冷”,不是對青島的夏天最棒的讚嘆呢?青島的秋天不像其他城市那樣落寞與悲涼,有了一望無際的大海,青島的天藍得一塵不染;水清得能看得到水底的石頭;月亮無暇得就像是一塊寶玉。秋天的青島仿佛每一處都令人沉醉。一片片楓葉,紅里透黃,像撐起的紅傘,似紛飛的花海。醉人的秋風,又將居庸關路的銀杏葉浸染,染成一把把金色的扇子,青島的冬天,自有它溫潤優雅的一面,與內陸相比,寒冷也總是輕描淡寫。老舍筆下濟南的冬天是溫馨安詳的,梁實秋筆下北京的冬天是不寒而慄的,而青島的冬天卻是清而不寒,可以入畫入夢的,像個老詩人,帶些清瘦,卻詩意氤氳,充滿嚮往。陽光穿透疏疏朗朗的枝杈灑落在草坪上,光與影的搭配和諧得無可挑剔,空氣似乎觸手可及,簡直是幅絕妙的風景畫。沒想到冬天,也有叫人怦然心動的美麗。

青島,這個美麗的海濱城市,是我夢想的家,我的自豪!

青島之變600字徵文【三】

暑假到了,我和朋友們一起去青島遊玩。

首先來到青島市內最高的山——“信號山”景點。導遊說:“雖說最高,卻海拔只有118米”。為什麼會有’信號山’這個怪名呢?原來是這樣的:信號山是青島市內最高的山,以前來自日本和德國的入侵者為了打勝仗,就會搶先占領這個山頭,以便更容易傳遞信號,久而久之,這座山就叫“信號山”了。

我們爬上山頂,發現山頂上有三個巨大的紅色球形建築,聽說,中間最大那個的頂層有一排座椅,人坐上去便可旋轉360°,觀看青島市的全景。我們迫不急待地選了個座位坐下來,真的轉動了!極目遠眺,到處是蒼翠欲滴的樹木和紅瓦白牆的日德式建築,真是太美了!不同的位置就會出現青島不同的景色,突然看到一座極為豪華的宮殿很特別。經導遊介紹才知道,那是德國入侵青島時留下的皇宮。德國的皇宮應該在德國首都呀,怎么會在青島呢?原來,德國那兒的皇宮早就在一次戰爭中變成了廢墟,所以德國皇帝便依照原來的圖紙又在青島建造了一座同樣的宮殿。據說毛主席在青島時,還在這住過三個月呢!

青島的棧橋、五四廣場、奧帆中心、八大關、海底世界……都給青島增添了無限的魅力!

漸漸地我們看到了蔚藍色的大海,大海真美啊!洶湧澎湃,波瀾壯闊。遠遠望去,水天相接,再加上咆哮的波濤,甚是壯觀!

“紅瓦綠樹,碧海藍天”這是名人康有為在小魚山面對棧橋題的名言佳句。青島真是名不虛傳啊!

安徽省阜陽市鼓樓中心校 四年級:彭驛航( 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