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中華魂徵文「整合」

【民族魂中華魂徵文1】

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輝煌,五千年的歷史,留下了璀璨的傳統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仁人志士層出不窮,中華美德熠熠生輝,民族精神世代傳承。

在華夏大地,這片波濤洶湧的大地上,在寒風凜冽的世界第一高峰,插著一面用愛凝結成的,萬古流芳的旗幟。它,就是以“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為目標的民族精神!

面對困難重重而勇往直前奮鬥的是民族精神;對死亡的威脅自強不息英勇就義的是民族精神;面對凌辱祖國的列強,挺身而出、維護祖國尊嚴的,還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它是世界的最高峰,向下方眺望。它看到了祖國雄壯美麗的大好河山,看到了這片土地上勤勞的中國人……此時,它雖然身在寒冷的峰頂,但它心裡卻有一顆熾熱的太陽為它驅趕寒冷。但是,當它看到人面獸心的侵略者殘忍地殺害無辜的百姓,一股憎恨在心底油然而生,就仿佛兇猛的列焰在心頭焚燒,久久不息。

望長江黃河浩蕩東流去,撫敵壘炮台默默聳天立。江山千秋永在,英烈風範長存,從太軍倒下的第一排勇士,到百萬雄師過大江獻出年輕生命的戰士;從羅霄山脈戰死的大將,到抗日戰勝和大決戰中英勇獻身的官兵,他們有沒有留下名字的,還有的沒墓場和石碑。然而“青山處處埋忠骨”,他們的英靈與江河同在,與日月同輝!

時間如信風拂過耳際,生命的鏇律在眼前閃爍。悠悠的歲月如水流逝。你是否還記得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們?

愛國是高於一切的傳統美德,正是如此,我們中華民族湧現了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愛國英雄,他們的英雄事跡為中華美德的最高音。屈原因國破而投江明志,張騫出使匈奴、蘇武牧羊北海邊、文天祥為保國格而心甘受辱,岳母刺字“精忠報國”、戚繼光率兵抗倭、鄭成功揮師收復台灣,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為國義無反顧,李大釗、陳潭秋視死如歸,楊靖宇,趙尚志,趙一曼周保中,為還我河山而爬冰臥雪,甘灑一腔熱血、董存瑞捨身炸碉堡、黃繼光獻身堵槍眼、邱少雲烈火焚身穩如泰山……他們哪一個不是具有著民族精神?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血可以流。淚可以灑,但頭不能低下,這就是中華民族的本色,中國人的血脈流淌著頑強不屈的精神!多少榮辱,多少艱辛,多少奮鬥,多少犧牲,我們的先輩用血、用汗、用寶貴的生命鑄就了東方大地不屈的中華魂!換得華夏大地陽光燦爛。

我們以《詩經》關睢的歌喉;以屈原《橘頌》的音韻;以古風與樂府、律詩與散曲;以京劇與秦腔、梆子與鼓詞唱您歷史恢宏歲月的輝煌,唱響您壯麗的山河亮麗的風景。

我們以岳飛的一闋《滿江紅》,以文天祥的一腔《正氣歌》,以魯迅的一聲《吶喊》,以朱自清的一道《背影》唱響您不屈的脊樑與骨氣,唱響您不屈的尊嚴與神聖。

我們以採薇採茶採桑的手,編織彩燈雲錦;讓我們以喊江喊海的喉嚨,在金黃季節里黃金般的早晨,唱響國歌和飄揚的五星紅旗,唱響千百年來朝朝暮暮澎湃的激情。

幸福的生活是我的祖輩、無數的英烈帶著對祖國的摯愛、對人民的赤誠,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這幸福來之不易,這裡面凝聚著無數英雄的血與生命。這是他們為了捍衛祖國,保護人民而獻出生命的回報,這是所有人民心中最甜的果實…

聽!那澎湃的浪濤拍打著十三億顆赤騰騰的心。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每座座山,每棵棵樹都挺著胸膛在無盡遼闊的藍天中延伸、吶喊。響徹雲霄的《義勇軍進行曲》中,奧運聖火即將在中華大地的輝煌點燃。

我的心在沸騰,我的淚在轉動,你可知我已追尋你幾萬里,為你,我魂牽夢繞;為你,我百折不撓;為你,我勇往直前……

你踩著五色的風火輪姍姍而來。為了迎接你,幾代代的炎黃子孫付出了多少汗水;為了迎接你;多少雙含辛茹苦的眼,一直追尋;為了迎接你,多少布滿繭的雙手從未停歇……一枚枚閃著光芒的金牌鑄造了偉岸的中華魂,億萬萬心的努力終於迎來了你……

奧運,我們呼喚著你,身邊的一切都洋溢著二零零八的喜悅。歡樂的校園裡,處處沉浸著對奧運的詮釋。書本也在書寫著東方神龍的色彩。你聽,他們在傾訴:祖國在奮鬥,祖國在拼搏,而這一雙雙炎黃子孫的手,這播撒在學園裡的希望種子,不正是我們中華魂的傳承嗎?

站在鮮艷的國旗下,我們行注目禮,解讀著源遠流長的不屈的民族魂,所有的歷史光輝都聚集在這裡。在即將點燃的奧運聖火中,過去所有的瞬間都停留在這裡。我們自豪地用一種最純潔、最崇高的情感,看著一個偉大民族的崛起。

你看,那伏明霞的完美翻騰跳躍,在空中拋出的美麗光環,藍色水面洋溢著勝利的煙花;你看,劉翔以無以挑剔的跨步飛過那一道道障礙,沖向那紅色的終點,世界的書冊再次記載了中華的鬥志;你看,張怡寧揮動“國球”,舞動著的是不可戰勝的意志;你看,劉璇那平衡木上如仙女般跳步,如入無人之境,那飛動的是中華自信的光芒;你看,陶璐娜氣定神閒地朝黑色靶心胸有成竹地開槍,那傳遞的是堅定的信念與燦爛的未來……這一顆顆火熱的心,這一次次勝利的喜悅,他們挺直的都是中華的脊樑——中華魂。

歲月書寫了中華五千年的歷史。一輩輩英雄的血,一代代人民的心。風雨洗禮過;苦難磨礪過;戰爭侵襲過。還記得圓明園的廢墟嗎?還記得“東亞病夫”的凌辱嗎?終於,一切屈辱的陳跡即將被熊熊聖火燃盡,中華兒女,正以雄鷹的形象朝著湛藍的天空。

我願化作一首詩、一幅畫、一首歌,永遠地歌頌著您:我的母親——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族魂中華魂徵文2】

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中華民族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樑,鑄就了中華民族的靈魂。他們中有古代的屈原、文天祥、岳飛、戚繼光、鄭成功、鄧世昌……;現代的楊靖宇、趙尚志、邱少雲、黃繼光、趙一曼……今天我來介紹一下楊靖宇將軍的事跡。

楊靖宇將軍,原名馬尚德,1905年2月26日出生在河南省確山縣一個農民家庭。楊靖宇將軍幼時在家鄉讀書,1918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確山縣立第一高等國小堂。楊靖宇將軍14歲就投身於火熱的革命鬥爭中。1929年春,赴東北任中共撫順特別支部書記,領導工人運動。 楊靖宇將軍經常鼓勵大家說:“革命就像一團火,看起來很小,可燃燒起來能燒紅了天, 照亮黑夜。革命不管遇多大困難總會勝利的!”他在河南和東北曾5次被捕入獄,在獄中與敵人展開頑強的鬥爭,後被我黨營救出獄。1932年,受黨中央委派到東北組織抗日聯軍,歷任抗日聯軍總指揮、政委等職。率領東北軍民與日寇血戰於白山黑水之間。他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緊急情況下,最後孤身一人與大量敵人周鏇,戰鬥幾晝夜後壯烈犧牲。楊靖宇將軍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1940年2月,楊靖宇犧牲前夕,他和戰士們同吃著一碗用雪水熬煮的糊糊。楊靖宇將軍十分沉靜地對警衛員說:“就是我們這些人都犧牲了,還會有人繼承我們的事業,革命總是會成功的。”此後幾天,他都沒有吃到一粒糧食,餓了就以草根、棉絮充飢,直到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