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名著伴我成長作文

【篇一:名著伴我成長】

說到經典大家一定都會不約而同的想起《紅樓夢》、《西遊記》、《愛的教育》等經典名著。當我更喜歡的是《論語》。我喜歡在充滿古韻的古典文學中品味《論語》的博大精深……從小到大,經典伴隨著我的成長。

使我如醉如痴:如今我已經能讀簡單的《論語》。《論語》中還有很多讓我回味無窮的,比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是:學習了而不深入思考,就會迷惑;只去空想而不去學習,那就危險了。在學習中,我們要刻苦鑽研,深入思考,不能空想,這樣才能理解所學的內容,就不會被迷惑。比如:英語要多收集辭彙,記住音節,理解詞義,不要死記硬背,要多聽多說,才能學好英語。

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這句話也是我印象中最最深刻的,他的意思很明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的態度。是呀!勤學習,勤好問,才是學習,聰明,如果你學習好,但愛耍小聰明,那我要告訴你,那不是聰明的態度,勤學勤問,才是真正聰明的態度!

《論語》是中華傳統文化經典作品之一,它對於提高我們的道德修養和綜合素質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所以我們要認真學習。

【篇二:名著伴我成長】

說起讀《論語》,我可是最積極的,因為《論語》一直伴我成長。

我從一年級就開始讀了,雖然有些時斷時續,但我還是非常喜歡《論語》。在我的生活中,就有這么一件事。那是我讀三年級的時候,我在家裡捧著《論語》津津有味地在讀。我越讀越有勁,媽媽就聽見了,說:“讀輕點。”媽媽的話我根本就沒聽見。我讀了一上午的《論語》。到了中午,媽媽到樓上叫我吃飯,我沒聽見,媽媽又來叫了,我還是沒聽見,媽媽就走到我房間,把我手中的《論語》書搶走了。我很生氣,一把奪回了我的《論語》書,又讀起來。媽媽就說:“我叫了好多聲吃飯了,吃飯了,可你把我的話當耳邊風,你想氣死我啊!”我說:“我不餓,我不吃。”“你等下肚子餓了,沒有人給你做飯吃。”媽媽大聲說。我朝媽媽看了一眼,就乖乖放下書,出去吃飯,可令媽媽想不到的是,我把《論語》書也帶了下去。我一邊吃飯,一邊看《論語》書,我吃進去的還不如倒出來的多。我馬虎吃了幾口飯,又上樓去看《論語》了。

媽媽說:“這孩子,愛《論語》愛瘋了。”這就是我,我愛讀《論語》,我更愛讀經典。讀經典,也可以讀出與眾不同的品味。

【篇三:名著伴我成長作文

我在國小時候,老師讓我們寫《童年》的讀後感,這本書的作者是高爾基,他被譽為蘇聯文學的創始人,《童年》還是他的代表作,我對這本書充滿了期待,於是我用很短的時間,將這本書給讀完了,讀完後,我並沒有太多的感受,只是大概知道了一個情節,沒有什麼吸引我的,於是我馬馬虎虎的寫完了讀後感。

後來,再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又翻開了這本書,書上已經有了些灰塵,我又看了一遍,這一次,我完全被這本書的故事情節給吸引過去了,我發現這本書的故事情節是這么的有趣,主人公的童年經歷多么的奇妙,並且我也感受到主人公童年的悲慘,我很同情主人公的遭遇,這么的不幸,我十分痛恨他兩個舅舅的陰險、自私,家庭的混亂,都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讀完第二遍後,我在國中時又讀了一遍,這一次,我又有了更深的領悟,看出了俄國當時小市民家庭里為了爭奪財產而爭吵打架的事,我前兩次都認為主人公的外公、舅舅十分可惡,但現在想想,他們才是最可憐的人。

在不同的年齡,會對一本書有不同的領悟,讀完一本書後,再讀一遍,會有不同的領悟,但再讀一遍後,又有了新的領悟,這就是“溫故而知新”吧。

【篇四:名著伴我成長】

人生就像一條彎彎曲曲的道路,而一些好書就像這條道路上的指明燈,這些燈有時能給我指明道路,同時也能給我們的學習生活一定的幫助。

就在我7歲時,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楊家將》,我只是略看了一遍,我就迷上了。不管是在空閒時間,還是在放學的路上,只要我一看,我就會看個沒完沒了。我只用了一周的時間,我就把整本《楊家將》看完了。我從這本書中了解到了楊家將是中國古代最為著名的忠烈家族,北宋大將楊繼業一門三代為保家衛國與入侵的強敵北遼、西夏誓死抗爭的悲壯事跡。楊家將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自我犧牲的勇氣與慷慨的氣慨,激勵著我。

在我的學習生活中,往往會出現一些困難,每當這時,我就會想到楊家將中的英雄豪傑,他們不為困難低頭的英勇形像就會浮現在我的眼前。此時,我就知道這事該怎么去做,我就會有萬分的動力,去克服困難。

我以後要多讀書,讀一些經典書籍,從中吸收營養,為我指明道路,伴隨我成長。

【篇五:名著伴我成長】

我的第一本書——《西遊記》。

相信《西遊記》中,給大家印象最深的還是那個神通廣大的孫悟空。

孫悟空,在去西天取經路上,他一路除妖斬怪,盡心盡力地保護唐僧,唐僧一路上只有被妖怪捉的份兒。有時他辯不清是人還是妖,孫悟空打死妖怪,他卻要懲罰他。有時孫悟空不聽,硬要打,唐僧就念起緊箍咒,讓他受不了為止,有時甚至不顧他的解釋把他趕走。悟空雖然心有不甘,但還是聽師傅的話。但是當八戒又來找他幫忙時,他一聽到師傅有難,就不記前嫌、義無返顧地跑去救師傅。

豬八戒,他鼓著個大肚皮。成天好吃懶做。背著個大耙子,還天天號稱自己以前是天蓬元帥。但怎么說他也是個好人,沒有害人之心。

沙僧雖然武功沒他們高,但他任勞任怨,他不像孫悟空那么調皮,也不像豬悟能那樣遊手好閒,他很努力的學習師傅。

唐僧心地善良,向著遠大目標前進,歷盡艱辛向西天取經,多次被妖怪抓走,都由悟空就回。

雖然孫悟空、八戒、唐僧、沙僧包括《西遊記》都是科幻的,塑造出來的,但是他們身上的那種與黑暗勢力做鬥爭,用不放棄的精神是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的。

【篇六:名著伴我成長】

我非常喜歡讀書,在父母和老師的引導下,名著一直伴我成長,他們給我帶來的不僅是精神食糧,還是我心靈的震撼,在名著的陪伴下,我快樂的成長,讓我們再一次走進名著!走進傳奇!感感受名著的沐浴吧。

每個名著,帶給我們的是不同的心靈震撼。《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講述的是戰爭中的故事,一個被貴族稱為小流氓的保爾、柯察金,看透了底層最深處,用自己的滿腔怒火與正義參軍,他在戰爭中目睹自己的戰友倒下,他反而更加堅強,越戰越勇,其實一個人面對困難時,要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殘疾人並不是殘廢人,天無絕人之路,當一扇門為你關閉的時侯,一定會有另一扇門為你打開。《水滸傳》是我們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他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梁山一百零八個好漢就是書中走出來的,及時雨宋江,智多星吳用,黑旋風李逵……都是英雄豪傑,雖然他們在朝廷反動派的迫害下失敗了,但他們的英雄事跡在民間流傳,還有老舍寫的《駱駝祥子》反映了舊社會的黑暗、貧苦人民的苦難與永無出頭之日的黑暗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正像我開頭所說的,名著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不同的心靈震撼與啟迪,我們是在書中長大的,書給我們很多道理,教我們學會做人,學會人生哲理,教我們應該怎樣走好人生中的每一步,名著更是我們的好夥伴,我們的老師,我們的指路者,在我們的學習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們是在名著的薰陶下成長。我愛名著,愛他們給我的啟迪,我愛名著伴我成長,感謝名著伴我走了這么多年的風風雨雨!

【篇七:名著伴我成長】

上幼稚園的時候,我每天到學校都能看見牆上貼著《弟子規》。上課時,我們象唱兒歌似的,整天搖頭晃腦的跟著老師大聲的頌讀,嗓子都讀啞了,還是斗大的字也不識一個。當我升入國小的時候,我才知道《弟子規》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是多么的重要。

升入國小後,《弟子規》便成了我生活中的美味佳肴。每當我讀到“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這句話時,我就感到十分慚愧。它的意思是:對待長輩應該懂得禮讓,吃飯時讓長輩先動筷子,就坐時讓長輩先入座,走路時讓長輩先行,晚輩隨後。以前,每當媽媽把飯菜端到桌子上的時侯,別人還沒有動筷子,我就恨不得把一盤子菜吃掉一半啦!雞腿一人一個,我非鬧著吃兩個,因為這,還沒少挨爸爸媽媽的訓斥。現在,我慢慢的懂得了《弟子規》的深刻含義,誦讀《弟子規》,讓我懂得了許許多多怎樣做人、怎樣做事、怎樣孝敬長輩的道理,《弟子規》伴我度過了許多美好的日子,使我受益無窮。

經典誦讀不僅伴我成長,但願也能伴我們大家一起共同成長。

【篇八:名著伴我成長】

名著是一座色彩繽紛的百花園,讓我流連忘返。名著是一杯香醇的美酒,讓我回味無窮。名著是一幅意境深遠的畫,讓我駐足凝視。

美國詩人狄金森說過:“沒有一艘船能像一本書,也沒有一匹駿馬能像一頁跳躍的詩行那樣,把人帶往遠方。”是啊!名著給了我們每個人不同顏色的天空,沒有一個人會用同一種方法讀同一本書,一千個人讀《茶花女》就會有一千個格麗絲特的形象,書的廣闊是任何傳媒途徑都不能比擬的。每當讀到一本好書時,就像走進了鮮花盛開的山野,在芬芳的書香中陶醉,汲取書中的精華。

讀了笛福借的《魯濱遜漂流記》,主人公魯濱遜流落荒島,卻創造出了生存的奇蹟,在絕境中辟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直到被救。讓我懂得了什麼是開擴進取,也獲得了挑戰自然的信心;夏洛蒂-布朗特的《簡愛》鑄就了一個剛強、執著的女孩,教會我要一步步實現自己的夢想;《神秘島》帶領我走進了一片神秘的島嶼;讀了《長襪子皮皮》,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穿著長長的襪子,大大的皮鞋,在我的眼前。

與名著為舞,我感慨一滴水就是一片海;與名著為舞,我驚嘆整個世界就是一本書;與名著為舞,我這片大地有多么奇妙;與名著為舞,我懂得了很多很多……

名著像輕風,拂去我內心的焦慮;名著像春雨,滋潤我寂寞的心田;名著像遊船,帶我走進美麗的山川;名著像警鐘,使我不會成為書中的丑角;名著像哲人,引領我思索生命,伴我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