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評價聽後反思

一、寫作支架的搭建:

對於高中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無論何種文體,首先應培養學生文字輸出的基本能力,保證語言表達的準確性。

1. 通過閱讀獲取一定量的語言輸入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閱讀可以聚焦兩方面:其一,精品美文,如教科書和報刊雜誌中

文章,文筆流暢,語言規範,蘊義深刻,可細讀,咀嚼和背誦。在閱讀中複習掌握一定數量的句型,習慣用語,並有意識地訓練組句成文的的能力,保證語言輸出的正確性。其二. 加強泛讀,提高英語思維能力。通過泛讀熟悉所學辭彙並進一步擴大辭彙量,以閱讀能力提高促進英語思維能力提高,為書面表達打下英語思維能力的基礎。

2.通過練詞造句和句子翻譯訓練,提高文句表達的準確性

文句表達的準確度直接影響語意的表達和文段的可讀性。學生在平時閱讀中除了收集積累名句佳句,記下好的詞語、短語、句型外,還要加強練詞造句訓練和句子翻譯訓練,並在練習中的注意錯誤修正,做好記錄,掌握準確的表達。通過修正拼寫錯誤、時態語態錯誤、辭彙使用錯誤、句型表達錯誤可提高語言表達的準確性,進一步形成語言運用能力。

3. 掌握英語寫作不同體裁的格式並訓練到位。

養成寫日記勤練筆的好習慣並根據不同的體裁進行寫作練習,按照不同體裁和題目或根據所給情景練筆。要有意識地用一些好的詞語、詞組、句型、關聯詞等,使文句更有效地表情達意。寫好短文後可對照範文,找出差距,然後再練習,這對提高書面表達水平很有幫助。

二、關注寫作過程

要達到課程標準和高考對中學生寫的要求,一方面,教師要拋棄陳舊的寫作教學模式——只看結果,不看過程。重視習作,更重視寫前準備、擬稿、改稿和定稿的過程指導;活用教材,合理開發課程資源,最佳化教學方式,將寫作教學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抓好聽說讀寫等技能的教學環節,夯實寫作基礎,認真用好高中英語教材里為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而設計的各類練習,如遣詞造句、填空練習、句型轉換、連詞成句、連句成段;進行閱讀後寫摘要、改寫、縮寫、仿寫、擴寫等操練型、指導型寫作活動;另一方面,教師要有計畫地開設英語寫作課程。從高一年級開始就應有計畫、有目的、有步驟、有準備地採取有效的寫作教學策略,教師鼓勵學生通過感知,體驗,參與和合作(cooperation)等方式進行寫作訓練, 使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促進學生的語言套用能力的提高。

三、提高寫作課效果的方法

1.首先應該慢慢消除學生對寫作的焦慮感和厭惡感,教師可以利用寫作前的活動來應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營造寬鬆、和諧的學習氣氛,充分調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敢於開口、敢於下筆、樂於實踐並獲得成就感。

2.在寫作的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以相互信任、誠實、坦誠和公正的態度積極參與討論、自改、互改和交流等活動,要相信每個同學的身上擁有的語言創造力,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做到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3.在寫作訓練中教師應適當穿插讀、聽和說的活動。因為聽和讀是輸入,說和寫是輸出,這四個技能是不可以孤立地進行的,只有達到足夠的語言輸入量,才能保證正確的輸出。通過對每個單元的話題進行再次的閱讀熟悉,聽力鞏固,討論強化,學生對本單元的話題辭彙的輸出就輕鬆多了,因此,寫的訓練應與讀、聽和說的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

4.教師應加強對學生寫作策略與寫作技巧的指導,在課堂上應該要做好寫作監控和引導的作用。例如,讓學生多運用典型句式,適當地運用成語和諺語,恰當地運用一些平行和對比結構,還有對過度詞的選取,指導學生在表達時如何潤色自己的文章。

四、讀寫結合的寫作教學方法

英語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學生對字詞句篇知識的掌握與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最有效的途徑就是“讀寫結合”。

讀寫結合課型的教學原則

1、分解性原則。

在進行讀寫結合訓練時,應根據一單元閱讀和寫作的訓練重點,確定讀寫結合的階段目標,滲透某個要點(如話題friendship)和某種寫作技能,運用有關的辭彙描繪你的朋友的品格和品質(陳述說明特點)。當學生掌握了這一階段的目標之後,再確定下一階段的訓練目標。

2、練習性原則

讀寫結合單憑講解是不能使學生的能力有所提高的,必須經過嚴格的訓練,要創造口頭筆頭練習機會,讓學生經常結合單元學習內容,養成勤於動筆的習慣。

五、讀寫結合的有效教學模式

第一環節 要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初讀,透過文字去整體理解文章所表達的內容,對文本所描述的事物獲得初步的感受。

第二環節 要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運用語言文字和句型表達內容的,體會字詞句的正確使用及在句子篇章中表達語意的作用。

第三環節 在作文實踐中,運用閱讀時學到的字詞句訓練作文能力,同時使讀的效果得到鞏固。這樣練習,可以讓學生把在閱讀中學到的相關辭彙知識用到實際的寫作之中去。

第四環節,可以讓學生緊扣讀寫結合點,拓展到課外的閱讀和表達中,在理解語言文字的基礎上增強語感,在運用語言文字的同時又加深理解,使學生兩種能力相輔相承地得到發展。

六、實施“讀寫結合”的基本方法

1、仿寫練習。

1)仿句式。句子是文章最基本的構成單位,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訓練應從最基本的句子開始,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進行。

2)仿順序。要求學生在語言表達時要注意表達的順序,如事情發展順序、時間先後順序、地點順序、方位順序等,可以在閱讀教學中有意識地加以引導和訓練。

3)仿結構。結構的仿寫可以是段落結構仿寫,也可以是文章結構仿寫。

2、拓展練習。

在學生有了一定的閱讀積累,掌握了較多的寫作方法後,就適合拓展練習。比如:有些課文重記敘,輕描寫,語言簡潔,給學生許多想像的空間。教師在閱讀教學時可引導學生合理想像,進行練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