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照片說家訓徵文500字

【說家訓徵文500字1】

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每一個家庭都有各自的獨一無二的規矩,我們家也不例外。我很好奇我們家的規矩是什麼,所以在這個寒假裡,我就帶著激動的心情與爸爸、叔叔、大姑媽、乾爹討論了家訓。

在某一天的下午,我們在外婆家吃好飯後,便拿凳子坐在門口聊天。

“太陽當天照,心情特別好”這形容的便是我呀!在他們的聊天過程中我尋找著機會插入“家訓”這個主題。經過一番心酸的等待後,我終於在他們的對話中插進了“家訓”這個主題。大姑媽說:“家訓就是那個家裡的規矩嘍!”“哎,對的嘍,家訓有很多的。”爸爸接過話說。“我們家也有家訓的,比如:吃飯的時候不能說話,說話的時候要說清楚,要尊敬長輩,不能說髒話,不能罵長輩,要愛護小輩……”好吧,我現在承認其實家訓是有很多的。叔叔說:“家訓么有很多的呀,除了吃飯的規矩和尊敬這個方面的規矩,還有要善待同學、動物、植物什麼的。”乾爹又說:“當初你乾媽為了管好我寫過一張關於家訓的紙,上面全是規矩,不過現在找不到了,嘿嘿。”大姑媽一邊啃瓜子一邊取笑道:“我待會兒告訴她,讓她再寫一張。”但是乾爹卻沒聽清楚問大姑媽剛才說了什麼。我對大姑媽說道:“大姑媽,說話的時候要說清楚,吃東西的時候少說話,這也是家訓。”“喔喔喔喔!”大姑媽無奈地說道。

我問他們:“那您們知道的家訓有哪些呢?”我特地把“您”這個字加了重音。接著,我們便把自己知道的家訓說了出來,並整理了一下。

我們的家訓是這樣的

1飲食前把手洗乾淨,飲食時不能狼吞虎咽,飲食完後要把碗放到洗碗池裡;

2做事要認真,不能說謊話,做錯事情要承認錯誤;

3.尊重並善待長輩、他人,態度溫和;

4說話要有禮貌,要文明,包括打電話的時候;

5要愛護大自然,要珍惜資源,多幫助他人;

6果皮空瓶紙屑,不能亂扔;

7多幫助父母做家務,出去玩或做事時通知父母;

8背後不能說人長短。爭吵時站在他人的角度上,理解他人,學會寬容,這樣會少些誤會;

9日常生活要節儉,不能奢侈;

……

到吃晚飯的時間了,我們為了熟悉一下家訓,便讓外公先動筷子,我們再動筷子,但是在吃飯的過程中,不免還是要說話的,要做到全部的家訓,可謂是不容易的呀!有人曾經說過:“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中國若是沒有規矩,怎會有如今這么強大的中國!

【說家訓徵文500字2】

家庭是園,孩子是苗,家庭如雨點,它隨風潛 入夜,潤物細無聲。————題記

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茁壯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家的家風,家訓。並且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向來重視家教,而家風家訓更是重要。而要說起我的家風家訓那可要談談我小時候的幾件事。

記得那是一個夏天,太陽就像一個大火爐一樣的烘烤著大地,周圍的樹木卻意氣風發,在微風中炫耀著自己那綠油油的葉子,做出“沙沙"的響聲。絲毫不向那逼人的太陽低下頭去。而此刻我卻在小歡家的後院的一個陰涼處和小歡玩著泥巴,好不愜意。我們用泥巴捏著一個又一個新奇可愛的小動物,一塊小小的泥巴在我們手中煥發出生機。其中有一個小馬駒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它高昂著頭,兩個眼睛炯炯有神看向前方,小馬蹄用力的奔跑著。讓人有一種朝氣蓬勃,奮起直追的感覺!我們越玩越入迷,天都快黑了我們都不知道。這可急壞了家裡的媽媽,媽媽在到處找我,我卻渾然不知。等夜完全籠罩下來的時候,我這才想起了回家,這才匆匆的和小歡告別,立刻奔回了家。

到了家門口,我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心裡不斷的猶豫著:我回去該怎么和爸爸媽媽解釋呢?他們會不會責怪我呢?終於,我鼓起勇氣推開了家門,躡手躡腳的走了進去。進了客廳,只看見了爸爸一個人坐在沙發上,臉色陰沉的看著我,我嚇得立馬低下頭去,站在那裡不敢動,連大氣都不敢出一下.,心裡想著:完了完了,這次爸爸媽媽該收拾我了。爸爸給媽媽打了個電話,不一會媽媽就從外面回來了。我抬起頭看向媽媽,媽媽的頭髮有些凌亂,眼裡滿是擔心和著急,看見我回來了才放下了心來。媽媽將我拉到沙發前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寶貝,以後出去玩一定要按時回家,不然爸爸媽媽會擔心的。你可以玩,但是要有時間觀念的玩知道嗎,不可以一玩就忘記了回家。一個人做事沒有明確的時間來規定自己,是完不成下一件事的,並且這樣的人是做不完一件完整的事情的,答應爸爸媽媽以後出去玩或是乾什麼事的時候,要給自己規定一個可以完成的時間好嗎?”說完,和爸爸一齊看向我,我鄭重的向他們點點頭,並保證以後一定會說到做到的!從那以後,我的家訓里多了一條“守時”這條家訓時時的提醒著我,不管是去好朋友家玩還是上下學的時候我總會準時的回家或是準時到校,不再讓爸爸媽媽擔心。

漸漸地我長大了,我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了,只是我很愛挑食,不是挑菜就是挑肉、而且還常常剩飯,吃不完就倒掉,每次洗手洗臉的時候都要用大半盆水,媽媽發現了我這兩個不好的習慣對我進行了批評教育,還給我講了他們小時候的故事。他們小的時候家庭條件不好,吃的都是用玉米珍做的飯,做的饃饃都是用大米磨完的米麩子做的,黑黑的。可要吃肉還要等到過年的時候每人才能吃上一點。而水就更珍貴了,他們都是很珍惜的用水,不浪費一點一滴。每天回家還要幫父母們做農活,晚上還要學習。回想我現在幾乎天天都可以吃上肉,而水就更不用說了,每天將水龍頭一開就可以用水了,我也不用幫爸爸媽媽做農活,回家吃過飯就可以寫作業了。相比之下,我真是比爸爸媽媽小時候過得幸福多了。可我還大手大腳的浪費著,而勤儉節約還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我國又是一個淡水資源缺乏的國家,我如此大肆的浪費食物和水真是不對。這件事情讓我懂得了許多:做什麼事情都不在浪費了,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生活等。此後,我真的做什麼事都不在浪費了,一塊橡皮用了還剩一點我也要將它用完。作業本沒有用完我用它來打草稿。這便是我的另一條家規“勤儉節約”

家風家訓從兒使跟著我共同走進了青春,他無時無刻的提醒著我,鼓勵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