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傣族潑水節的作文

講到傣族,人們都會不約而同的想到傣族潑水節,那盛大的場面,不由得讓人心神嚮往。下面一起和小編學習一下傣族潑水節作文吧!

傣族潑水節作文篇一:

“五十六個名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名族是一家。”是啊!中國就像一個大家庭,每個民族就像每個子女。而我,卻對傣族的潑水節很感興趣。

相傳在很久以前,傣族人民安居樂業,生活幸福平靜。後來,不知從哪裡來了一個火魔。火魔無惡不作,她搶走了七個如花似玉的姑娘。人們對他恨之入骨,但誰也沒有辦法。七個姑娘得知用火魔的頭髮可以勒死他的訊息後,便開始行動起來。可是火魔的頭卻到處亂滾,滾到哪裡,哪裡就受災,只有火魔的妻子抱住才可以停下來。姑娘們便輪流抱火魔的頭,每輪一次是一年,這樣,村民才免於災難。後人為了紀念這七位姑娘,就在這一天相互潑水,這就是潑水節的由來。

潑水節那天,人們早早地為佛洗了塵,接下來就是相當精彩的潑水活動了。傣族女子本就貌美如花,穿上五彩繽紛的服飾後,更像孔雀一般美麗。男女老少紛紛趕來,他們拿著各種裝水的器具,盡情地相互潑灑,最終一個個都變成“落湯雞”。天空中,一朵朵象徵吉祥、幸福的水花在綻放。人們的頭髮被淋濕了,衣服被淋濕了,可是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在活動中享受到了無窮的快樂。人們在你潑我、我潑你的過程中潑出了感情,潑出了對新年的期盼與嚮往!

節日期間,人們除了潑水,還有很多其它節目,如划龍舟、丟花包、放孔明燈、放煙花等。人們縱情歡呼歌舞,洋溢著喜慶的氣氛。

我想,這朵永不凋零的“花”,一定會越開越盛!

傣族潑水節作文篇二:

傣族潑水節又名“浴佛節”,一般傣歷的六月中旬,陽曆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間舉行。潑水節源於印度,是古婆羅門教的一種儀式,後為佛教所吸收,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經緬甸隨佛教傳入中國雲南傣族地區。隨著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加深,潑水節成為一種民族習俗流傳下來,至今已數百年。在潑水節流傳的過程中,傣族人民逐漸將其與自己的民族神話傳說結合起來,賦予了潑水節更為神奇的意味和民族色彩。

相傳在很久以前,金沙江邊一個聚居在密林深處的傣族村寨,因樹林起火,村民處在被大火吞沒的危難之中,一個名叫李良的傣家漢子,為保護村莊,不畏危險,衝出火網,從金沙江里挑來一桶桶江水,潑灑山火。經過一天一夜的勞累,山火終於被潑滅了,村民得救,李良因為勞累把汗流幹了,渴倒在山頭上。村民打來清水給李良解渴,但他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後來,李良索性一頭撲到江水中,變成一條巨龍,順江而去。傣族人民為紀念李良,每年農曆三月初三這一天,每家房屋清掃一新,撒上青松葉,並在選定的江邊或井旁,用綠樹搭起長半里的青棚,棚下撒滿厚厚的松針,兩旁放上盛滿水的水槽,午間太陽當頂時,眾人穿行於棚間,相互用青松蘸水灑身,吉祥幸福的水相互潑灑,表示對李良的懷念和對新年的祝福。

放孔明燈是傣族地區特有的活動。入夜,人們在廣場空地上將燈燭點燃,放到自製的大“氣球”內,利用熱空氣的浮力,把一盞盞“孔明燈”放飛上天,以此來紀念古代的聖賢孔明。潑水節期間還要進行划龍舟比賽。比賽在瀾滄江上舉行。一組組披紅掛綠的龍舟在“堂堂堂”的鑼聲中和“嗨嗨嗨”的呼喊和哨子聲中,劈波斬浪,奮勇向前,把成千上萬的中外遊客吸引到瀾滄江邊,為節日增添了許多緊張和歡樂的氣氛。

這些活動一直延續至今,成為辭舊迎新祝福吉祥的節日,成為傣族人民最重要的節日。

傣族潑水節作文篇三:

中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的節日風俗各有不同。比如說:苗族的龍船節,藏族的望果節,壯族的中元節……每個民族的各種節日都各具特色。下面,我就給大家說說傣族的潑水節吧!

在我剛上三年級的時候,我去了一次雲南,知道了潑水節的來歷。

我們到雲南的那一天,剛好就是潑水節。

在開始之前,我拉住了一位傣族的小姐姐,讓她給我講講潑水節的來歷。

小姐姐在我的“死纏爛打”之下“舉白旗投降了”,開始娓娓述來:“潑水節,可是我們傣族最隆重的節日呢!也是雲南少數民族節日中影響面最大的。潑水節要舉行三至七天。第一天叫做麥日。”

“嗯?麥日,乾什呀?割麥子?”我好奇地問。

“唔——其實和你們那裡的農曆除夕差不多,就是送舊。這一天,每家都要收拾房屋,打掃衛生,準備年飯和節日中的各種活動。”

“也就是掃房子嘛。不過,為什麼要準備年飯啊?又不是過年。”

“就知道你會這么問,哎呀,是因為潑水節的第三天就是傣歷的元旦喲!而且,每到潑水節,我們就跑到附近的山上採集一些鮮花和樹葉。在今天,男女老少就都穿上節日的盛裝,挑著清水,先到佛前洗浴,之後,就開始互潑啦!”小姐姐越說越興奮,讓我也忍不住想“一潑為快”了!

“那還等什麼?趕緊走吧!”我拉起小姐姐就跑了。

在廣場上,人們都拿著採集的鮮花和樹葉,然後沾了些水,就開始互潑。你潑我,我潑你,一朵朵晶瑩的水花在空中盛開,這朵朵水花象徵著吉祥、幸福與健康,大家互相潑啊潑,到處都是水的洗禮,到處都是水的祝福,到處都是水的歡歌!一朵朵水花,一串串笑聲,潑水節,成了歡樂的海洋!

到了晚上,人們都站在廣場的空地上,將燈燭點燃,放進了自製的“大氣球”里,利用空氣的浮力,把一盞盞孔明燈放飛上天。

漫天的孔明燈像星星一樣,一閃一閃的飛向遠方,給漆黑的夜空點綴的十分美麗。

在皎潔的月光下,孔明燈帶著傣族人民的美好祝願,和那顆善良樸實的心,漸漸的飄向遠方,而人們,卻還留在廣場上久久不肯離去……

泱泱中華,孕育了傣族人民,也是他們有了一顆純潔樸實的心。潑水節,就是傣族人民勤勞與智慧的結晶啊!我喜歡這個民族,但我更愛他們那顆善良而樸實的心!

傣族潑水節作文篇四:

嗨,大家好!今天,我給你們講一講傣族的潑水節。

潑水節是傣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在我們這被潑上水叫“落湯雞”。而他們誰被潑的人多,誰身上就洋溢著幸福,吉祥。

每到潑水節,傣族人民都換上華麗的服裝,拿著盆走到大街上,街邊的水桶里已經灑滿了水,水裡還撒了五顏六色的花瓣。人們歡天喜地地打好水,往身邊的人身上潑。被潑到的人也“回敬”一下。等到潑累了,個個身上的水順著髮絲往下滴,衣服濕透了。街上一片喜氣洋洋,洋溢著歡樂的氣氛。

潑水節是傣族人民最喜歡的節日,也是傣族人民最快樂的節日。如果想去真正體驗一下潑水節的快樂,就去傣族做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