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傣族潑水節滿分作文

潑水節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傣、布朗、德昂、阿昌等民族的傳統節日。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關於描寫潑水節的優秀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傣族潑水節作文篇1

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在這一天人們可以盡情往別人身上潑水,大家誰也都不生氣,反而很開心。

潑水節!一聽這個名字,你是否就想起了傣族的潑水。潑水節來臨,傣家人便忙著殺豬,殺雞、釀酒,還要做許多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種粑粑,在節日裡食用。

潑水節一到,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節日盛裝,挑著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後就開始互相潑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

再潑水節期間,傣族的青年喜歡到林間空地做丟包遊戲。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內裝棉紙、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綴以五條花穗。是愛情的信物,青年男女通過丟包、接包,互相結識。等姑娘有意識地讓小伙子接不著輸了以後,小伙子便將準備好的禮物送給姑娘,雙雙離開眾人到僻靜處談情說愛去了。

再傣族潑水節,放高升和孔明燈也是並不可少的,高升是傣族人民自製的一種煙火,將竹竿底部填以火藥和其它配料,置於竹子搭成的高升架上,地上則歡呼聲、喝彩聲此起彼伏,議論聲、讚美聲不絕於耳,好不熱鬧。高升飛得越高越遠的寨子,人也覺得更光彩、更吉祥。

潑水節的內容,除了潑水、浴佛、放孔明燈、放高升以外,還有趕擺、賽龍舟、誦經、章哈演唱、鬥雞、跳孔雀舞、白象舞等民俗活動,以及其他藝術表演。傣族的潑水節如同我們的新年一樣重要,他們把新年叫 “叭網瑪”,竟為歲首,人們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傣族潑水節作文篇2

潑水節傣族,是一個具有民族特點和民族風格的地方,那裡有一個傳統節日——潑水節。時間在每年四月。按時序計算,陽曆的四月,相當於傣歷正月。

潑水節也就是傣歷新年節,按照傳統習慣,這一天清早,人們要采來鮮花綠葉到佛寺供奉,擔來碧澄清水為佛像洗塵。做完這些以後,民眾性的相互潑水就開始了,只見一群群男女青年,用銅缽,臉盆盛水,湧出大街小巷,嬉戲追逐,逢人便潑,從頭到腳,全身濕透。走在大街上讓人心曠神怡,神清氣爽。人們用水洗去灰塵,消除疲勞,免除災病。撥水節的水,是吉祥的水,是快樂的水,是幸福的水,人們盡情地潑,盡情地澆,不論是潑者還是被潑者,都異常高興,笑聲朗朗……

傣家人用水來傳遞親情,傳遞友情,也傳遞著他們的美好祝福。水節期間,在寬闊的瀾滄江上,要舉行劃龍船比賽,水船扎以彩花,裝扮成龍,孔雀,大魚等形象,由數十男女青年奮力划槳前進,兩岸觀眾如雲,鑼鼓聲、喝彩聲響徹雲霄。夜晚,各村寨燃放高升,這是傣族人民自己製作的煙火。用一根數丈長的竹子,在根部填以火藥等配料,置於竹子搭成的高架上。點燃引線,火藥燃燒,竹子即如火箭一般飛入雲天,在空中噴放出絢麗煙火,猶如花團錦簇,群星閃耀,光彩奪目,把節日的夜空裝點得特別美麗。傣族青年男女喜愛甩糠包的遊戲,春節期間,小伙子和姑娘們互相投擲糠包,看誰投得準,看誰接得著。玩到一定的時候,姑娘們就悄悄搶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頭布或拴著的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隨而來。父母見到女兒拿著頭布、牽著駿馬回來,便設宴款待。

看著那些歡樂的人們,我們不由自主的也加入了這歡快的人群里。潑水節,讓我們一起潑一盆吉祥,快樂,幸福的水,讓歡樂浸透我們每一個毛孔……

傣族潑水節作文篇3

中國的傣族是一隻有著悠久文化傳統的民族,人口近百萬。主要散布在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西部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以及耿馬孟連等自治縣。

潑水節是傣族最為重要的節慶。每年陰曆四月舉行,一般為期三至四天。至今傣族人民中還流傳著一個神話:遠古的時候,傣族地區有一個惡魔,他作惡多端,人們恨透了他,可什麼辦法都對付不了惡魔。後來,七位姑娘發現了惡魔的致命弱點,只有惡魔的頭髮才可置於死地。一天夜裡,姑娘們勇敢的殺害了惡魔。但惡魔的頭一著地,就燃起了大火。此時,姑娘們立即輪流抱起頭顱。每年換一次,當換人時。人們都給抱頭顱的姑娘潑水,衝去身上的血污和疲倦。後來就形成了傣族最為重要的節日——潑水節。

在“麥日”也就是節日的第一天。人們一清早就要採集鮮花綠葉到佛寺供奉,但來清水“浴佛”——為佛像洗塵。“洗浴”完畢,集體性的潑水便開始了。一群男女青年帶著清水,湧出大街小巷,逢人就潑。“水花放,傣家旺,”“潑濕一身,幸福終身”一朵朵吉祥。幸福。健康的水花在空中綻放。

划龍舟是潑水節最為精彩的節目之一,常常在潑水節的“麥帕雅晚瑪”(第三天)舉行。那日人們都穿上節日的盛裝聚集在瀾滄江畔,瑞麗江邊,觀看龍舟競渡。江上停泊著各色各樣的龍舟,船上坐者數十名強壯的選手,號令一響,龍舟便像離弦的箭往前飛去。到處都是鑼聲。鼓聲。號子聲。喝彩聲,節日的氣氛在這裡達到了高潮。

“放高升”是潑水節的另一項節目。高升是傣族人民一種自製的煙火,將竹竿底部添以火藥和其他配料,置於竹子搭成的高塔上,街上引線,常在夜晚燃放。在空中放出絢麗的煙火,猶如花團錦族,光彩奪目,甚是美妙。潑水節是傣族傳統文化的結晶,是一個快樂而幸福的節日。

傣族潑水節作文篇4

每當我看見那張照片,看著我穿著傣族的服飾,興奮地拿著水盆潑水時,我便陶醉在水世界之中……

潑水節前,我們換上傣族的衣裳,興奮之情溢於言表。我們先按傳統跟著大象繞水池走了幾圈,待主持人說:現在,“讓我們互相祝福,享受水的純潔吧!”

我們一群孩子用力把盆往下一按,又“呼”地往上一抬,向身後一甩,殺它個“措手不及”;家長們也丟了平日的威嚴,一手持一盆,“左右開弓”;一些戴眼鏡的人“改攻為防”用盆擋住一個又一個水花……

我開心地叫著,喊著,潑著,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純潔。我是個出了名的機靈鬼,我舀起滿滿的一盆水,大喊一聲:“老爸,救救我!”老爸一聽,急忙回過頭來。“嘩……”“楊奕欣,你這個小壞蛋!”哈哈,可憐的老爸,剛才還滴水未沾的眼鏡現在就像沒關好的水龍頭一樣,使勁往下滴水。老爸去擦眼鏡了,我正打算以同樣的方式向老媽進攻,卻被人提前從頭澆到了腳。我一抹臉,回頭一看,只見老爸在得意地說:“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我笑著,陶醉在濃濃的親情和清涼的水世界之中……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夕陽像個守財奴似的,正藏起他最後的金子。我坐在車上,心頭仍有一絲純純的清涼……

傣族潑水節作文篇5

今天,我們來到了位於雲南南部,距成都一千多公里的西雙版納景洪的潑水節廣場。西雙版納是熱帶雨林季風氣候,一會出太陽,一會下雨,這裡有成片的橡膠林和味道甜美的鳳梨,潑水節源於印度,曾經是印度婆羅門教的一種宗教儀式,其後為佛教所吸收,經緬甸傳入雲南傣族地區,時間約在十三世紀末至十四世紀初,距今有720xx年歷史。隨著南傳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增大,潑水節的習谷也日益廣泛。潑水節為傣歷新年的慶祝活動,一般在陽曆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間。屆時人們先至佛寺浴佛,然後互相潑水,用飛濺的水花表示真誠的祝福。到處歡聲笑語,充滿了節日氣氛。我們今天進行的是一個專門為旅遊者開發的一個潑水活動,不是真正的潑水節。潑水的地點有點像一個游泳池,它是圓形的,靠近岸邊的水很淺,越往裡走水越深,中心有三頭大象,它們站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穩固的三角陣,它們是漢白玉做成的,高高翹起的鼻子噴出了美麗的水花,散落在水面上,我和劉思遠換上一身藍色的民族服裝,做好了潑人和被人潑的準備。

隨著主持人一聲高喝,潑水開始了,我先送給媽媽一盆水,然後我突然看到好幾個小孩在怪笑著我,手中盆里的水也飛揚了起來,我心中狂叫不好,如此近的距離,水已經脫手而出,要躲已經不可能了,我趕緊用盆子捂住頭部,在盆子即將扣在腦袋上的一眨眼間,我看見我的眼前,除了水還是水。我趕緊用水盆罩住我的頭,“啪,啪,啪!”幾盆水在我的盾牌上炸開了幸福的花,有一個小孩甚至激動地把水盆扔了過來。

不過,我早已用水盾逃走了,我剛一抬頭,就被67個小孩團團,我沉著應戰,不久便擊潰了他們,我剛準備向媽媽發起進攻,專門表演的阿姨潑了我一盆水,我索性和她們打起了持久戰,最後把她們打得奪路而逃,我正準備擺開更大的戰場,可惜主持人宣布結束了。

啊,今天真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