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青春已經被說爛,但是依舊青春。

仿佛四月里天空中漫天飛舞的柳絮,不知道從哪裡來,也一直找不到歸宿,你的周身都被這惱人的白色的一團團毛絨環繞,伸出手去卻一個也抓不住,而你如果動也不動,那些白色的小精靈會調皮地飛到你頭髮上。

當你看到上面的場景毫無感覺,當你看到這段話不是去聯想而是覺得矯情的時候,青春其實離你已經越來越遠了。

青春是什麼呢?是含苞待放,是帶露的鵝黃,是清澈的溪流,是人間四月天的土地,朦朧的雨巷,是春的心窩,夢的發端,愛的萌芽,思想的黎明,還是憂傷的霧起,執著的付出,無悔的眼淚,滴血的疼痛,我固執地想要尋找一個詞來描述她,翻遍了詞典,也找不到一個合適的。

擁有時感覺不到,失去了才想去重新來過,就算痛苦也不在乎的,恐怕就是青春了。生命的核心價值,在我看來就是青春。

上國小時,覺得中學是青春,上中學時,覺得大學是青春,上大學時,覺得畢業工作了是青春,等工作了,可能又會覺得從前的日子才是青春。也許,那些敢愛敢恨恣意妄為的日子才是青春最明顯的印記,而終有一天,我們發現,我們離那些日子越來越遙遠。

青春,早已變成了一個名詞,成為了一個定義。而我們也終於不得不承認,十幾歲的天空,真的已經忘記了是什麼顏色了。人生最豐富多彩的一段歲月,不知道何時在自己的腦海里已經刻錄成了黑白的膠捲,模糊得都有點拼接不起來,那長長的走廊,噴香的牛肉麵,頁面發黃的小說書刊,像是經歷了一場大的風暴,曾繁花似錦,現在再去看,如那些年背著厚重的書包里裝著的夢想,遭遇了一場浩劫,滿目瘡痍。

時光終究是殘酷的,現在說這樣的話,早已不是藝術的感慨,已經是理性的思考了。當理性戰勝感性在你的世界裡宣判是非的時候,說明我們已經悄悄的成熟了。

是啊,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都發生了太多的變化,我們容易感覺孤單,然後慢慢就習慣了孤單,我們似乎更容易傷感,慢慢就無所謂傷感了,我們越來越喜歡懷舊,卻越來越不敢懷舊了。有時候猛然一驚,才發現懷念的其實都是失去的,正如我們的青春,不管我們承認不承認,都有種失去的感覺。前段時間我們高中室友幾個在群里聊天,感慨真的很多,曾經說很容易就可以聚聚的現在已經轉眼三年沒有見過面了,就算是群里聊聊天六個人都沒法聚齊,還時不時有各種事情。一個哥們兒說,我們都被社會摧殘了。有時候想想,社會摧殘的不光是我們的青春,還有很多人的夢想。那些當然被嘲笑的夢想依然在被嘲笑,那些曾經幻想的未來仍然還不知道在什麼地方。

而那些孕育了我們青春歲月的地方,現在都已經老去,不是老家,就是故鄉。我們帶著自己的夢,漂泊在遠方。我們固執地認為漂泊是青春的代名詞,不停地折騰,證明我們還在年輕著。我也曾回到老家看過,很多同齡人已經過上了簡簡單單的生活,日復一日,在他們看來,那也許就是幸福的,就是自己想要的一輩子的生活了,只是有些時候,面對曾經熟悉的人,卻再也找不到過多的話語。

於是,我們又不得不背起行囊選擇離開,我們不想服輸,不願意隨波逐流,所以就選擇前進的路。我們不怕漂泊,只要有結果。我們靜靜等待,春暖花開。

在家鄉,在異地,一個人獨處,兩個人相守,白天,黑夜,郊區,鬧市,辦公室里,大馬路上,一瓶酒,一桌菜,一碗泡麵,沒有什麼不能支撐起我們的夢想,也沒有什麼可以毀滅我們的希望。我們只是在做著一切飛翔的準備,靜靜地等待,等風來。

這么多年,流過多少汗水和眼淚,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會更加堅強,用自己的努力,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告訴所有人,我們的青春,還沒有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