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舞動!

漫步在歷史的長河,行走在屈辱與奮發同在的我,是誰喊出了“誓死力爭,還我青島。”是誰不懼巴黎和會三巨頭的威力,不畏政府的鎮壓,毅然走上街頭?是誰第一個喚醒了中國人民在屈辱中逐漸麻木的心?是青年,他們用自己滿腔的熱血與豪情,燃燒了整箇中國,用自己滿腔的熱血與豪情,點亮了前方黑暗的道路。

那個五月,青春的力量震撼了世界,那個春天,激情燃成熊熊大火。

而今天,五月已成為青少年的象徵。梁啓超說:“少年強則國強。”我們就像初夏的荷花,嶄露頭角,像初夏的枝葉,努力要撐起一片綠蔭,提到青春,最有發言權的大概就是我們這些新世紀的接班人——“90後”的種種“缺點”,但在我們看來,青春絕不是我們惟一的資本,我們同樣懂得責任,懂得回報。

大家來看一個最普通的例子,在紅綠燈前,等候紅綠燈的總是中學們;在公車上,起身讓座的總是朝氣蓬勃的“90後”們;在商場裡,幫著別人撿東西的總是一臉燦爛的青少年們……大人們總是在琢磨怎樣對自己最好,而我們會時刻銘記老師的教誨,大人們在社會中披荊斬棘飽經滄桑,學會了左右逢源,而我們總是抱著一顆單純的心去幫助別人,不言低價與回報。

說到“幫助”、“獻身”,記憶中總是青年人的代名詞,三名大學生為救落水兒童而犧牲。就連當年的雷鋒,不也是年僅24歲就以身殉職?洪水地震,災難面前沖在最前面的是誰?亞運會、世博會,永遠用微笑面向世界的是誰?是無數的青年!他們用自己的身體,築成了祖國一道道路銅牆鐵壁,劃出了天邊最美麗的一道彩虹。

青春,就好像激情的五月,充斥著生機與活力,它叛逆,它不羈,但它甘於奉獻,但它勇於犧牲,炫動五月,讓我們合著節拍和五月的讚歌,讓青春的律動更有意義,讓青春的舞姿更加曼妙!相信明天的世界將會是我們的舞台,相信未來的歷史會永遠記錄下最燦爛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