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青春的優美隨筆:總要學會一個人

編者按:總要學會一個人,走過自己心底的春風十里,開始遠行,為自己披荊斬棘。去赴一場前世許下的約,路上的千姿百態,或是酷暑嚴寒都是自己該舔嘗的前方。讓我們來看看這篇總要學會一個人。

越來越懂得成長,小時候一起生活的叫玩伴,青春期一起生活的叫朋友,成熟後一起生活的叫自己。我們注定要走自己的路,沒有同行,沒有指引。生活雕琢時光,打磨未來自己的模樣。

總要學會一個人,走過自己心底的春風十里,開始遠行,為自己披荊斬棘。去赴一場前世許下的約,路上的千姿百態,或是酷暑嚴寒都是自己該舔嘗的前方。

成長是最孤獨的詞,沒有偏旁部首,卻也擁有最真誠的姿態。不論怎么走近,總能到達他心底最深的地方。

就像一朵百合花,等待長高長大,等待花蕾花開,嚮往精彩的蘊藏注定不那么被關注。總要學會一個人,安靜地等待,忽略每天不知所蹤的忙忙碌碌,避開所謂的無聊酒局。最嚮往的一把吉他,一件風衣,一副眼鏡,一個愛的人。

二十多歲是逐夢、碰撞、流眼淚的年紀。自己恬不知恥的摔了,悄悄地拍拍土,假裝的堅強。

突然有一天我們擺脫了可以犯錯的學生頭銜。離開了呵護我們的父母,獨自一個人在世俗間跌跌撞撞。小時候總是變著各種理由向父母討要零花錢,長大了總是告訴父母自己什麼也不缺,或許我們住著陰暗潮濕的地下室,夏熱冬冷沒有空調的狹小空間,某天被領導批了一頓,連個說說話,談談心的人都沒有,學會了一個人承受。

有時候覺得這就是20歲該有的自己,離開大學那個衣食無憂,現實壓力不知為何物的年代。我們總在感慨那段時光過得超快,每個學期20周的時間,考試周總那么討厭的疾馳而來。

現在終於沒有討厭的考試周了,又是一個新起點,獨立成為了我們的第一節必修課,可這次沒有60分萬歲的傳言,沒有老師刁鑽的點名和苛刻的審卷,可是一切的結果都要我們自己承擔。

的確我們總要學會一個人,一個人吃飯,購物,工作和流眼淚。還要學會把心酸掩埋,告訴周圍人我很好。房琪說一個人以後最討厭愚人節,因為那些愚弄自己都無力反駁,不願成為別人的笑點。一個人,再也做不到那樣的無憂無慮。可是我們逃不開這些世俗,能做的只是學會一個人,永遠向前沖。

作者:瀟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