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高中周記

大家寫過的周記都有什麼樣的主題呢?會寫關於青春的周記嗎?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是青春高中周記,僅供參考。

青春高中周記一

著名詩人惠特曼說過,有一個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見最初的東西,他就會變成那東西,那東西就會變成他的一部分……如果是早開的丁香花,那么它就會變成這個孩子的一部分;如果是雜亂的野草,那么它也會變成這個孩子的一部分。

曾經的我們面對著生活的每一個轉折點,每個人之間展開了一場暗地的較量。嫉妒,背叛,冷漠,謊言……這些難以忍受的東西們都在蠢蠢欲動,悄悄蔓延著。因此我們不僅快樂著,也困惑著、痛苦著。此時此刻,即使我們遇見那些來自生活的挫折,我希望我們堅韌頑強行走著,堅持著,有壓力但沒有屈服,有疼痛但沒有潰敗,就像一隻只破繭而出的蝶,經歷著成長的喜悅和疼痛。

大人們這樣描述成長的過程:化蛹為蝶,渡青春的河,或穿越黑暗的甬道,無論何種比喻,其實都在強調過程中,那些不易被人察覺或者被人忽視的“艱難”。或許所謂的“艱難”,一切的一切總會過去的,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成長終究需要承擔,就像石頭下的草籽兒,終究要在重壓之下頑強而愉悅的釋放生命的能量,發芽,出土,挺立,迎著風雨沐浴著陽光。

我曾聽說過一句話:“鼓勵是老師送與學生最美好的禮物。”這句話不由得讓我想起那位善於雕刻的國王——皮格馬利翁,當她在自己雕刻的少女雕像身上傾注全部熱情後,那座雕像竟然活了。這是一個多么神奇的現象,這也許就是一種鼓勵,一種教育事業的人生藝術。

把學生當作生物,讓生物成長;還是把學生當作礦物,讓礦物定型?英國人自豪地宣稱,牛津和劍橋堅守著對前者的選擇猶如一粒種子長成參天大樹,不僅需要土壤,水分,氧氣,還要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越過時間,穿過空間,有的只是對你的鼓勵,看好你,不問為什麼。每個人生來都不是十全十美,都要缺陷,而人生之路也並非平平坦坦,要坎坷,有挫折,現在在這條路上的人們啊,請不要去管這個困難到底有多少難以戰勝,只要向著你自己內心所選的那條路,前進吧!

我已經這樣做了,請你也和我一起好嗎?

青春高中周記二

生命不是一張永遠鏇轉的唱片,青春也不是一張永遠不老的容顏。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故事,從冬說到夏,從綠說到黃。步履是一個載著命運的輕舟,從南使向北,由進駛向遠……你看,那陽光明媚,金色羽毛升起的地方,聳立在歌吟里,掩映在詩詞中,不分明是一扇神奇玄妙的青春之門嗎?

青春就像小姑娘跳方格格一樣,無論願不願都必須跨過這一扇莊嚴的大門。

我青春,我無悔。

不要埋怨昨天沒有做好,而要把握今天讓它幸福。

將來有一天,青春將離我們而去,不要抱怨,後面還有更精彩的生活等著你。要像落葉一般,輕輕的讓它離去,讓它走的無悔,讓它走的釋然。風揚起秋日的腳步,悄悄踏過鋪滿落葉的道路,驀然回首,那是青春的往事鋪成的如葉一般的金色道路,從腳下延伸至遠方,讓你感嘆它們最後的絢麗華美。

末了,將它們收起,它將成為你一生中最華美的樂章。

我和青春有個約會,就在今日,就在現在。

青春高中周記三

何為青年?聽到這個詞,往往可以和另一個詞聯繫起來——青春。

青春是青年毛澤東“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氣魄;青春是食指“相信不屈不撓的努力,相信戰勝死亡年輕”的毅力;青春是馬克思《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中的成熟與獨立……

十六、七歲是編織夢想,播種希望的季節。青年是一個人蛻變的時期,我們褪去稚嫩的蟬衣,露出寬厚的胸膛迎接風暴的洗禮,我們將要用堅忍的臂膀背負起明天的太陽。正值青年的我們當是幸福的,我們擁有強健的體魄和活躍的思想;正值青年的我們當是不安的,意味著我們稚嫩的臉龐不再,幼稚的思想不再,我們的肩頭正沉甸甸的是責任。我們擁有的是最珍貴美好的青春,我們當下正是時間的寵兒。

有人認為,青春是用來揮霍的,其實不然。“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願君莫惜金縷衣,願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這一句句古人的詩訓無不告誡著我們,珍惜當下,活出精彩。然而,我們應當把握青春成為怎樣的青年呢?

有人說青年應當無所畏懼,儼然頂天立地。是啊,有志青年何須枉?我們應當勇往直前,堅持不懈。恰同學少年的我們風華正茂,我們要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然而,這樣真的好嗎?人生在世,也當有所畏懼的吧?這裡的畏懼不指其他,而恰恰是智謀的表現。有勇氣有毅力的同時,我們也應知進退。《孫子兵法》道: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三十六計》中“欲擒故縱”一計,諸葛孔明“七擒孟獲”,無不昭示著智謀的重要性。人生在世,一味地只知“沖沖沖”很難成功,我們不僅要學習“三顧茅廬”的毅力,更要學會進退自如,萬萬不可被逼到了騎虎難下的地步方才悔悟。再者,“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安能“以父母之遺體行殆”?

也有人說:青年要大有作為。是啊,羽翼漸豐的我們在不久的將來就要大展宏圖,飛上九霄雲端。心中懷有滿腔熱血,揚鞭一揮向著理想策馬奔騰。然而,太多時間的我們眼高手低,空有報負。太多的聲音說現在的青年“高分低能”。俗語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於是有些人就對自己的未來無所謂,這是對自己的不負責的表現。還有一些人,僅有三分鐘熱度,口口聲聲說著精彩絕倫的大話,手中乾的卻是不正經的事。他們或許三百六十行,行行通。但僅是“通”,並非精通,重在一個“精”字。怕是太多人認為“玩”是不務正業的表現,一天到晚“玩”的人不會出息。但是,玩到一定程度,也許“精”了,就上了一個檔次,一切都不一樣了。近段時間風靡全國的遊戲——“三國殺”,它的發明者就是三個“愛玩”的“80後”大學生,“三國殺”的原型就是手工製作的紙牌畫上人物進行多人對戰。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遊戲,卻使它的發明者贏得了暴利。所以說,青年不一定要胸有大志,致力於小點也能成功。

青年應該追求理想,但絕不是盲目的。願我們把握現在,讓我們的青春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