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節作文800字

又是一年清明節作文800字

今天就是清明節了,每到這一天我都會非常興奮,因為這樣我就可以回老家掃墓,說是掃墓,實際上是跟我的堂哥堂弟上山去玩。

可是回到老家後,我才知道,原來我是屬兔的,這一年掃墓忌兔,我就不能上山,等於失去一次玩的機會。知道後,我別提有多失望,唉~老人們就是迷信,可又有什麼辦法呢?

呆在家裡,看電視,不好看;踢球,沒人跟我踢;打牌,誰跟我打?哎,沒事幹,後來,舅舅接我到錦美去看曾外祖母,也好,挺久沒見到他們了,就去吧。

在錦美呆了將近一下午,又回到老家西亭,還沒怎么跟堂哥堂弟玩,就到四點多了,明天還要讀書,就只能回去了。不過今天弄了大半天,就沒什麼事情跟清明沾上邊。

到了馬路,就要等車,要知道,西亭到漁溪的車可不好等,足足二十幾分鐘才來了一輛,上面全是高國中的人,是要回學校,整輛車擠擠的,哎,將就一下咯~

一半的路程過去了,一半的人也下車了,可沒想到的是,跟我們並排走的車壞了,裡面的學生就“移植”到我們車了,那可是二十人啊,但我又不能趕他們走,只好再將就一下了。路上,整輛車擠的水泄不通,甚至達到了我的臉貼在他的臉上,他的臉貼在他的屁股上的地步。

總算熬了過去,下車了,一天的路程結束了,回家睡大覺吧。

不過,這算什麼清明節啊!

又是一年清明節作文800字

四月五日是清明節,這天上午八時我和爸爸、媽媽乖坐公共汽車回老家,給祖公、祖母、奶奶掃墓。

墓地座落在雷州市附城鎮朴札村西面的後山。走進後山墓地,仿佛進入了仙境,那裡林木鬱鬱蔥蔥、祖公墳頭上有幾棵竹筍在成長,我們為墳鋤了草,清理了墳上的枯木,又祭奠了先人,便下了山,到祖母的墳地去了。祖母的墳在一座較高的山上,路很窄,雜草叢生,媽媽告訴我奶奶是一個很慈祥很和藹可親的老人,爸爸都是她拉扯大的,在十年前去世……,在祖母墓前我們把事先準備好的供品擺好,還放上了茶、酒,點燃了香火,掃墓儀式就這樣開始了。首先是大人們把隨身帶來的紙錢,紙做的電視機、手錶、衣服、收音機等,一一燒給祖公祖奶,然後,我們跪在墓前給祖公祖奶叩頭,告訴祖公祖奶,我們來看您們了,還給您們帶來了禮物和食品,請您們受用。最後還燒了鞭炮,把茶、酒灑在了墓前,看著祖公祖奶刻在墓碑里和藹可親的照片,我們仿佛站在了祖公祖奶的跟前,看著他們慈愛的目光,聽著他們對我們的教誨……祭奠完先人後,我們便下山了。

又是一個清明節,這是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牧的千古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掃墓儀式結了,我們--不捨的離開了後山墓地。祖公祖奶,每年的今天,我都會來看望您們的!

這是快樂的一天,是有意義的一天。

又是一年清明節作文800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盪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放風箏

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又是一年清明節作文800字

又是一個周末,父親從外面工作回來,便習慣的問:“這個星期,老師又布置什麼作文題?”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清明節的遐想》!”父親對我說:“這個題目不太好寫,等一會我給你講一些關於清明節的相關知識。”

父親與我坐在客廳,然後問我一系列的問題:“清明節是個什麼節日?為什麼要掃墓?掃墓的目地是什麼?”我說:“不知道。”“清明節是“華人”特有的一個風俗節日,也是一個中國農曆的節氣。通過掃墓來祭奠已故的親人,感謝他們或者緬懷他們。中國人在清明節期間,都紛紛為已故的親人進行一年一度的清掃墳墓的活動。表面上看,雖然,掃墓只是清除墳上面的雜草和培一些土,但表達了活著的人還惦記著他們!”

我又問道:”為什麼我的一些同學或者小區裡的一些小朋友,他們清明都去掃墓,而我們家為什麼沒有參加這個活動呀?”父親說:“因為我們是從大陸移民來海南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還健在,與我們生活在一塊,所以清明節就沒有掃墓的活動,而在老家,有老家的親人代辦了這些事,但今後,如果這些長輩都過世了,我們就每年都有這些活動了。別的學校,或者社會上在清明節有時也會參加祭扣英烈的活動,留下了許多英烈的事跡,教育我們,也讓我們為英烈做一些小小的益事,表達我們對他們的尊敬和感激。”

通過與父親的對話,我對清明節有了認識。雖然,我與生俱有懼怕死人或墳墓的心理,聽父親這么解釋,我的恐懼感減少了許多,反而增加了我希望參加諸如此類的活動了。當長輩們還在的時候,我要常去看望他們,孝敬他們,給他們帶去更多的歡樂,當他們故去了以後,每年我一定要參加他們的祭掃活動,感激他們,緬懷他們……

又是一年清明節作文800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一個清明節到了,天空應時的下起了雨。雨後的空氣變得清新,變得有些淒涼,更讓這個特別的節日顯示出特有的韻味。

清明,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主要是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清明節是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6天。20xx年5月20日,該民俗節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在清明節,還有踏青、插柳、放風箏等習俗。

前幾天,爸爸去給爺爺奶奶掃墓。看到墓地的景象,真是令人感到驚嘆!隨處可見一堆堆燒過的紙的廢墟,空中飄著燒過的灰,味道還很嗆鼻子。我覺得這種燒紙的行為是不對的,不僅浪費了資源,還污染了環境。我們應該停止這種行為,大家可以給死去的人送上一束鮮花,表示我們真誠的哀思。這才是最文明、最正確的行為。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望著人民英雄紀念碑,腦海中浮現一幕幕烈士們為保衛祖國而犧牲的場景。黃繼光爬著沖向火力點,身上的血都流盡了,他是靠什麼力量堅定的站起來,用自己的胸膛擋住敵人的槍口。狼牙山五壯士為了祖國,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跳下了懸崖。還有我們身邊最近的劉英俊,他勇攔驚馬的故事令同學們為之動容。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烈士們用生命換來的,他們的事跡,令人留念;令人悲嘆;令人振奮。

又是一年清明節,我們不忘自己已故的家人,不忘那些為了今天而奮鬥的英雄們。也讓我們延續他們勇敢、愛國的精神。讓中國這個古老的傳統節日——清明。永不停歇,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