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清明節的作文

煙雨中,幾縷調皮的陽光在縫隙中穿梭著,我的家被蒙上了一層曚曨的光暈。眯著眼,我瞅著我家老舊的大門,古板的牆壁,凌亂的雜物,心裡沒來由的一陣舒服——這就是我十四年來的港灣。阿太坐在她那張“專屬軟榻”上,笑眯眯地看著我,時不時叫我幾聲,我回答得非常大聲,阿太鬱悶的看著我,說上一句:“你那么凶乾什麼!”我不禁無奈的笑了笑,還不是你的耳朵不靈光哩。

天氣轉陰,陽光哆哆嗦嗦鑽進了雲層,留下亮晶晶的錯覺。

我就這樣站著。

任由細雨紛紛欲斷魂。

我就這樣想著——

一次又一次,來到祖上的墓前,爺爺奶奶總是催著爸爸,讓他動作快點。我早早的起床,跟著他們,乖順地做好一切該做的,退到一邊。看著忙忙碌碌,卻一點兒也幫不上忙。每次的這一天,全家人都變得孝順了。因為誰也說不準哪個親人的不辭而別。本就是一天,一天的繁忙,然就是一年,一年的掛念。阿太還是很健康地活著,這點令我們欣慰,如今阿太已經九十二歲高齡,她時不時的抱怨我們也早早的習慣了。

以前,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總是在這一天準備許多好吃的。晚上,大家熱熱鬧鬧的在一張桌子上。我還不懂為什麼要這樣子。

現在,我當然已經懂了,我們留不住生病的離去,卻可以使它更溫暖,更溫情。奶奶處理好一隻雞,在煲里燉著,濃濃的香味讓我想流下口水,媽媽麻利的切好菜,和爸爸一起炒菜。爸爸有意地將鹽抖落了一些,放的清淡可口。媽媽也有意的提醒爸爸將菜煮的透些,咬起來輕鬆。爺爺在大鍋里煮著二次換地方的鴨子。撲鼻的香氣縈繞在廚房,我微眯起眼睛。這就是長輩孝敬長輩的誠懇心意。

飯桌上,阿太一如既往地笑開了花,樂呵呵的,全家也跟著樂呵呵。都夾菜給阿太,讓她多吃點。我不知道她還能陪我多久,所以我必須珍惜這有限的時光。

又是一年清明時。又是一日惆悵,又是一餐溫馨。我要珍惜,珍惜每一秒,和每個人一起生活的點點滴滴我都會銘記。長輩的孝心,阿太的笑容照亮我心房,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後,我時刻謹記“敬孝”。讓惆悵的清明多一些慰藉,多一份像樣的開始......

“哎喲,凶什麼!你阿太我聽得見!”賭氣的話語使我又彎起唇,笑了開來。

不遠處,妹妹銀鈴般的咯咯笑聲混雜著濕漉漉的青草香,給清明畫上明亮的一筆。

本來我們每次都是在清明節前一天開始回老家過清明的,可是因為某種原因,我們去不了了。(嗚呼,好可惜!少了一次最佳燒火煮飯的機會。)只好等到清明節這天一大早回老家了。我們做清明分村裡的清明和家裡的清明。清明節前一天,他們已經做完村裡的清明了。所以,清明節那天,我們只做家裡的清明就可以啦!

清明節這天,我們6點20分便起床準備了。9點時分我們到達福堂村——我的老家。這時,大部隊已經出發了,我們匆匆喝了碗粥便趕過去。由於今天天氣好好,刮北風,不下雨,路也沒有以前那么爛,所以,我們大部分都是坐車的。

我們祭掃的第一個墓是一個太祖(爸爸的爺爺)。據說太祖是在姑媽大約五歲時去世的。等大人們把所有的雜草都清除後,我們就可以開始燒香祭拜了。這時,啟小叔上前去點了三支香菸堅在墓碑前,逗樂著說:“阿太,抽點小煙吧,抽習慣就好了,咱也趕點時髦。”頓時,我們在場的人哈哈大笑起來。收拾好東西之後,我們便開始放炮了。“轟隆隆!”這炮也太響了吧,我還是先避一避吧。燒完炮後,我們又上車去其它地方了。其實,開車去做清時很考驗司機的技術,因為福堂村周圍的路是出了名的難走,要是又下雨,可能連路都走不了了。

就這樣,我們坐一會兒車,走一會兒路。餓了吃餅乾、糖果、饅頭、糯米飯。渴了,有兩箱礦泉水。我們從早上9點一直做到下午3點,掃了二十多個墓,真像去春遊。

我們高興地回到了村里,家裡的人們正在殺雞殺魚呢!我休息了一會兒,便和夥伴們玩起了“鬥地主”,好不高興!

下午四點時,豐盛的晚餐開席了,有雞、有香豬、有水魚、有扣肉、有狗肉……香味襲人,受不了了,開吃!我們三大桌人吃得不亦樂乎。

快六點時,我們出發回家了。

這一次清明節,是我最快樂的一次!

4月4日,眾所周知,這是清明節,要準備為先祖掃墓了。“掃墓”在大人眼裡,是個繁瑣的事件,也就是普普通通的祭奠先祖。而“掃墓”在我們眼裡,則與大人完全不同,幾乎所有小孩都認為掃墓是個快樂的假期,爬爬山,搗搗亂,撿樹枝……都在我的計畫內。所以,我出發的時候,一直開開心心的。

我們首先來到的是我太太的墓,那裡的山有點兒高。我準備好了一根木棍,馬上就出發了,走了差不多十來米,向右望,只見一潭碧綠的小池塘,再向前望,只見一股不大的水流傾瀉下來,啊,原來是瀑布,不過並不壯觀,只是靜靜流淌。我繼續向上走,不知過了多久,一條小溪出現在了我的面前。一捧,哇,我忍不住驚嘆,好久沒有見到這么乾淨的水了。我像一個被囚禁了幾年的犯人似的,玩起水來,要不是妹妹不停地催促,我才不走呢!走到半山腰,我忽然停下來,心中漸漸浮現出去年來到這的時候,我和媽媽走在最前頭,媽媽突然對我說:“我們嚇嚇他們,告訴她們老虎來了。”我因為太好奇,她們會嚇成什麼樣,竟答應了,於是,我大聲喊:“老虎來了!老虎來了!”剛走了幾十米的表姐表妹,聽到了,只見她們先是一愣,隨即一邊狂奔,一邊大喊著:老虎!忽然表姐反應過來了。我們在那兒哈哈大笑……表姐氣得連打了我3下,雖然一點兒不疼,但我心裡有點兒後悔,正當我想認錯的時候,我想起了她們狼狽而逃的樣子,禁不住笑了出來,就這樣,表姐生氣了。我想著想著,太太墓前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到了。

我拜了幾拜,對太太說了幾句話,就走下階梯找爸爸去了,媽媽說:“爸爸在找楊梅樹。”我就隨著聲音尋了過去,一條小溝,長達1米的石頭,我都過去了,可誰知一張巨大的蜘蛛網擺在我面前,我一下子就怕了,一路小跑,回到了石台前。

本來打算去兩座墓的,可後來因為堵車,已5點了,所以提前回來,當然,我把從山上看下來的兩根竹子也帶回了家。

正所謂“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天是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這一天,是人們去祭拜已故的親人的日子。

就在這一天,我起了大早,和爸爸回家鄉掃墓。路上下起了濛濛細雨,幾陣風掠過耳際,帶來幾絲寒意。回到家鄉,雨悄悄的停了。我們準備好東西,穿好水鞋,去拜山咯!我和姐姐歡呼著。在崎嶇的山路上,我們划過鬱鬱蔥蔥的雜草,不一會兒,就登上了山。

首先,先拜太公,大人們忙著給太公的墓除草、培土,我也過來幫忙,在太公的墓上披上銀條,讓它顯得更加漂亮。我們在墓前擺了許多供品,大人們有的在插香燭,有的在燒錢紙,有的在踏青,還有的雙手合併,嘴裡著“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接下來,我們去拜三大姑。我和姐姐拉起鐵鍬,四處鏟土。我們在大三姑的墓前,在紅色的小杯子倒上了一點兒酒,順著墓碑,撒酒。再放上一些食品,如:燒肉.烏飯.清明粽....走累了可以坐在旁邊的石頭上休息休息。就這樣,一個上午走完了二十座墓碑。

中午的陽光更加燦爛,走了一個上午的我們,回家吃午飯了。這是我第四年來祭拜祖先。今天,掃墓在我心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要好好珍惜,身邊的親人。今年的清明節真讓我難忘。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每年的這個節氣,我們都會在心裡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太公、太婆的思念之情。

這一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家鄉,準備去登山掃墓拜祭祖先。

我們撐著雨傘,冒著小雨,踏著泥濘的山間小路一步一步奮力地向上攀登。終於到了祖先的墳墓前,我們所有的人都是肅然起敬,站立在他們的墳墓前面,把鮮花恭恭敬敬地放在墳墓前,拿著已經點燃的香,鞠了個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們對祖先的崇高的敬意。頓時,我的淚水不自覺地流了出來,哽咽著說:“奶奶,您怎么死得這么早,孫女和您一次面也沒見過,您就去世了。如果您現在還在的話,我一定聽您的話,好好地孝敬孝敬您老人家。祝您在天堂也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說完,爸爸讓我們給祖先們燒在陰間的鈔票。我給奶奶燒了很多很多鈔票,讓她永遠都花不完。在離開的時候,我們又再次向祖先們拜了一拜,我忍不住抱著媽媽哭得更大聲了,最後不得不依依不捨地離去。

清明時節,讓我們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在緬懷祖先的同時,也要對未來充滿希望,珍惜生命,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不要虛度了這樣一個美好的人生。要對生命有一個重新的認識,讓自己的每一天都充充實實的,這樣自己才不會留下遺憾,並且才對得起他人。

清明在即,為了讓我們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和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今天,老師帶領我們全班同學到烈士陵園去掃墓。

路上,老師告訴我們,我們要去的這座陵園,是華東地區最大的陵園,是為了紀念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犧牲的華東地區革命烈士而建,我們一路聆聽著先烈們的英雄事跡,懷著無比崇敬與感恩的心情來到了陵園的近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宏偉壯麗的陵園大門,上面紅色橫匾題:“華東革命烈士陵園”,大門兩側,紅牆灰瓦,古樸典雅,門前左邊是廣場,右邊是一片梧桐林,一進大門,碧綠的蒼松翠柏分立兩旁,更使陵園顯得莊嚴肅穆;塔後是宮殿式的烈士紀念堂,紀念堂前左右兩側分別是革命烈士事跡陳列館和革命戰爭陳列館,園內有毛澤東、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的親筆題詞,我們來到寶塔的東南方向時,老師告訴我們這裡就是開國大將粟裕骨灰的安放處,當年在沂蒙山區廣泛流傳著這樣一句歌謠:“毛主席當家家家旺,粟司令打仗仗仗贏!”我們認真的聽著老師的講解,並對其中一些烈士的事跡做了詳細的記錄,心中不由對經歷烽火硝煙、浴血奮戰的烈士們肅然起敬。

最後,我們來到了烈士墓前,這無數的革命先烈讓我們感動,我們不由的陷入了沉思,在無限緬懷革命先烈的同時,同學們立志以先列們為榜樣,學習他們那種不怕犧牲、頑強拼搏的精神,一定要努力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報效我們偉大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