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父親隨筆推薦:清明時節雨紛紛

編者按:文章《清明時節雨紛紛》講述了在清明節這個重要的日子裡,作者也想起了自己世十周年的父親。

今年的清明特別冷,周邊的山上還有著雪白的痕跡。裹著厚厚的棉衣,窗外是淅淅瀝瀝的小雨。校園的櫻花也開得稀稀拉拉,全沒有去年怒放的樣子。

十多年前冬天我帶著幾歲的兒子回老家,七十多歲的父親像孩子一樣,打著火把到鄉村公路來接我們。看到他可愛的孫子,父親的臉燦爛得像春天的花兒,在火把的映照下,格外明亮。

父親是個老實人,從小教育我們要勤懇做人,老實做事。

還記得小時的夏季,早上四五點鐘,父親就會坐在床頭,一聲聲呼喚我的名字,讓我和他一起去給農田戽水。小孩子,總是要睡懶覺的,何況是四五點鐘。但父親並不生氣,只是一聲聲的呼喚,直到我受不了,一咕嚕從床上爬起。

夏季的早晨,太陽起得也早,刺目的光芒照得露珠晶瑩透亮。田野上就我兩父子勞動的身影,陽光故意拉長我們的影子,在大地上畫出美麗的剪影。

還記得高考後等成績的焦慮。火辣辣的太陽照得葉子都倦縮在枝幹底下,尋找陰涼的護庇。

我和兄弟在堂屋下象棋。由於天干,水井早已見了底。只能靠舀,才能挑到水。

正當我和兄弟殺得激烈,從井邊傳來母親的怒喝聲——有頑皮的孩子把母親放在井旁的水桶拿走了。

我和兄弟衝到井邊,抓住了肇事的孩子,是鄰村的頑童,他滿口的污言穢語讓我沒能控制住手的揮舞,直到他閉上那張臭嘴。

後來父親一個勁的給人陪小心,奉上在當時不菲的醫療費。然而父親並沒責備我,可能他真的理解我當時躍龍門前的希望與絕望的交替。

從這件事中,我才深深體會到父親的隱忍,這種教育是再多的語言都沒法實現的直達心靈的衝擊。

父親沒有文化,但並不代表他不懂教育,他給我們幾兄弟最大的財富——就是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去獲取生命所需!再苦再累都要擁有一顆善良的心!

父親因病去世十周年了,但我覺得他並未走遠,因為他的生命已延續在我的骨髓里,花開四季!

作者:關二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