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掃墓的作文初一400字4篇

清明節掃墓的作文初一400字1: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爸爸帶著我和大哥一起去給媽媽掃墓,我手上拿著鞭炮、香蠟和錢紙,大哥手裡捧著一盆白菊花,來到我母親的墓前,爸爸把媽媽墓地周圍的雜草清除乾淨蠟插在左右兩邊,香插在中間,然後大哥擺上了一盆潔白的菊花,我依次把蘋果,綠豆酥和媽媽愛吃的大白兔糖放在媽媽的墓前,最後爸爸倒起了酒,在墳前給媽媽祭拜,我們給媽媽燒紙,跪拜。

我的母親是在我7歲那年因疾病去世的,她的離開給我們全家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今年是我母親去世後的第二個清明節了,媽媽請你好好安息吧,你的兒子一定會好好學習,聽爸爸的話,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之人。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起了杜牧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淚水不自覺地就流出來了。

清明節掃墓的作文初一400字2:

有這么一首古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首詩句就是描寫清明的。

我記得每年的清明我都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上墳。今年也不例外,我早早地起了床,等待著爸爸媽媽。我又仔細的看了一下要帶去上墳的東西,那么多的紙錢,還有手機、麻將、各種各樣現代高科技,甚至還有搖錢樹,我不由的嘆了口氣。

我國自古就有祭祖的習俗,是為了紀念我們的祖先,我們的親人,讓我們永遠不要忘記他們。我們雖然沒有見過他們,但是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是他們給了我們的今天,難道我們不應該去祭拜他們嗎?

我每次清明節上墳時,總有一個奇怪的問題,那就是我們燒的紙錢,上的香,他們能收到、能看到嗎?我們當然會說,肯定不會啊!可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如果是紀念祖先的一種方式的話,那么我們是不是迷信了呢?

祭祖,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我們繼續發揚下去吧!

清明節掃墓的作文初一400字3:

20xx年過去了,又迎來了新的一年,我期盼的一年一度的清明節終於到了。

明天正好是清明節,今天,我上網查了查清明節的由來,網上是這樣說的: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祖先的節日。主要的紀念儀式是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郭親睦鄰及行孝的具體表現;基於上述意義,清明節因此成為華人的重要節日。清明節是在仲春和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6天。掃墓活動通常是在清明節的前十天或後十天。有些地域的人士的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

第二天,我們去接爺爺奶奶到郊外的山上去掃墓。一路上,奶奶還給我講了一些關於清明節的習俗和傳說。不知不覺的,我們便到達了目的地。我們爬上山,來到我死去的老祖的墳前,為老祖燒了很多紙錢和香,奶奶把做好的飯菜和水果獻在老祖的墳前,獻完後,我們大飽口服的吃起來。

清明節是紀念祖先的傳統節日,不過在敬香燒紙錢時,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燃放鞭炮,嚴防森林火災,讓我們過一個安全文明的清明節。

清明節掃墓的作文初一400字4:

清明節那一天,天空下著濛濛細雨,我和爸爸、媽媽、姑姑、堂哥一起回老家給爺爺掃墓。路上,我們看見一叢叢紫色的野花鋪滿田野。媽媽說:“這真是一座天然的花園!”快到老家了,我忽然想起了杜牧寫的一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踏著泥濘的山路,我們來到了爺爺的墓地。我急著衝上前,沒想到腳下一滑,摔了一跤,滿身都是泥。姑姑笑著說:“你呀,正好給爺爺拜上一拜。”我們開始祭掃。爸爸把一張張紙用小石子壓在墓碑上,接著清理雜草。我和媽媽、堂哥去撿乾樹枝,然後把撿來的乾樹枝分成兩堆,放上紙錢。姑姑忙著把一道道貢品擺上。一切準備就緒,姑姑點燃了紙錢,又點了幾支香,分給我們。我們先拜天地,再拜土地公公,最後給爺爺鞠躬。拜完了,姑姑還站在爺爺的墓前,嘴裡念念有詞。最後,爸爸點燃了一串鞭炮,紅色的碎紙屑漫天飛舞,好像仙女散花。

掃完墓,我們收拾好貢品,等紙錢完全燒成灰燼,才離開了爺爺的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