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掃墓初一作文800字4篇

清明節掃墓初一作文800字1:每逢清明倍思親

又至清明掃墓時,每到這時,我總會想起早已逝去的外公,他慈祥的面孔給我留下了太多太多的思念。

小時候,我經常去外公家,因為在我的心目中,外公什麼請求都會答應我,所以,幼稚的我把外公家當作我圓“夢”的地方,外公就是那個和藹慈祥的“圓夢老人”。

爸爸媽媽工作都很忙,我就由外公照顧。5、6歲時,我別提有多聽外公話了。外公每天都要忙裡忙外,但再忙也不會忘記照顧我。每當外公出去辦事,我就會屁顛屁顛地跟在他身後,一刻也不離開。外公也很樂意帶我出去,帶我去見大世面。每次出去,外公總是賣力地蹬著三輪車,頭上滲出滴滴汗珠。每次外公外出回來,總不忘給我帶回一些好吃的、好玩的。

記得有一年夏天,我跟隨外公出去辦事。八月的天氣,熱得實在叫人受不了,火毒的太陽炙烤著大地。我頭上的汗珠地在車上,實在受不了了,我緊皺眉頭對外公說:“外公,我要喝水!”外公望了望路兩邊,面露難色。過了一會兒,外公把車停在了路邊,囑咐道:“你呆在這兒,外公去買水,一會兒就回來。”我點了點頭,靜靜地望著外公遠去而又龐大的背影,默默地想:外公真好!

沒多久,外公的身影再一次出現在我的眼中,只見他的手中捧著一瓶用濕布包著的冰鎮的礦泉水。外公將水遞給了我,我忍不住,衝上去,情不自禁的親了外公一下,外公的臉上滿是笑容!

四月,百花齊放。不記得是否與外公一起欣賞過這迷人的春景,不記得曾經是否與外公漫步在美麗的濠河之畔,只知道,現在的我只能一個人欣賞著令人陶醉而又有些傷感的春景。

我永遠忘不了那段痛苦的回憶:那一刻,一切的一切都成了定格,所有的悲傷都凝固了,外公永遠地閉上了眼睛。我知道,我永遠地失去了外公,此時,我不知是無奈還是悲傷。

風呼呼地吹,雨濛濛地下,風兒在哀嘆,天空在哭泣,濛濛細雨中,我仿佛看到外公正面帶笑容地望著我。我笑了,心裡卻流著淚……

清明節掃墓初一作文800字2:清明·親密

清明,清明,飄著絲絲細雨,天馬山被濃霧籠罩,模模糊糊,只剩下輪廓。在一片密密麻麻的墓中,我們找到了外公外婆的墓。

用石頭砌成的墓,帶了幾分莊重。我們用掃把、抹布認真地將墓地打掃得乾乾淨淨,又將五彩繽紛的墓紙鋪在墓的周邊,在墓碑兩旁各插了一束鮮花,擺了一個扁燭……整個過程,直至燒香,都是井井有條,莊重嚴肅,正是掃墓之格調。

最後,按照習俗,我們要與外公外婆“說話”,徵得他們的“同意”,我們才能結束掃墓去燒金。我們選一人為代表來拋硬幣,硬幣若一正一反,表示外公外婆同意了。這次,因為我們姐妹三都是第一次來掃墓,便擔任了“拋硬幣”工作,三人一起與外公外婆“說話”。

大姐手裡捧著兩枚硬幣,我和二姐合上掌心,三人一齊站在墓前,跟外公外婆說道:“外公外婆,我們來給您二老掃墓了,願你們保佑我們。我們可想你們了呢!”接著,便悄悄說出各自的心裡話。我誠懇地對外公外婆說道:“外公外婆,我可想你們了,來給你們掃墓了。外婆,您生前對我的好,我都沒忘啊,我生日總有一包來自您的紅包,我搗蛋時總有一頓來自您的痛罵和一支舉到半空遲遲未揮下的鞭子,您對我的疼愛歷歷在目,這次終於得到舅舅批准,來看您了。我真的很高興可以來看您。外公,聽說您曾經當兵,真威武呀!你們的外孫女來看你們了……講著講著,墓碑上似出現了外婆在看歌仔戲的樣子,出現了擺在姐姐家裡的外公的照片,仿佛他們此時就在眼前,慈祥地微笑……

我們同兩位老人家“講”了好多話,一旁的大人們都吃驚極了。待我們結束與外公外婆的對話,大姐將硬幣一拋,落在墓地的石頭上,發出清脆的響聲,一正一反,呵,外公外婆顯然是聽見我們三人的話,很高興,便一口“答應”了。看來,外公外婆也很想念我們呢,特別外公,一下“見”到三個孫女,定是驚奇不已。

原來,莊重嚴肅並非掃墓之格調也。清明,追思故親,與故親“笑談”,也很是親密,很是快樂呢!

清明節掃墓初一作文800字3:飄雨的清明節

這是太姥過世後的第一個清明節。天空飄著濛濛細雨,雨滴打濕了寬闊的馬路,也潤濕了我的心靈。此時,我看著窗外的雨絲,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的太姥。我在心底不停地呼喚著:“太姥,您過得還好嗎?”

也許,這樣的呼喚不能表達我對太姥的懷念。在我的記憶里,太姥還是那樣的親切、慈祥。可是我和太姥被生與死的界限分隔在兩個遙不可及的世界。我曾經夢想自己坐著小船,和太姥相聚,我知道這只是一個美麗的泡影。太姥在天堂,我在人間,我們相隔的很遠很遠。在這個清明節里,不知道太姥是否也在思念我呢?

記得有一次,頑皮的哥哥看見路邊有一條狗,他悄悄地來到太姥房間,猛地一下把正在打盹的太姥手裡的拐棍兒搶走了,太姥無助地喊道:“羽佳!羽佳!你小哥搶我的拐棍兒!”我連忙跑出去追哥哥,從不懂事的哥哥手裡奪回了拐棍兒還給了太姥,太姥的臉笑成了一朵燦爛的菊花,得意地說:“還是我的羽佳好!”而今,太姥記過離開了我們,我不願意接受這殘酷的現實,我真想和太姥永遠在一起。

從前,每到放學的時候,都是太姥牽著我的小手祖孫倆一路有說有笑地回家,太姥的手是那么溫暖,笑容是那樣慈祥。現在,看到家長們在校門口接孩子,我的心都要疼一下,那曾經是一幅多么美好和諧的畫面啊!如今只會出現在夢中,我的淚水不由奪眶而出。太姥的離去在我心裡留下了一個難以癒合的傷口。今天是清明節,我越發思念起太姥,那人傷口就越疼了,痛得我無法忍受,只好任淚水和窗外的雨滴一同落下。

假如上天能夠實現我的一個願望,我希望那個慈愛的太姥立刻回到我身邊,永不分離;如果這個願望太難實現,我也希望能再看一眼太姥,哪怕只有短暫的幾分鐘,我也心滿意足了。

在這個清明節,我惆悵萬分。天空下著牛毛細雨,那是太姥與我思念的淚。

清明節掃墓初一作文800字4:清明節里莫名的哀愁

每年臨近清明的時候,心中總會有絲淡淡的莫名的哀愁,不甚強烈,卻也揮之不去,就這樣在心頭繞著、糾纏著。這幾天的天氣很是不錯,不知道,清明節那天,紛紛的細雨是否會如期而至。仿佛有了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悲涼

和絲絲憶念的味道來。是清明成全了這場雨,更是這雨襯託了清明。望著飄灑的細雨,才更能引得人們心中那種淡淡的哀愁和思念。

回味少年時,清明節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優美的畫卷。隨風飄灑的細雨中,一位騎著馬趕路的清貧詩人,俯身向著一個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著鞭子,一手遙遙指著間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紅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細雨中時隱時現。這大概是源於《清明》這首詩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在我無憂的歲月里,這首詩所給予我的就是這樣一種恬美的意境。

少年無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就像童年放起的一隻風箏,掙斷了線,便消失的無影無蹤,到處也尋覓不到了。漸漸地,清明對於我,便多了一絲淡淡的哀愁,愈來愈重,特別是外公離去後,這感覺更加強烈了。在我的印象中,外公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對我特別的好,可能是我比較乖的緣故吧。外公走後,每年的清明和他的祭日,我心中都會很哀傷。有人說,對別人的思念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我想,或許對於至愛親人的思念恰恰與之相反吧。即使過了再長的時間,在每次憶起他們音容笑貌時,我們的心中總會有些酸酸涼涼的感覺吧。哪怕是十年、幾十年,這種感覺也不會減弱、消失,反而會變的更加強烈。正因如此,清明節才會成為一個流傳千年的日子;清明時節的細雨,才會綿綿不絕地紛紛而至,這大概是對於人們心中哀愁的感應吧。

又是清明了。“男兒有淚不輕彈”,我不能流淚,那只有拜託清明的細雨了,希望他如期而至,就算是世人慾流而難流的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