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關於清明的作文3篇

初一關於清明的作文1:

又是一個清明節,前一夜,又恍惚聽到故去英雄們的呼喚,他們又在想念我們了?目視著一塊塊的石碑,也目視著其間一些無碑的墳頭------英雄們的事跡是不能用碑來表達的,更何況一座土墳。似乎是想使烈士們知道自己的功績之大、之重,不錯,他們的功績無限大,碑墳也許是象徵。

我們去懷念英雄,一定要懷念,他們的血和我們的光明永遠成正比,沒有前者即沒有後者,我們實在無法用語言來描述偉大,對不起,英雄!

眼淚模糊中望著那些當之無愧永垂青史的名字。昔日的拼殺,吶喊覺得又浮在眼前,血一直在流,流到墳里。黑土下的壯士們,你們還在擔心戰鬥勝利嗎?你們還在擔心侵略者嗎?你們還在手握鋼槍怒視敵人嗎?不必了,不必了,壯士們,你們好好安息、放心安息吧。世間已經安定,太平。我想,每個英雄的嘴角都一定泛起微笑。為了和平,為了尊嚴,他們犧牲了太多太多,我們何以報答?何以補償?!

明媚的陽光映照著他們幾許成熟又幾分稚嫩的臉龐,他們永遠偉大!烈士們,你們看到了嗎?祖國的盛世火焰永不停熄,偉大造就偉大這句話決不會出錯,世界東方將永遠閃耀著紅星。

初一關於清明的作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題記

清明。

或許是在江南,小雨悠悠的從雲間蹦下,灑滿了每個街道,每個山村的角落,每條小徑上,每個行人心裡。

撐著傘悠悠而過的詩人,被幾片落花打中了心事。生活真不易啊!那些披蓑戴笠的人們,在這雨中,又開始了辛勤的勞作。

詩人遙遙遠望仿佛看見了農夫們憂鬱的神情。他們在擔心什麼?是明年的收成么?還是,被這場不期而至,而又無法躲避的雨攪亂了心情?望著背影,詩人不禁長嘆一聲,生活,真不易啊!

突然地,詩人就想起了自己的父母,親人。

這是清明,是思念親人的時候啊!我獨自一人,漂流在陌生的地方,又怎不懷念親人?

詩人忽然就想飲酒了。他看見了樹下的一個小牧童。他親切地湊上去,慈愛地問:“孩子,你知道附近哪有酒家嗎?”

牧童看了看這位慈愛的老人,伸出手指了指遠處。詩人看去,一面隨風飄搖的旗子映入眼帘;杏花村。

初一關於清明的作文3:

蒙蒙的天,好像誰不小心打翻了墨水瓶,使天幕染上一層黑色,細細的雨絲,從天窗紗縫般的雲層中鑽出,融入了空氣中。

我獨自一人,背著厚重的行囊。孤獨地走在這淒涼的大道上,偶爾有一兩個行人,但也是行色匆匆,眼神里透露著愁苦。

今天,是清明。

我繼續向著前方的集市走去,此時的我,在這個特定的時節,心裡也不免有些悲涼。

這也難怪,誰被流放到這種窮困的地方,都會產生這種情感,就像蒼耳球似的粘在你心頭。

兩旁的房屋前,都擺滿了白、黃色的菊花,遠方的山上,不時傳來幾聲鞭炮的響聲和人們告念的聲音。

我停下了腳步,抬頭望著灰色的天,心中十分難受。是啊,我已有幾年沒見到我那年邁的老父老母了,不知他們的雙鬢是否又添了幾絲銀髮,不知他們身體是否還好。

我嘆了口氣,望向前方的一片朦朧,不知未來的道路上還有多少苦難等著我,不知道我還能不能完成心中的理想。

叮鈴~叮鈴~

我身後傳來了鈴的聲響,我轉過頭去,發現一個十二三歲的牧童,騎在一頭老黃牛背上,正悠閒地削著竹笛。老黃牛也慢悠悠的走著,脖子上的牛鈴發出清脆的聲響。

牧童也看到了我,連忙讓老黃牛停下了腳步。

“敢問先生要去何處?”那個牧童笑著問我,仿佛他並沒有受這時節氣傷的感染。

我愣了一下,連忙答到:“吾乃自京都而來,現已在此,不知此處是否有酒家?”

牧童笑了一下,答到:“先生算是問對人了,從此向前行五里,便可見杏花村,裡面有酒家待客。不知先生為何而來?”

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啊。

“吾乃為理想而來。”我回答到。

“祝先生順利,告辭。”牧童似乎察覺到我的不悅,連忙騎牛而去。

我站在那裡,心中如波瀾起伏。

為理想?為理想。為理想!

一瞬間,心中的迷霧被驅散,清純的陽光直射心房,把心中那美好的東西,給點亮。

我又背起行囊,帶著別樣的心情,向前當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