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鄉的清明節作文300字三篇

篇一

漫漫嚴冬,被和煦的春風吹的不見了他的蹤影。明媚春光灑滿了神州大地,冰雪已經消融。小草鑽出綠綠的嫩芽兒,燕子馳騁在自由的天空。春天來到了我們的身邊,走進了我們的心裡。在明媚的春天裡,我們相約去踏青。

期待已久的春遊“夢想”終於實現拉,同學們異常的高興。興奮。今天,我們要去塔子山的鳥語林去踏青,去尋找春天。剛一下車,我不禁嘆道:“塔子山的景色可真美啊。”一進門,有紅艷艷的海棠花,有青蔥翠綠的迎客松,還有雪白的梨花……一切都洋溢著春天的氣息,這使大家的歡聲笑語更多了。

一進鳥語林,那嘰嘰喳喳的聲音向我撲來。緊接著,老師帶我們來到了表演場。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表演開始拉。第一個節目是鷯哥念古詩,剛開始,鷯哥可能有點忘詞了,但在工作人員的提醒下,還是勇敢的念起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節目是一個接著一個,每一個節目都是那樣的精彩,每一個節目都是那樣的驚人,每一個節目讓人看到都是那樣的目瞪口呆。

我們在春天裡踏青,在春天裡追夢……

篇二

夜裡雨聲,閒讀宋詞,聽北宋詞人晏殊淺吟:“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後清明”。翻過幾頁,又聽見晏殊第七子晏幾道嘆息:“舞煙眠雨過清明”。

心裡驀地一驚,春社已過,清明又至了。

《淮南子•天文訓》云:“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

但是,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篇三

“淅瀝瀝,淅瀝瀝……”

第一場春雨來了,點綴著華爾茲舞步跳來了。春天踩踏著淡淡的節奏,伴隨著潺潺綿綿的雨滴悄然降臨並為我們捎來了一個特殊的節日——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人們自然而然的會平添幾分憂傷,特別是在細雨霏霏的時節,我們更是難解憂。

可我們一家不捨得這么美好的春光,便一家去公園,尋找春的足跡。

春天的公園顯得格外清爽。天湛藍湛藍的,像是一枚藍寶石,剛剛被水洗過一般。周邊的山是那樣青,水是那樣綠,如同步入“神話”的境界。小草也是剛剛甦醒過來的,總覺得剛剛渲染的綠似乎綠得出奇,青翠剔透,宛如翡翠一般。近出的小花一朵兩朵,或濃或淡,或紅或粉,仿佛是春姑娘不久前才塗上去的。那樣的天籠罩著那樣的山,那樣的山圍繞著那樣的水,那樣的水映襯著那樣的花花草草。如詩如夢的境界,難道不像步入畫一樣的聖地嗎?這裡的一切都是那樣誘人,一切都令人感到十分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