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親情傳承家風國中作文

第一篇:感受親情傳承家風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對後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訓、家規、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訓是:尊敬老師、長輩、同學和任何有殘疾的人;勤勞節儉懂得持家;遠親不如近鄰,好好對待鄰居;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些家訓,是自古以來存在在每個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把它們定為家訓,是為了讓下一代牢記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璀璨,我會努力做到,同時也會影響周圍人,讓他們也做到。我家的家規是:主動向長輩問好;互相尊重彼此;路上撿到錢包等貴重物品必須上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業做完了才有娛樂時間;當天的事情當天做,不能拖拉;每天都要運動(至少一種)。這些家規有幾項是爺爺奶奶定的,有幾項是爸爸媽媽定的,這越來越完善的家規更是讓我了解到了中國文化的進步。從小,爸爸媽媽就要求我做到,好的規矩,成就了我現在的成績。我家的家風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就是一種道德的力量。家風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古人有云:有家規的家庭,屬於書香門第之家。

有家規、有家訓的家庭,屬於豪門貴族之家;有家規、有家訓、有家風的家庭,屬於王侯將相之家。

我希望我家的家訓、家規、家風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有朝一日,實現幸福的四大目標:和諧、文明、健康、富有。

第二篇:感受親情傳承家風

愛,好像一顆枝葉繁茂的大樹,為果實遮風擋雨,又如一盞指明燈,為迷路的人指引方向。

今天,我照抄來到小桔燈上課。老師發現來一張白紙,大家都張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時,老師說話了:“同學們,在紙上寫下十個你的親人。”我不假思索地寫了下來,可出乎意料的是老師讓我們划去其中的五個。這時的我,開始猶豫不決了。

划去外公外婆?不行。

我從小在外公外婆家長大,他們對我無微不至,倍加關愛。記得有一次,我和幾個同學一起去春遊,可是,他們卻把我扔在一邊,還不讓我跟他們一起玩。我很傷心,哭著跑回家了。外公見狀,便問我為什麼,我抽泣著說:“他們不讓我跟他們一起玩,說我太髒了。”外公聽完後,氣憤的拿起木棒就要去找他們,最後還是外婆把他拉住了。這么愛我的外公外婆我怎么捨得把他們推向“萬丈深淵”。

划去舅舅舅媽?還是不行。

舅舅舅媽把我當成開心果,對我無比關愛。比如上一次,我睡在他們家。晚上,下著傾盆大雨,我因為前一天感冒了,所以發起了高燒。舅舅二話不說,穿上雨衣,背起我就朝門外走去。舅媽為了不讓我淋濕,把雨傘儘量往我這邊移。到了醫院,我身上乾乾淨淨,可他倆量卻成了名符其實的“落湯雞”,你們瞧瞧,如果是你,你難道捨得划去他們嗎?

我忍著痛,花去了五個,可老師卻讓我再划去兩個。我熱淚盈眶,真的不能再劃了,看著他們一個個被我推下懸崖,心中好像有萬根鋼針在刺。沒想到這樣一個普通的遊戲,讓我有罪惡感。不,這已經從一個遊戲變成了一道親情選擇題,讓我知道了親情的分量在我心中有多重。

第三篇:感受親情傳承家風

在這個物流縱橫,世風日下的時代,“家風”儼然成了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每每提及,總有一種恍如隔世之感。一言以蔽之,家風之不傳也久矣。

那么,家風究竟是什麼?“家風”看到這兩個字讓我聯想到的是種種嚴厲的家規!依我之見,家風是一些列在紙上的條條框框,是一把約束人做事情的戒尺!家風,顧名思義,是一個家庭的風氣、習俗,是一個家庭代代相傳的規矩,是每一個家庭成員都需遵循的祖訓,是一種潛移默化的規則,它不需要列舉,更不需要背誦,但是它需要我們的傳承......

百善孝為先,我們一直在傳遞。12歲農家少年張俊,8歲那年爸爸因車禍身亡,媽媽離家出走,從此與年幼的弟弟和體弱多病的奶奶相依為命。“奶奶,我來替爸爸養活你”。"每學期必須拿到一張獎狀,回去讓奶奶高興;在學校堅決不能犯錯誤,免得奶奶傷心。”這些是小張俊對奶奶的承諾,他希望奶奶快樂!在張俊的家裡,燻黑的牆上畫著一張評比表,上面寫著張俊和弟弟張旭的名字,名字後面畫的是五角星的圖案。張俊說平時他和弟弟誰幫奶奶乾一件事就在誰的後面畫顆星,每月一評比,看誰得到星星多。這個少年在用真心演繹孝的家風,孝根植我們內心,我們一直在!

勵志奮鬥,我們一直在行動!“你只聞到我的香水,卻沒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規則,我有我的選擇;你否定我的現在,我決定我的未來;你嘲笑我一無所有不配去愛,我可憐你總是等待;你可以輕視我們的年輕,我們會證明這是誰的時代。夢想,是注定孤獨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質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樣?哪怕遍體鱗傷,也要活得漂亮。”這是陳歐的正能量,也是我們的率真和勇氣!我們會帶著社會的歷練,奮鬥終生。不離不棄,我們一直在!

誠實守信,我們一直在弘揚。不說謊話,不說大話,實事求是,是家裡人從小對我的教誨。原來家風一直都在!

家風需要傳承。歷史上“孟母三遷”“岳母刺字”展現著良好的家風。“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良言、家風古訓仍為世人尊崇。但如今多少富家子弟、官員子女啃老驕奢;多少人因為不想吃虧,爭名譽地位甚至可能為爭一個公車座位而“鬥智鬥勇”;多少人為了利益而制假售假……如果有嚴格質樸的家風,這樣的事情會不會減少一些?

如今的社會歲月改變了時代的面貌,卻拭不去銘刻至今的家風。我們承載著祖先的基因,流淌著祖先的血液,享有著祖先的姓氏。祖先能成就的美德,我們是否可以將其延續下去?俗話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如果要齊家,就要我們傳承良好的家風。

好家風,我們一直在;好家風,我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