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的優秀作文

篇一:親情

時光真的好混,轉眼之間就混了四十年了。我們家兄妹四個,正確的說應該是六個,四哥和五姐都是生病治不好就……我在家是最小的,國慶前幾天我姐約我先去看看二哥然後再去我大哥家看看我大哥,她說好約二哥我們一起去看看大哥。我是個最愛出門的所以欣然就答應了。我老公也最注重親情,他聽說要去也更贊成。後來由於一些別的事他卻沒去。二哥也由於上次生病還沒完全康復所以也沒去。

這個假期真的不隨人願,一直下雨,導致出縣城的路被山體滑坡堵斷了,原本來回只需要兩天的卻整整的用了四天。

我們都暈車,渾渾噩噩的坐了兩天車終於到了。那裡變化好大喔,我們有十年沒去,居然分不清方向了。只有坐出租去我哥他們居住的小院了。大約有五分鐘左右我們到了,我哥嫂帶了他孫女早在外面接我們了。看到兩鬢斑白的哥我一下子覺得好心酸喔,雖然我們十年沒來這裡但是兩年前我們見過的,那時我哥好像沒這么蒼老,這兩年怎么就一下子老了這么多喔。我不想破壞當時的氣氛,於是轉過臉悄悄的擦掉了淚水。我轉身也看到我姐眼圈也紅紅的我知道她也和我當時的心情一樣。

我們是窮苦人出身的,兄妹感情是一般的家庭都體會不到的。由於父母都年邁而且又體弱多病,我是我哥姐帶大的。所以我對我哥姐有份特殊的情,那份情是用語言表達不出來的,只有心裡記住他們。她們對我的關愛也超出了一般的兄妹情。我們都把這份親情放在心裡,在心裡關心著彼此,樹大分丫人大分家這是自然規律,雖然兄妹之間沒在一起,但是我們的心卻是在一起的。逢年過節彼此打電話問候一下都覺得寬慰。

我們在我哥家玩了三天,這短短的三天對我們來說就是兄妹聚會,我哥整天忙進忙出的為我們弄好吃的,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我們很過意不去,哥六十多了我知道他很累,但是他卻不要我們做事,我搶著做事他也不讓,我明白那是他高興,他再累也開心。為了不埽他的興致,我們就吹牛 讓他個人做事。我們在客廳裡邊看電視邊聊天,他在廚房裡奏他的鍋碗瓢盆交響曲。三天時間就在這樣的愉快的氣氛中度過。

我哥他們那個年代正是知識青年大有作為的年代,他們回響當時號召下鄉然後再回城分到各地的各個崗位。他當初離開的時候他還是個毛頭小子現在卻是白髮蒼蒼的老頭了。他都說他找不到老家了。他都只在父母去世時回來過兩次 這些年由於我嫂子身體不好再加上在家帶孫子所以都沒回過老家但是我們有空我們都會去看他。

我們都老了越來越不想走哪裡了,我和姐約好了的趁我們都還能走動就我們有空常常看看兩個哥哥。等我們走不動了就讓孩子們去多看看他們的舅舅,親情只有今生沒來世。

篇二:故鄉,那濃的化不開的親情

寂靜的公路,清冷的街燈,一車如箭,向北疾馳。

遠處星光點點,是深夜遊弋的車燈。有車從對面飛速掠過,瞬間隱沒於如墨的夜幕中。

聽著車輪的“沙沙”聲,父親不斷催促的聲音又在耳邊響起:“趁著天亮趕緊走吧,天黑開車不安全。”母親則默默地注視著即將離家的兒子,欲言又止,心裡既希望能多留一會兒又擔心走太晚了不安全,只是把兒子從背包里一遍遍取出來的食品飲料堅持著再放回去。

故土難離,無數次家人送別的情景又浮現在眼前,揮之不去。不同的是地點人員不斷變換,從車站站台到村口再到現在的家門口,送別的家裡也越來越少,姐姐妹妹成家離開,背如彎弓的奶奶因病永遠離去,現在只剩下日漸衰老的父母。

時光匆匆,恍若白駒過隙。諸多記憶總是在某個寂靜落寞的黃昏或夜晚波濤洶湧般湧進腦海,那些記憶的片段經過一次次梳理回放在眼前,日漸清晰,令我久久沉湎其中,不能自拔。

年少時豪情滿懷,總以為好男兒當志在四方。光陰荏苒,年少時的如煙歲月已隨風輕逝。回首過去,才發現縱是離家千里,故鄉的點點滴滴、過往的絲絲觸觸,從不曾脫離自己的記憶。年少時總是一心想走出的故鄉,現如今,卻最是自己魂牽夢縈的地方。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偶然一次電話中,當聽到母親無意間提起腿腳浮腫,在醫院輸了十多天液時,頓時如遭重擊。打電話質問大姐,才知道此事已過去月余,是父母不讓說起。放下電話,唏噓不已,暗自責怪自己的粗心。平日裡父親除了吃飯睡覺很少待在家裡,母親則極少出門。每日下午打到家裡的電話,不出三聲母親準會接起。可一個月前有幾天,按時打到家裡的電話總是沒人接,因為有來電顯示,快下班時母親都會打電話過來。母親說是天熱,在院子裡納涼聽不到。父親在前院開了一片地,栽了幾棵果樹,種了一些時令蔬菜,天熱時家裡人總愛在葡萄架下納涼。聽母親這么說,也就沒有在意。

諮詢了一下醫院的朋友,朋友建議不要拖延儘快安排一次全面體檢,但願不要是腎出了問題。放下電話,良久無語。又想起奶奶,也是有一段時間身體突然消瘦,當時家裡人都沒在意,等到住院時已是肝癌晚期。子欲養而親不在,至今想起心裡仍隱隱作痛。況且父母肝臟都有些小問題,需要定期檢查。

兒行千里母擔優,父母的健康,同樣讓兒女牽腸掛肚。盡孝當趁早,聯繫好醫院,匆匆收拾好行囊,踏上歸程。

車停在家門口,已是凌晨三點。車剛熄火,父親已打開街門,迎了出來。父子倆人走進院子,能聽到空調的“嗡嗡”聲。以父母的節儉,一定是剛剛打開不久。屋子裡,母親正在收拾床鋪。看著頭髮花白,幾乎一夜未眠,佝僂著後背的父母,眼眶慢慢變得潮濕,內心五味雜陳。

體檢的過程很繁瑣,也累人。奔波於各個科室之間,每每回頭,看到後背佝僂的母親扶著大姐蹣跚前行。而倔強的父親一如既往,拒絕攙扶。

檢查結果出來,謝天謝地,除了一些老年人常見的小毛病,其他各個項目都還不錯。愛人說,父母身體康健是做兒女最大的褔份。這點我深信不疑。

有人說,當全世界都選擇離你而去時,父母一定會選擇站在你身後,堅定的支持你。成長過程中,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歡樂還是痛苦,父母總是在默默地付出,不遺餘力地支持自己。

父母對子女的付出,是不計回報的。而他們的要求,卻很少很少。回家時陪父親去村裡的澡堂洗浴,給父親搓搓背,就能令倔強的父親動容。飯桌上,從母親手中接過吃剩的半個燒餅從容吃下,就能讓滿頭花發的老母親淚水盈盈。

每每在電視上看到周末老母親辛辛苦苦做了一大桌菜,兒女們們卻忙於工作不能回來,老母親孤獨地坐在桌前的畫面,心就象被一把大手揪住,不停地撕扯。

古人云:父母在,不遠遊。

父母最大的心愿不是榮華富貴錦衣玉食,而是子孫滿堂健健康康承歡膝下。

再豐富的物質,再頻繁的問候,再甜蜜的話語,都抵不過一件事——常回家看看。

故鄉,生於斯長於斯的故鄉,是我根之所在。故鄉,有我後背微駝的父親,有我頭髮花白的老娘,有我血脈相連的姐妹;故鄉,有我兒時的記憶,有我成長的煩惱;故鄉,有碧波蕩漾,有小河流淌,還有……

篇三:親情

親情,是人世間最溫馨的字眼,有血緣關係的人之間存在的那種感情。

親情就是親人之間的感情,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

父母對兒女的呵護:從兒女呱呱落地到長大成人,一直延伸到兒女的下一代,無不十指連心。

所有的情感得到升華後都會成為親情。

親情跟我們有很親密關係,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都不會改變。

母親,人間第一親;

母愛,人間第一情。

世上惟一沒有被污染的愛那便是母愛。

親情與愛情都屬於一種“戒不掉的愛”。

親情無處不現,就像春風吹遍身心。

甚至朋友之情都可以成為親情,親情重在“情”字。

作為至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都是我們珍惜和保護的親情。

親情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情感,是一種無法推卸的責任。

親情,它是情感的源頭,慢慢滲出,緩緩流淌,馨香濃郁,滋潤無比。

親情,它是偉大的父母,最先讓我們懂得一種神聖的情、無私的愛。

親情,它是人生最值得珍惜的一種牽掛。

親情就是父母對兒女的養育之情,是一次又一次教育兒女如何生活、如何做人:

從牙牙學語,到完成學業;

從言傳身教,到循循善導。

都是父母對兒女付出一生的心血和汗水,甚至熬白了頭。

親情就是兒女對父母的贍養之情:

兒女對父母的一封書信、一個問候電話;

雙休日、節假日回家陪父母說話聊天、攙扶照顧;

對父母生活的照料、疾病的調養、心理的安慰;

對父母時時的牽掛,不遺餘力的盡孝;

對父母神聖的責任,直至養老送終。

親情就是兄弟姐妹之間的手足之情:

小時候“大的”管“小的”,嬉笑打鬧,玩抓小雞的遊戲;

泥里來、雨中去的奔跑;

成家後相互體貼、相互幫助、相互照應與關懷;

有飯同吃、有衣同穿、有難同當、有福共享的和諧歲月。

親情更是爺爺奶奶領養和接送孫子孫女的一種父愛母愛的承傳之情:

在爺爺奶奶眼裡,總有孫子的身影;

怪不得人們常說:爺爺孫子一輩人。

親情,是青山隱隱,是綠水悠悠。

親情,是人生旅途中的驛站,是生活港灣里的溫馨。

父母的愛是永遠不會枯竭的。

誰拒絕父母對自己的訓導,誰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機會。

昔孟母,擇鄰處;

子不學,斷機柕。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親情需要彼此之間精心呵護,懂得相互理解與寬容;

也許有時候一家人會吵架,但不要緊,因為親情的存在,不會擊垮親情的精神。

親情有時候很無奈,不能選擇你的父親或母親,但父母永遠是最愛自己兒女的真誠。

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

親情,有人把它比作一把結實的打傘,有難了,為你遮風擋雨;

親情,有人把它比作一碗熱氣騰騰的小粥,飢餓了,為你解餓充飢;

親情,也有人把它比作一把舒服的椅子、一張柔軟的小床、一杯甜甜的濃茶;

累了,讓你忘記疲憊;痛了,為你拂去心中的傷痛;笑了,讓你露出甜蜜的微笑。

在生活的今天,讓我們學會親情,珍惜親情,呵護親情,讓親情更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