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爺爺有關的親情作文三篇

篇一:寫與爺爺親情的作文

香甜的糯米糕

吃米糕應該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吧?那種潔白的糯米糕,那種只點綴了少許砂糖的香甜的米糕……真令人難忘。

第一次吃這種東西是什麼時候呢?學前班?不,好像更早。這些事情早在記憶中模糊了,唯一清楚的只有與爺爺的米糕故事……

那時我還在上幼稚園。每天放學之後,爺爺都來接我。幼稚園門口有一個專賣年糕的小攤,攤主是一對老夫婦。我們祖孫倆是那兒的常客。我喜歡看那對頭髮花白的老夫婦做米糕:老奶奶用木質的小勺舀滿糯米,拍扣在一種竹質的模具中,用勺底將凸起的部分抹平,然後轉手將模具遞給老爺爺;老爺爺則不失時機地伸手一接,時不時地,兩人會相視而笑,頑童般地。直到今天,我才明白,原來那就是人們常說的“默契”。

老爺爺接過填滿糯米的模具,在中間微微凹下的地方加上三種不同顏色的砂糖,然後米糕就可以上鍋蒸了。我喜歡依偎在爺爺身旁等待,我喜歡聞那蒸鍋上徐徐騰起的白煙帶出的糯米與糖混合後的香甜。那種甜味淡淡的,卻又那般獨特。那時,小攤的生意很紅火,總是有許多像我和爺爺一樣的祖孫在排隊等待著,我爺爺和其他的爺爺一樣,手臂上都挎著心肝寶貝的書包,從剛開始有一句沒一句地搭訕,發展到輕車熟路地攀談;而我的樂趣自始至終都沒有發生變化。在爺爺們聊到興頭兒上開懷大笑,抑或是因某件惱人的事嘆息時,我卻和其他小孩兒一起,蹲在地上觀察螞蟻。確切地說,是他們在捉,我在看。儘管那個時候就有人無數次地告訴我說,螞蟻沒有牙齒,不會咬人,可我卻不肯相信,並一直固執地堅持著。我甚至還為此找過很“有力”的依據,並為之振振有詞:螞蟻沒有牙,那它們怎么吃掉我米糕上不小心掉下來的各種顏色的糖渣兒?

買到米糕,我便跟爺爺回家了。一塊小小的米糕,能一路伴我從幼稚園走回家,有時甚至到了家門口,手中的米糕還剩下大半個。這時候爺爺便笑眯眯地看著我狼吞虎咽一陣兒,直到我把手中的米糕消滅掉,並抹淨臉上的糖渣兒時,才掏出鑰匙開門。我小時候的吃相想必不會好看,吃東西時總是弄得滿臉都是,甚至殃及上半身。爺爺說我是屬於“偷吃總能被發現”的那種,因此,進門前的“掩飾”工作總是爺爺幫我完成的。從一開始爺爺就囑咐我,回家後千萬不能告訴奶奶和媽媽,我剛才吃了這么“大”的一塊糕……每每這時,爺爺總是伸出雙臂,誇張地在空中畫一段圓弧,來表示這個“大”。我總是被爺爺誇張的動作與表情逗得咯咯直笑,這時爺爺就會一把抱起我,用他短短的胡喳兒扎我的小臉蛋。爺爺讓我瞞著奶奶和媽媽不是沒有道理的:媽媽認為路邊攤很髒,吃了那兒的東西,鐵定會拉肚子;奶奶則嫌我放學之後就吃東西,回家後會不好好吃飯……其實當時想“瞞天過海”確實有一定的難度。因為我從小就心直口快,而且那個時候,我心裡總惦記著那好吃的米糕,念叨著那香甜的帶有一絲竹子香的味道……多少次我都險些告訴奶奶“您不知道糯米糕有多好吃……”,話到嘴邊卻最終被我咽回肚子裡。

後來,因為到深圳上學,我再也沒吃到爺爺買的那種米糕了,但米糕那可人的味道,還有那淡淡的甜香,永遠留在了我的記憶深處。

篇二:爺爺的手作文

[爺爺的手作文] 爺爺的手很溫暖,從小都是爺爺牽著我的小手去散步,爺爺的手作文。給我買糖吃背著我回家,拉著我上學,又帶著我去散步&&

夜幕降臨了,我望著窗外的燈光,十分絢麗動人。那是,我還是個五歲的小丫頭片子呢!爺爺神秘地對我說:英砣,想不想去散步啊?好啊好啊!我爽快地答應了。我狼吞虎咽地扒完了飯,擦了擦嘴,就出了門&&

爺爺,今天的月亮真亮啊!它是那么圓潤、碩大,猶如水洗過般的明淨。爺爺,你就快點!快點嘛!我拉著爺爺的手一直拚命地往前跑,此時的我很爽&&

小朋友,你幹嘛呢?沒幹&&我甩頭一看,哎呀,媽呀,我拉錯人了,國中一年級作文《爺爺的手作文》。 ◆分享好文◆又望了望後面,爺爺還向我招了招手,立刻的我十分哭笑不得,爺爺,您就走快一點啦!&&說完,我拽著著爺爺的手不停地走,英砣,吃不吃糖葫蘆?吃!我還不一串!這輪又大又圓的月亮的月亮坐在這張黑藍黑藍的大布上面。這么沒簡直讓人震撼!我吃著兩串又甜又酸的糖葫蘆,盈盈月光,真是要有多美就多美。

我抬頭望了望天空,天空正在對我笑里!英砣,站在那兒幹嘛?啊爺爺突然站在我身後,又拍了拍我的肩膀。哎喲,來了也不和我說一聲,嚇了我跳!爺爺牽著我的小手一起去城南公園,一路上,燈光通明的一片燈海,多美!忽然被一顆石頭絆著了,差點摔跤,幸虧爺爺扶著我&&

可是,爺爺再也不會牽著我的小手了,因為他走了,他留給我的是許多珍貴的回憶!爺爺,我是不會辜負您的期望的,我會加油的!

篇三:國中語文作文(我的爺爺奶奶)感動篇

我的爺爺奶奶已經很老了,歲月的印記深深的印在他們宛如月亮的臉上。他們一起攜手走過了大半輩子的風風雨雨。

因為奶奶比爺爺大,所以在生活上奶奶像一個大姐姐一樣照顧著爺爺,而爺爺就像一個挑三揀四的小孩子一樣,總會嫌這嫌那的,而奶奶雖有些怨言,她不會當著爺爺的面前說出來,還是會很樂意的為爺爺做這做那,她說:“無論老頭子怎么嫌棄,我都要為他做好每一件事情,因為在和你爺爺結婚的時候我曾經答應過你太公太婆要好好照顧你們的爺爺,無論日子多艱苦、多難,都要一起好好的走下去。”

記得在今年年前的某一天下午,我們姐弟三人去了一趟奶奶家,她那時剛從衛生院打吊針回來正和爺爺一起吃晚飯。她看到我們姐弟三人一起來,燦爛的笑容堆積在因為在點滴的作用下而變得紅潤的臉上。她一邊忙著擺凳子招呼我們坐下,一邊問我們有沒有吃過晚飯。我回頭看看他們吃的飯菜,心裡不免有點心酸。只見只盛了半碗剩飯以及來回熱了很多遍的而變了顏色的菜擺在桌子上。爺爺佝僂著身子費力的用僅剩的幾顆牙齒咬著我上次帶給他們的嘉興棕子,臉上不由的滲出了幾滴汗珠。奶奶看著身旁的爺爺說他現在連棕子的四角也咬不動了,只能吃棕子裡面軟一點的餡了。他們二老分別坐在兩張已經用了幾十年的有點事搖晃的椅子上四目不轉睛的注視著我們,仿佛一眨眼的功夫就看不到我們了一樣的盯著我們。爺爺一直重複著一句話:明(我爸)什麼時候回來?直到我們在他的耳朵邊大聲的告訴他老爸後天到家後,才停止了重複,露出了滿意的微笑,在一旁抽著他的煙。

天漸晚了,我們要回去了,奶奶依依不捨的送我們到門口,緊緊地握住我們的手,囑咐了我們很多話,讓我們注意這注意那的,仿佛這一別,就再也見不到了似的。在我們轉身離開的那一霎那,我看到奶奶她眼角那還沒來得及掉下的淚,她強顏歡笑的和我們道別,無論我們怎么勸說,她都要堅持要目送我們遠去。她站在寒風中目送我們遠去,我忍不住回頭看來看奶奶,她一邊抽泣著一邊用一直系在身上那個圍裙抹著眼角,直到我們消失在一片夜色里,才捨得走進屋子裡去。家家都有像我爺爺奶奶這樣的老人,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的爸媽會變成老人,而且我們不會逃脫自然規律也會變成老人。所以我們要常回家看看,不要讓自己的父母守著他們經營起來的家,空空蕩蕩的絲毫沒有家的感覺。他們站在自家的門口,遙望著自己子女離家時走的那個方向,盼著念著他們早點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