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介紹

一、簡介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的。由於中國農曆是一種“陰陽合曆”,即根據太陽也根據月亮的運行制定的。

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陽運行周期,所以在曆法中又加入了單獨反映太陽運行周期的“二十四節氣”,用作確定閏月的標準。

二、依據

由於上下五千年歷史以來,我國的主要政治、經濟、文化、農業活動中心多集中在黃河流域[1]中原地區,二十四節氣也就是以這一帶的氣候、物候為依據建立起來的。

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多變,故二十四節氣對於很多地區來講只是一種參考。

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三、歸屬

農曆既不是陰曆也不是陽曆,而是陰曆與陽曆結合的一種陰陽曆。農曆存在閏月,如按照正月初一至臘月除夕算作一年,則農曆每一年的天數相差比較大(閏年13個月)。為了規範年的天數,農曆紀年(天干地支)每年的第一天並不是正月初一,而是立春。即農曆的一年是從當年的立春到次年立春的前一天。例如20xx年是農曆戊子年,戊子年的第一天不是公曆20xx年2月7日(農曆正月初一),而是公曆20xx年2月5日。

四、古時候的叫法

古時把節氣稱“氣”,每月有兩個氣:前一個氣叫“節氣”,後一個氣叫“中氣”。在農曆中,以立春為二十四個節氣的頭一個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