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觀察作文600字

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畫、比較持久的知覺活動。觀察力是人們從事觀察活動的能力。小編收集了學會觀察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學會觀察

媽媽在暑假時給我買了一本著名的偵探小說《福爾摩斯探案選集》。前面的引子告訴我裡面的每個故事都生動、精彩。事實的確如此,我剛看完第一篇故事,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喜歡上了這本書。 福爾摩斯——本書的主人公,一個耳熟能詳,如雷貫耳的名字,一個智勇雙全,懲惡揚善的大偵探,鑿實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的 在每個故事中,都體現了福爾摩斯的成熟、冷靜、機智、善於觀察等等一系列的特點,每個罪犯都會被他的智慧、勇敢所折服,大大地挫敗。每個案件福爾摩斯都要經過嚴密的邏輯推理,細緻入微的調查,儘管有些案件很是撲朔迷離,曲折複雜,而且還會涉及到偵探的個人安危,但是福爾摩斯憑著他一往無前的膽識,過人的機智,敏銳的洞察力,一次次地化險為夷,讓那些逍遙法外的罪犯們聞風喪膽,個個落入了法網。可是有的時候有的人把他的功勞搶走了,但他可以一笑了之,照樣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於是不斷有人向他求助,甚至國王……。

我看完這本書真是受益匪淺啊,從中學到的最大的收穫,是要學會觀察和冷靜。我們先聊觀察,福爾摩斯可以從一些細微之處推斷出一個人的資料,兇手在犯罪現場的所作所為。是的,學會觀察就會有發現,有了發現就會有創造,有了創造才會有成功,觀察是獲得成功的一個基礎,往小的來說,寫一篇好文章當然需要觀察,寫人物描寫的要觀察外貌、神情等,寫事情描寫的要觀察在我們身邊的各種各樣的事,描寫動物植物的要觀察它們的特點,這樣經常寫作,就會有經驗,寫作水平也就大大地提高了,這不也是一種成功嗎? 成功需要觀察,危險時候呢,尤其需要冷靜。福爾摩斯面對那重重危險,複雜的案件時總是能不慌不忙,順順噹噹地就把案件給破了。在巨大的危險面前,冷靜就像一張無形的盾,讓我們有時間拔出智慧之箭。

大家聽說過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吧,在遊戲時,有個小夥伴不小心掉到大水缸里去了,其他小朋友都嚇得不知所措了,有的哭,有的逃回家了,唯獨司馬光很是冷靜,急中生智,想到了用石頭把缸砸破,救出了小夥伴。 福爾摩斯還有很多我們學習的地方,比如廣泛的學識,勇敢…….感興趣的朋友們完全可以買本來看看。當然我不是搞推銷的啊,只是好東西要大家一起分享的嘛。

第二篇:學會觀察

每當我來到大自然,看見大自然中的鳥獸蟲魚,就會想起母親教我怎樣觀察的那段經歷!

當時,我只有八歲。那天早上,一縷和煦的陽光透過窗外,照在我的臉頰上,使我感到十分溫暖。這時媽媽走過來,輕輕的拍拍我的肩說:“孩子你看,陽光給大地增添了生機,不信,你看那一株春筍吧!”

我回頭看看媽媽,再看看那株春筍,說:“媽媽,它沒有什麼特別呀!”

“不,你錯了孩子。”媽媽說,“你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去評價它,而應該用它的昨天和它的今天進行對比。”

我聽完後又仔細看了看,忽然發現那株春筍的根部長出了一節大約只有三厘米的竹節。我欣喜地向媽媽匯報了我的觀察結果,媽媽笑著說:“好孩子,你已經能體會了,真的很好!你再試試自己觀察一下那株黃角樹。”

我凝神觀察,忽然發現那枝頭上抽出了一絲新葉,我感到十分興奮,開心地笑了。

後來,媽媽又教我觀察小動物的生活。一次,我們看到了一群小螞蟻從腳下走過。媽媽對我說:“你看看螞蟻的形狀,十分特別!很可愛!”

我蹲下身子觀察,眼睛隨著蟻群移動。哇!我看到了螞蟻的三段身體六隻腳,這是我以前從未注意到的,我現在就像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一樣興奮,它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媽媽說:“在生活中,有無數大事小事、鳥獸蟲魚。無論是小草樹葉,還是螞蟻、蜻蜓,你不要置身其外,而應當融入其中,你就能夠感受到你是與大自然在一起,你是和大自然促膝談心。”

直到現在,我都不能忘記媽媽對我的教誨——學會觀察、善於觀察!

第三篇:學會觀察

大千世界,繁華盛世,內居人者甚多,眾人中,貌有差異,觀人者,以貌取人之法不可取也,故有人常曰:“人者,外表美不算,內美乃真矣!”有的人雖然人長的其貌不揚,但是心靈卻美得像一朵花兒一樣,有的人外表和內心都一樣的美,但是有的人,就像那罌粟花一樣,外美而內醜。

前兩天,我相信大家都通過網路或者是電視新聞了解到,杭州一個母親,徒手抱住從10樓掉下的一個女生,據了解,這個女生雖無生命之危險,但是出現偏癱現象,需要留院進一步治療,康復,而那個徒手抱住女孩的母親呢?手臂骨折,還正在病床上康復中,不能勞動,因此,這個母親被媒體封為“杭州最美媽媽”。

“最美媽媽”這事還沒過去,整天都有相識者或不相識者慕名去拜訪她,給她送去最珍貴的禮物,祝她早一點康復,那邊網路上又出來一個“17歲最美姑娘”,這個17歲的女孩兒,見消防官兵在一個失火處救火,不顧跟人安危,衝進火場,救出兩個被困孩童,因此被媒體評為“最美姑娘”

通過圖片,可以清晰的看到,這兩個人都是其貌不揚但都是屬於外醜而內美的人,所以,我想給那些喜歡以貌取人的人說一句(這裡也包括我自己,因為我也是一個喜歡以貌取人的人):“不要在以貌取人了,這種方法是行不通的,一個人的美與醜,善與惡,從外表看到的都是幻像,只有去長時間的接觸他,發現其內在美,才能知道這個人是善是惡,是美是醜。”

記得在烽火遍地的三國時代,一次,劉備的一個手下向劉備介紹一個人,其人,通天文,曉地理,且軍事才能者皆具也,一次,這個人覲見劉備的時候,劉備發現這個人醜的傷眼,頓時勃然大怒,後來,在一個官人的調解下,才消了火氣,並且接受了他,時間長了,劉備發現,這個人確實非常的有才,想起自己當時召見他時,因為一時的以貌取人而內生慚愧,覺得自己這樣太幼稚了,於是,從此,他便和這個有軍事才能的人友好相處,共同治理蜀國。

在這個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中,每個人的外貌雖然長得不一樣,有的人長得非常漂亮,非常養眼,但是卻是非常惡毒的一個人,有的人,雖然長得非常醜,但是確實一個極其善良的人,所以,我們要學會觀察每一個人,觀察其內在美,不要再以貌取人了,以貌取人是一種非常幼稚的心理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