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觀人生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雨落窗台濕林梢。

——題記

斟一杯香茗,任思緒在心間縈繞;抿一唇茶,在絲縷甘甜里品味悠悠茶韻。一個人的夜晚,靜靜地,一個人躺在藤椅上,在陰暗的月光下看著遠處的書架,今度悲傷,注定今夜無眠。

突然,無神的眼睛裡搜尋出了目標,《安妮日記》,這是一本什麼書啊?滿心的疑問讓我從藤椅上站起來,筆直的走向書架,拿出那本讓我好奇的書,坐在床上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戰爭和種族滅絕的陰雲布滿了天空,蓋世太保的魔爪伸向每一個無辜的猶太人。她,安妮.弗蘭克,就因為是一個猶太人,就應該被殺死嗎?不,不,我為她吶喊。她在離集中營解放的前一個月去世了,上帝不偏愛她,她從不是命運的寵兒。聽,遠處傳著誦讀讚美的聲音,渾厚而圓潤的噪音縈繞在我們的耳際——人性的光輝。

看完這本書,已至深夜,知了卻還在不停地叫著,午夜不安。看著窗外,天空深邃,我仍為安妮嘆息。哎!我雖未有李清照那“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哀愁,也未有林妹妹那“輕憐葬百花,流淚女兒家”的淒涼,沒有那鴻鵠壯志,也未有那甘做無名之人的決心,輕言放棄,不如為理想拼一把。

陶居士種豆南山,無不是將自己融於天,這是小橋流水的悠然,這是與世無爭的清高。諸葛鴻儒甘居隆中,等待賢士請他出山,不為名利,奪天下,扶阿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相比之下,二戰更殘酷。正如杏子林所說,我要珍惜現在幸福生活,用自己短暫的一生做更多的事,讓自己有限的生命體現無限的價值。

有人把愛讀詩的女孩比作一泓清泉,處在多夢時節的我,對它更是情有獨鍾,正如吳延康所說:“讀書身健既是福,種樹開花亦是緣。”讀書,亦樂哉;讀詩,亦趣哉。劉禹錫“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安貧樂道;諸葛亮“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道遠”的修身養性。對於一介弱女子,怎不能實現?

誰言:"焚書坑儒"。我笑他:“太瘋癲”書乃精神食糧,讀一本好書,知天下事,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寵辱不驚,任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看天上雲捲雲舒。以這種心態面對生活,足矣。

人生。無論你怎么面對,都有不同的結果。眾所周知,無言以對。

伊人倚門,煙花易冷,紅裝傾城,墨香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