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一首纖歌

如若把人生征途中戰勝艱難想過程,作一個形象的比喻筆者認為把它喻作江河邊拉船的縴夫比較恰適。

君不見,江河邊那些頭頂驕陽拉著木船,逆浪緩慢奮力前行的縴夫,他們那彎成九十度向前的身軀,何不是立在我們面前的一尊尊戰勝艱難抗爭命運的雕塑,何不是向我們以身試范著腳跨九曲黃河有何難,何不是向我們以身試范著腰環萬里長江有何懼。他們堅辛的汗水浸濕了身後的根根縴繩,他們堅硬的腳掌踏平了腳下的亂石,他們唱出來辛酸的纖歌會使白雲而落淚。

他們行走在怪石嶙峋硌腳的亂石灘上,經歷過尖銳礪石磨破腳的疼痛,經歷過逆浪拉縴精疲力竭後的抖栗。艱難險阻練就了他們的錚錚鐵骨,辛勞的汗水把纖道上的石頭沖刷的更加滑潤。今天累彎了腰是為了明天把腰挺的更直,今天揮灑著苦澀的汗水,是為了明天喝到濃郁的咖啡。是縴夫這些導師,使我們深刻領會到了什麼叫拼搏?什麼叫尋夢?什麼叫追求?什麼叫磨練?什麼叫毅力?什麼叫生活!

人之一生,不要去憎恨勒得你疼痛的縴繩,它的一頭栓著載著你青春、夢想、抱負、追求的船,你不要因為懼怕船重而把它們拋棄,也不要去咒罵命運之不公,你要想在岸上擁有一席之地;擁有片刻的休憩;擁有一個溫馨的家;擁有一個相親相愛的伴侶,那你就必須垂首躬身拚命地向前拉。只要放平了奮鬥的心態,低頭看著曾經劃破腳的石頭也覺的順眼的,累的實在不行就喊它幾聲,把壓抑在胸膛的悶氣吼將出去。千萬不要停下你的腳步,更不能因腿軟而下跪。繃緊你身上的每一塊肌肉,把身體往前伸了再伸。興許縴繩會勒的你掉淚;興許縴繩會勒出額頭的皺紋;興許縴繩會勒出滿頭白髮,但命運之神終將會把幸福、成功、快樂都賜給你。

“少年不識愁滋味”,也許你還在生活中沒有和艱難邂逅,但它早已經在你的人生征途中等待。君不見肩背書包的莘莘學子,他們的包帶不正是勒入雙肩的縴繩?君不見急匆匆去擠捷運的人流,他們何不是拉著無形的縴繩奮力在前行?君不見驕陽下在農田勞動的農民,他們日復一日把晨陽從地平線下拉了起來,年復一年又把疲憊的夕陽拉下了山崗,看來每個人的一生都是在拉縴中度過。

五千年大中華濃縮於眼前,我們的祖先何不是背著縴繩,奮力拉著載有四大發明的巨船,一直拉出了五千年燦爛輝煌的文明史。遙望古道聖賢之人,歷數浪淘風流人物,甲骨文上有勒過的痕跡;青銅鼎上有勒過的痕跡;黃河長江有勒過的痕跡;長城垛口上有勒過的痕跡;社稷壇上有勒過的痕跡;記時晷上有勒過的痕跡;敦煌佛像上有勒過的痕跡;都江堰上有勒過的痕跡;兵馬俑上有勒過的痕跡,定然《詩經》中的一首首詩歌就是縴夫們勞動時唱出來的。

遙想百萬年坎坷長途都是一次拉縴的過程,何況短暫的人生不就是飄蕩在藍天的纖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