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寫作素材:名人勵志人生故事3則

勵志的人生路,有風有雨,到處是荊棘叢生,只有我們去奮鬥,去拼搏,就一定會有鮮花和掌聲在等待著我們。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名人勵志故事的作文素材,歡迎大家參閱。

謝坤山:心有多寬,世界就有多大

如果沒有雙臂,你會做什麼?如果失去了一條腿,你能走多遠?如果只有一隻眼睛,你的世界又會怎樣……這些不幸的人生假設,台灣傳奇畫家謝坤山都遇到了。16歲那年,他因觸高壓電而失去了雙臂和一條腿,後來又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一隻眼睛。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看似極端不幸的人,卻成了全台灣家喻戶曉的快樂明星。他的故事被拍成了電視劇,美國《讀者文摘》雜誌也用十幾種語言向全世界的人們介紹他的事跡和經歷。

生活自理:失去了雙手,如何把飯放進嘴裡

謝坤山在醫院甦醒時,看見媽媽強忍眼淚。媽媽明白,兒子受損四肢的感染正在迅速蔓延,性命也可能不保。周圍所有人都好心地勸媽媽:“別救了,讓他‘走’算了。”

“無論如何都要保住他的命,”媽媽對醫生說。“只要坤山能再喊我一聲媽,也就夠了。”

醫生動了一連串手術,將謝坤山的左臂從肩關節處截去,右臂從肩膀以下二十公分處截去,右腿從膝蓋以下截去。謝坤山終於頑強地活下來了,媽媽給了他第二次生命。他答應媽媽:“我無權輕生,也不會放棄。”

出院後,謝坤山再次成為媽媽的“新生嬰兒”。很多個夜晚,媽媽為了給他餵飯,自己的飯菜都涼了;無數個清晨,媽媽連早飯也顧不得吃,就忙著幫他洗澡、穿衣。為了減少媽媽的擔憂,謝坤山決心自食其力。經過苦苦思索,他發明了一套能夠自己進食的用具。在一個螺鏇狀的中空鐵環尾端纏上活動的套子,套在殘存的右臂上,再將湯匙柄焊成L型,插進鐵環套子裡。謝坤山終於能夠自己吃飯了。在校園演講的時候,他經常風趣地將這套自製用品命名為“坤山”牌自助餐具。

接下來,謝坤山刷牙也漸漸不再需要媽媽或妹妹的幫忙了。他先用嘴巴擰開牙膏蓋,用短臂把牙刷緊緊摁在臉盆上固定住,放在嘴裡,通過來回搖頭的方式完成刷牙。

謝坤山又自製了用腳控制的水龍頭,自己洗澡。他發明了許多這類用具,解決自己的吃喝拉撒問題。到最後,幾乎所有的日常生活他都能完全自理,還經常用殘存的短臂夾住笤帚幫家裡打掃衛生。

藝術之路:用嘴巴畫出絢美的生命

謝坤山出事後,鄰居們勸他媽媽:“坤山只要到夜市一蹲或到廟前一躺,定能掙到不少錢。”窮人家的重度殘疾人,似乎只有乞討為生一條路可走。謝坤山卻根本不願聽這些話,他說:“四肢我已經失去其三,不想連做人的尊嚴也失去了。”

謝坤山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人生之路,他決定繼續學習自己與生俱來的興趣——繪畫。然而,對於窮苦人家的子弟來說,繪畫實在是一個過於奢侈的愛好。不識字的父母自然不能理解,何況家裡早已經因為給他治病欠下了一屁股債。謝坤山只得把在外做工的哥哥偶爾給他買汽水的零用錢積攢下來,買來鉛筆和白紙,準備認真學畫。

沒有手,拿筆成為最大的問題。謝坤山看妹妹做功課,覺得自己應該可以用嘴咬住筆寫字繪畫。起初,含在牙齒與舌頭之間的筆好像是鬆了螺絲的老虎鉗,嘴怎么也鉗不穩筆,弄得口水直流;牙齒習慣後,由於練習時間過長,嘴裡又被鉛筆戳出一個個血泡,口腔潰瘍不斷。然而,謝坤山從來不言放棄,他只管埋著頭,一筆一筆地認真學畫。他把嘴變成了自己最得力的手,而嘴裡的筆,成了他最親密的知己。

鉛筆斷了怎么辦?謝坤山又想到了辦法:他找來一把小鋼刀,將刀柄含在大臼齒處用力咬住。為了咬穩,他把刀柄都咬得變形了。接著,他把鉛筆推到桌邊,再用殘存的一點右臂按住,用嘴裡的刀片,一刀一刀地削出了筆尖。他在心裡吶喊:“這一刀一片的筆屑,片片都是信心。謝坤山,今天你不僅把鉛筆削了出來,更是把自己未來的路也削了出來!”

謝坤山聽說台灣著名畫家吳炫三先生在美術學院開課,就千方百計找到他,要求跟著學畫。吳先生被他的誠心所打動,同意他來聽課。從此,謝坤山每天拖著殘缺的身體,轉幾趟公車,花兩個多小時趕往學校,風雨無阻。最困難的,是難以啟齒的小便問題無法解決。他不好麻煩老師同學幫忙,便一天從早到晚不喝水,在校8小時內有尿也忍著,直到後來憋得尿血。

24歲那年,謝坤山主動搬離父母貧困的家,嘗試著自己出去獨立生活。為了補上文化課,他白天練習用嘴繪畫,晚上則去夜校補習中學階段的課程。

正在如饑似渴學習繪畫和知識的時候,他的右眼在一次碰撞中失明了。然而,這沒有擋住謝坤山前進的腳步。他十分珍惜能重返課堂學習的機會,砥礪自己終日埋首在書桌、畫架前。他每天最多睡四五個小時,開玩笑說“少睡就是多活”。

三年一晃而過,謝坤山被台北最好的中學——建中補校錄取。他的繪畫也有了長足進步,開始在國際上連連獲獎,得到了人們的認可。1994年,他創作的《金池塘》以八萬元新台幣賣出;他的作品先後六次入選大型畫展,1997年榮獲國際特殊才藝協會視覺藝術獎。

快樂助人: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

人生如棋,車、馬、炮被紛紛拿掉後,又該怎樣去做?謝坤山說:“就算戰到一兵一卒,我都還要堅持下去。”

謝坤山的臉上每天都掛著燦爛的笑容,因為他每天都為自己尋找快樂的理由。由於沒有佩戴義肢,孩子們在路上看到他時,都會對著媽媽驚呼:“媽媽快看,他沒有手。”年輕的媽媽們常會一把摟住孩子說:“不要這樣講,否則人家聽到會很難過。”這時,謝坤山都會轉身對孩子們微笑:“小朋友,對不起啊,叔叔今天出來的時候,忘記把手帶出來了。”

謝坤山從不忌諱談論自己的身體,也決不躲在房間裡無所事事。他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儘可能地去幫助別人。不管多忙,他每月一定至少抽出一天時間去慈濟醫院作義工,照顧那些最絕望的人。一位女病人在一場突如其來的瓦斯爆炸中失去了丈夫,她本人也重度燒傷,原本美麗的面孔變得猙獰恐怖。更讓她感到痛苦的是,以往經常在自己身邊撒嬌的8歲女兒,現在見了她就驚嚇得哇哇大哭,再也不願靠近。

聽完了她的講述,謝坤山說:“您沒有好好愛自己。”看見女人不解的樣子,他接著說:“假如這場意外不是發生在您身上,而是發生在您女兒身上,您願不願意代替她承受這個痛苦?”女病人使勁點頭:“我願意!我絕對願意!”

謝坤山說:“我絕對相信您願意!請回頭看看,此刻就站在您身後的媽媽。”女病人的身後,正在給她梳頭的老媽媽淚水奪眶而出。“您的媽媽又何嘗不願意代替您經受這個痛苦呢?可是她能嗎?”母女兩人再也忍不住了,淚水像決堤般噴涌而出,哭成一團。

謝坤山再見到那位女病人時,她已經像換了一個人,臉上有了笑容和神采,還願意和他一起,用她依然甜美的歌聲去激勵其他病友。謝坤山知道,她已經放下“包袱”,也明白一個道理:不管遭遇到什麼,其實我們擁有的永遠比失去的多!

謝坤山的堅韌、樂觀和熱情打動了一位年輕貌美的姑娘,她叫林也真。1987年,他們兩人步入了婚姻殿堂。如今,他們的兩個女兒都已經十幾歲了,有人問謝坤山:“假如你有一雙健全的手,你最想用它做什麼?”他笑著說:“我會左手牽著太太,右手牽著兩個女兒,一起走好人生的路。”

現在,謝坤山除了作畫,還不時應邀到學校、社區甚至監獄義務演講,激勵更多的人揚起生命的風帆。他說:“殘疾從來沒有妨礙我成為一個自在的人。我的衣袖或許空空如也,但我依然能夠掌握幸福的生活!”

岳雲鵬:從廁所清潔工到央視春晚大明星

20xx年2月,30歲的青年相聲演員岳雲鵬登上央視春晚,與搭檔孫越一起表演了相聲《我忍不了》,其幽默的語言和呆萌的表情,讓億萬觀眾捧腹大笑,岳雲鵬也因此一夜走紅。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岳雲鵬出身貧寒,14歲就輟學打工。為了出人頭地,他當過保全、廁所清潔工、後廚、餐館服務員等,嘗盡人生冷暖和酸苦。那么,他究竟是怎樣從一個廁所清潔工,成長為一名當紅相聲演員,又一步步走上春晚舞台的呢?

1985年4月,岳雲鵬出生於河南濮陽農村。他在家排行老六,有五個姐姐和一個弟弟。由於家裡孩子多,岳雲鵬13歲之前沒有穿過新衣服。1998年冬日的一天,他在學校冷得發抖,老師卻又一次催他補交68元學費。當時旁邊有很多同學看熱鬧,岳雲鵬的自尊心受到極大打擊。

第二天,國中一年級沒讀完的岳雲鵬就輟學了。1999年3月,岳雲鵬冒著風雪,和大姐踏上了開往北京的列車。一路上,他暗暗發誓:一定要爭氣,早日掙錢孝敬父母!

岳雲鵬和姐姐到北京一家紡織廠打雜。但他只幹了3個月就被辭退了,因為他沒有身份證,老闆擔心被投訴僱傭童工。之後,岳雲鵬輾轉來到北京石景山區一家電機廠做保全——他雖然年齡小,但身高有一米七,加上有老鄉擔保,工作總算穩定下來,每月有七八百元工資。

一年後,岳雲鵬不甘心一直做保全,覺得自己應該學點東西,掌握一門技術。於是,他經朋友介紹來到一家美食城打工,刷碗切菜、殺雞宰鴨,除了炒菜,廚房裡的活都乾過,整天累得腰酸背痛。但為了有朝一日能跟大廚學點手藝,他苦苦堅持著。可是,辛辛苦苦幹了半年,他不但沒有機會學到廚藝,反而被老闆無情開除,只因廚師長的弟弟要乾他的那份工作。

朋友見岳雲鵬可憐,20xx年初,又幫他介紹了一份在酒樓清潔廁所的工作。本來岳雲鵬幹得好好的,但20xx年9月的一天晚上,他正在廁所里搞衛生時,喝醉了的酒樓老闆突然闖進來,吐了一地,岳雲鵬身上也沾了不少嘔吐物。他什麼話也沒說,順手擦了擦身上的髒污,然後低頭清潔地上的嘔吐物。可老闆洗漱完後,竟對他說:“你,過來,別幹了,領完錢趕緊走人!”岳雲鵬感到莫名其妙,問他為什麼,老闆說:“你沒見我喝醉了嗎?不先幫我擦,只顧擦自己的衣服。我要出去,你也不幫我開廁所門,這樣沒眼色,我留你乾什麼?”

就這樣,岳雲鵬又被炒了魷魚。他感覺很委屈、很迷茫,可他別無選擇。不久,岳雲鵬又在一家炸醬麵館找到工作,做前廳服務員。岳雲鵬很勤快,每個月能拿1000多元工資,每次薪水發下來,他就直奔郵局寄回家裡。那年春節前夕,岳雲鵬生病了,身上只剩300元,又不敢告訴父母,只好謊稱麵館工作忙,不能回去過年。臘月二十八,他寄了150元回家,祈禱著父母能在除夕之前收到錢過年……

艱難的日子還在後頭。20xx年10月的一天,岳雲鵬把5號桌點的兩瓶啤酒寫給3號桌了,就因為他多算了6元啤酒錢,3號桌的一個中年男子不僅不埋單,還用各種髒話辱罵他。當時,那一桌五六個客人,全聽那名男子罵他,沒有一個人勸。岳雲鵬被罵了整整三個多小時,最後崩潰了,哀求道:“大哥,我給您免單,這錢我掏了!”

客人這才走了。岳雲鵬出了352元錢埋單,心中無比鬱悶。經理隨即召開員工大會,指著他說:“你們都要記住,他的錯誤大家以後不要犯,否則,就會跟他一樣的下場!”接著,經理又扭頭對岳雲鵬說:“你走吧……”

這件事,岳雲鵬一輩子都無法忘記。後來,他跟同學去了北京延慶縣學電焊,但兩個月後,他發現自己皮膚過敏,接著咳嗽、噁心、乾嘔,很快大病了一場,差點客死異鄉……

20xx年春節後,經老鄉介紹,岳雲鵬來到北京海淀區一家炸醬麵館做服務員。這是一家比較高檔的麵館,薪水不錯,他十分珍惜這份工作,而且經過前幾年的種種挫折,他也變得成熟起來。

麵館京味十足,服務員都被要求穿對襟衣衫、蹬圓口黑布鞋、戴瓜皮帽、肩搭手巾。經過培訓後的岳雲鵬,每天和另一名“小夥計”孔雲龍站在門口,見到顧客就點頭哈腰,高喊:“來了,您吶,幾位?裡邊請——”時間長了,不甘平庸的岳雲鵬又開始琢磨:自己還是得學點什麼,總不能一輩子當“店小二”吧?

20xx年12月的一天,有位唱京劇的老熟客在麵館就餐時,把岳雲鵬和孔雲龍叫到一邊,說:“我覺得你們兩個小伙子嗓音不錯,表情也豐富,我給你們介紹個人,說相聲的,叫郭德綱,你們跟他學學吧。”

孔雲龍自幼喜愛看相聲,決定去拜見郭德綱。而岳雲鵬雖然從未關注過相聲,但也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去了。彼時,郭德綱在北京創建相聲團體德雲社不久,主要靠在天橋樂茶園演出為生。由於岳雲鵬和孔雲龍什麼都不會,開始郭德綱沒有答應收他們。在台下看了幾次郭德綱的演出後,他倆都覺得很有意思,每天下班後都去看演出,並帶著炸醬、豆汁等北京小吃“討好”郭德綱……3個月後,郭德綱被岳雲鵬和孔雲龍的執著和憨厚打動,說:“那就跟我乾吧!”

20xx年3月,岳雲鵬和孔雲龍一起辭掉工作,來到了德雲社。那時郭德綱經濟也不寬裕,但依然給岳雲鵬等學徒提供住宿。岳雲鵬剛開始對相聲一竅不通,連最基礎的《報菜名》功夫活都不知道,被郭德綱安排在小劇場乾雜活,“師娘”每星期給他50元生活費。開始,他有過打退堂鼓的念頭,畢竟在麵館上班每月有1000多元工資,還能留些錢寄回家,而在這裡,幾乎沒什麼收入。

不過,有一次,岳雲鵬看了一些相聲大師的光碟後,突然領悟到:自己如果學相聲,60歲後或許還能成為藝術家,而當服務員卻不可能做到老。堅定信念後,他發奮圖強,每天在小劇場打雜之餘,專心看別人表演,模仿說學逗唱等基本功。半年後,他正式開始學藝。由於文化低,他比別人學得更艱辛,每天要背幾十遍《報菜名》、《地理圖》等相聲貫口。為了練習國語,他經常在冬日裡站在室外拿著報紙大聲念。

經過一年多的刻苦訓練,岳雲鵬總算能夠像模像樣地說幾段相聲了。20xx年6月,他首次在茶館劇場登台,跟別的學徒一起說了一段《雜學唱》,可由於太緊張,經驗不足,他說著說著就亂了,毫無笑點,15分鐘的作品,3分鐘他就被觀眾轟下台。他鬱悶不已,一下台就哭了。此後半年多,郭德綱沒讓他上台表演。

那次失敗後,岳雲鵬雖然繼續留在劇場打雜、練功,但他內心十分沮喪、害怕,因為當時劇團的幾個老演員都向郭德綱建議勸退他,說他不是這塊料。而他最擔心的就是“被開除”——他已經被開除太多次了,以至於他有天晚上做噩夢,大聲喊:“師父,別趕我走,我喜歡相聲,我會努力的……”

郭德綱聽說後很感動,考慮到岳雲鵬執著、勤奮、為人厚道,因此不但沒有勸退他,反而鼓勵他:“事在人為,你只要努力了,車、房就離你近一天,如果不努力,車、房就離你遠兩天……”一次,郭德綱得知有人議論岳雲鵬,就宣稱:“我就是讓他給我掃地,也不會讓他走!”岳雲鵬感激不已。

20xx年,在無數次的磨練之後,岳雲鵬終於能夠在台上把觀眾逗樂了。他先後和高峰、于謙、孔雲龍等劇團演員做搭檔,成功演出了《武訓徒》、《怯大鼓》、《八扇屏》、《賣棺材》等相聲作品。20xx年,他還和郭德綱第一次合演相聲《學跳舞》,師徒倆拋出一個又一個“包袱”,觀眾們笑聲不斷、掌聲不斷。從那以後,岳雲鵬越來越感受到了相聲的樂趣。只是,由於演出少,他依然沒掙到錢。

轉眼到了20xx年,父親打了好幾次電話催他回去找對象,還罵他說:“你學了四五年相聲了,能當飯吃嗎?能娶媳婦嗎?”岳雲鵬怎甘心這個時候放棄事業,回老家結婚?無奈之下,他找來在外打工的弟弟,懇求說:“你先結婚好嗎?就算哥求你了,我真的想再拼一拼!”弟弟雖然很不情願,但禁不住他一再哀求,最後還是答應了。

20xx年底,年僅21歲的弟弟在老家結婚了。岳雲鵬和父親之間的矛盾終於化解,他也能夠安心地繼續說相聲了。

20xx年6月12日,整整學了5年相聲的岳雲鵬正式成為郭德綱的弟子。從那以後,郭德綱就不斷地給他安排活動,讓他四處表演。鍛鍊的機會多了,岳雲鵬迅速成長起來。

20xx年5月8日,岳雲鵬第一次走進了人民大會堂。表演前,他在後台掏出手機給父親打了個電話,說:“爸,我要在人民大會堂演出了!”父子倆的心情都無比興奮、激動……

20xx年,郭德綱的事業發展得紅紅火火,不僅在全國各地進行相聲巡演,而且主持了多個綜藝節目,還主演了多部影視劇。而岳雲鵬搭師父的“順風車”,到處助演,既提高了知名度,又增加了收入,生活條件比過去好了許多。

正當岳雲鵬的事業節節攀升時,愛情隨之而來。有個名叫鄭敏的河南女大學生,在岳雲鵬剛出道時便默默關注他,是他的鐵桿冬粉。一次偶然的機會,兩人接觸後,擦出了愛的火花。鄭敏出生於知識分子家庭,大學畢業後做了一名護士。溫柔美麗、性格大方的她,深受岳雲鵬師父和同事的誇讚。20xx年4月26日,愛徒如子的郭德綱主動出資,為岳雲鵬和鄭敏在北京舉行了隆重的婚禮。

不久,岳雲鵬帶著漂亮媳婦回到河南老家擺酒席。那天,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人山人海,場面極其熱鬧。岳雲鵬還現場說了一段單口相聲,逗得父老鄉親們樂開了花……鄉親們個個感慨不已,說岳雲鵬是“村里飛出的金鳳凰”。

岳雲鵬是個不忘本、不虛榮的人。最初,他每次上台說相聲,都覺得很尷尬,因為來茶館聽相聲的觀眾,大多是文化素質很高的人,有大學生、博士生甚至教授,而他文化程度不高,擔心被人嘲笑。漸漸地,他能坦然面對自己的過往了,不僅不怯場,還把自己的各種打工經歷穿插進相聲中。比如他曾寫過一段相聲,名叫《保全隊的日子》,用一些非常樸實而又幽默的“草根笑點”逗得觀眾笑聲不斷。

隨著時間推移,岳雲鵬的相聲水平不斷提高,先後表演過《賣吊票》、《五環之歌》、《車在囧途》、《黃鶴樓》等40多部膾炙人口的相聲作品。

20xx年初,岳雲鵬首次跨界出演賀歲喜劇電影《就是鬧著玩的》,他在劇中飾演一心想要上春晚的打工返鄉青年寶強。這一角色原本是導演盧衛國為平民影帝王寶強量身設計的角色,但由於檔期不合等原因,王寶強沒來,導演就看中了人氣頗高的岳雲鵬。儘管岳雲鵬從未有過電影拍攝經驗,但他憑藉豐富多彩、原汁原味的打工經歷,以及從容淡定、機智幽默的表演才華,出色地把“寶強”演得活靈活現。該電影播出後,深受觀眾喜愛,在網路上播放點擊量突破千萬。一時間,岳雲鵬的口碑爆棚,被譽為繼王寶強後的又一“草根演員”。

出名了,就有更多的人來看岳雲鵬的相聲。20xx年,28歲的他已成為德雲社的“台柱子”,一年到頭跟著師父奔赴海內外表演。名利雙收的他終於在北京買了房和車,而且有了可愛的女兒。按道理,他應該很開心,可是,當明星的滋味並不好受。

20xx年7月,岳雲鵬隨德雲社去歐洲巡演,在德國表演時,他得到了父親去世的訊息,但他還是強忍悲痛,堅持登台表演。因為此事,他上了各大媒體的頭條,網友們爭議很大。有的支持他,認為生前盡孝比死後盡孝更重要;有的人則在網上質疑他:“你還是個人嗎?真替你死去的父親寒心!”沒人知道,父親去世那天,岳雲鵬表演完回到賓館後,打開IPad里的一張父親的照片,擺在桌子上,往地上一跪,淚如泉湧:“爸,兒子不孝,對不起,我現在真的趕不回去……”

沒有見到父親最後一面,成為岳雲鵬這輩子最大的遺憾。但俗話說“戲比天大”,他的藝德在相聲界有口皆碑,很多老前輩對他十分看好。20xx年春晚,他和蔡明、大鵬、華少表演小品《擾民了您》,讓更多觀眾認識了他。此後一年,他和搭檔孫越舉行了數十場“岳來越好”相聲專場演出,足跡踏遍世界各地。

春晚是明星的舞台,也是草根實現夢想的舞台。從事相聲演出已20xx年的岳雲鵬,無論去過多少國家演出,最大的夢想依然是上春晚說相聲。20xx年春晚,他終於憑藉自己熬了幾個通宵創作出來的相聲《我忍不了》徹底火了。除夕夜,他參加完春晚演出後,在外面大哭了一場——他的心愿終於實現了。此時,父親雖然已無法看到,但是岳雲鵬在心裡默默地對父親說:“爸爸,您的兒子在外沒丟臉,他成了一個頂天立地的漢子,您在九泉之下可以安息了……”

為了彌補長期以來對親情的遺憾,20xx年3月,岳雲鵬特意為母親在北京買了套房子。他在微博上曬出母親的新房照片後,網友們紛紛稱讚他是“中國好兒子”,更有網友親切地說:“嶽嶽,讓我最感動的就是你的孝心,特別是你十幾歲就出來打工養家,很讓人欽佩!”

的確,岳雲鵬的成功是振奮人心的。像他這樣少小離家外出打拚的年輕人不計其數,但是有多少人能像他那樣,歷盡艱辛卻永不放棄夢想?有句話說得好:這個世界上最快的捷徑,就是腳踏實地。岳雲鵬再次驗證了這個道理!

王健林台大演講:誰沒有艱辛的過往?

為何辭官下海?

我在經商前,15歲就當兵了,從軍20xx年,做到團職幹部,遇上中國百萬大裁軍,就轉業到地方政府,當了兩年辦公室主任。這兩段人生都還算成功:我做到團級職務時,不到30歲,很年輕,幾十萬部隊當中最年輕的幹部之一;到地方做官員,職務進步很快,很快做到辦公室主任,但我在1988年斷然辭官經商。具體兩個原因:一是趕上經商熱。1988年到1995年,很多人辭去原有職務“下海”了。如果沒有當時的經商熱潮,中國今天不會有這么一批優秀的企業家。二是想改善個人的生活。我就覺得,別人能當萬元戶,我憑能力應該不止萬元戶。

第一個故事:第一桶金是這么來的

當時遇到的第一個創業難關,就是借錢。第二個難關是拿不到項目。

那時大陸還是“計畫經濟”,比較落後,拿項目也不僅要有錢,還得有“計畫指標”,得出現在當時“國家計畫委員會”指標名單上才行。

我只好找到大連一個老戰友“借”一點指標,同時付出一點費用。他同意給我幾萬平米指標。但是拿了指標,還得去找當時的市領導批地。跑了左一遍,右一遍,沒人理。市領導被我找煩了,出了一個題目:“你不是想開發嗎?把市政府的北側那塊地給你”。

市政府是一個老建築,很氣派。但它的北側居住區,房子差,設施差,一百多戶人共用一個水龍頭,一個廁所,被認為“有礙觀瞻”,所以把這片地給我去乾。可這個項目改造完,要1200塊錢一平米的成本,我前面有三家國有公司都不肯乾。因為大連市當時最好的房子只能賣到一千零幾十塊。

我堅持要幹這個項目,公司里的很多同志反對。當時我們公司叫“西崗開發公司”,我就說:“開發公司,只有開才能發,你都不敢開怎么能發呢?”為了賺錢,得把這個房子賣到1500元一平米,後來我們動腦筋,推出來幾條創新:

第一,當時大陸的房子沒有明廳,一個小過道進去直接就是幾間房。那好,我們做一個明廳;第二,當時房子沒衛生間,縣處級以上幹部才允許配一間衛生間。我們沒管那一套,每戶都配了衛生間,還把木頭窗換成了鋁合金窗,再加一扇防盜門。房子推出來均價1580元每平米。1000多套房子一個月一掃光。就這樣,萬達就成為了大陸地區第一個闖入了“舊城改造”這一行業的公司;這一單使我們賺到了接近1000萬元。就這樣,我掘到第一桶金,找到了一個盈利的模式——舊城改造很有錢賺,別人不敢幹,我敢,於是在大連就搞開了。

第二個故事:9天9夜沒睡覺

再給大家講一個貸款的小故事。

初期創業,我接下了一個項目,這個工程當時政府幹了一半,覺得費勁不願意幹了,轉給我的。簽完以後突然遇到全國“治理整頓”,貸款就更困難了。為了啟動這個項目,我就要去找貸款,需要一筆20xx萬元的貸款,有土地做抵押,所有的手續都健全,但找了幾十家銀行,沒有一家願意貸給我。

因為這個項目是政府轉給我的,他們覺得對不起我!所以政府開了一個會議,就指定當時某一家國有銀行貸20xx萬給我做啟動資金。這家銀行答應了說“可以”,哎,我一聽好事,那我就去找銀行行長吧。前前後後找了50多次,每次都給我躲貓貓。我有時候一見到他了吧,他從後門就走了,我在走廊白站;有的時候在走廊里堵著他,他說“好好你這樣,你下周二來吧、下周二來吧”;等我下周二去,他出差去了!等等。哎呀!當時就為了拿到這筆貸款,有的時候一去在那個走廊上(因為進不去辦公室)一站就是一整天。我想銀行八點半上班,我就八點去吧,站著。甚至站到下班六點也不出來。究竟行長是來了沒來?還是不在?我也不知道,也沒人願意告訴我這個信息。當時站在走廊裡面這種感覺,這種恥辱,我覺得太卑賤了嘛。

除了這家銀行,我又去找了另外一家銀行,貸款的時候這個人態度倒是不錯,但也是不給我貸款。我為了堵到他,曾經跟一個哥們兩個人就開車到他家樓下。我想,你總得回家吧?那我就在你門口候著;你早上總得要出門去上班,總是能碰到你吧?我倆就去在那兒蹲了一個晚上,在車裡候著。反正深秋不是太冷,稍微冷了就開動發動機暖和一會兒,為了省點油過會兒再把它關掉。一直等到早上七八點也沒見到人進去,也沒見著人出來。第二天晚上我說再去堵吧,我這個哥們覺得忍受不了,他說太丟臉!無論如何也不能去了。我自己又去待了一個晚上。就是候不著,找不著這個人。其實不是找不著,是他不願意見你,因為你是民營企業,那個時候民營企業不像今天這個地位。第二覺得你風險大,他不敢放貸給你。放給國有企業虧損了沒了,他不承擔什麼責任;如果放給民營企業可能就要承擔責任,我也理解他們。

在這種無論跑了多少趟都找不到辦法的情況下,就有人給我出了一個主意說“乾脆你就發一個債券”,但是你這得承諾回報,比如兩年按照1。4倍,每年20%,1。4倍收回。沒想到,推出來以後一搶而光,畢竟20%年回報還是很好的。這個方法真正解決了這個項目的難題,才把我們從瀕臨破產的邊緣給拯救回來。

這中間其實還有個小的故事。我接的這個項目,可以說追悔莫及。當然後來把這個問題解決了,把剩下的老百姓搬走了。但當時真是把我憋的夠嗆!在1993年初的一段時間,我九天九夜都沒有睡著覺,什麼安眠藥,什麼打針就是睡不著覺。到後期整個人都有點精神恍惚,失常了。第十天早上正開著會,“咣當”一頭就昏迷在地了。我被緊急送到北京,還找了比較好的一個醫院去治療。我至今還記得那個神經內科的主任姓李的女士,一見我面:“沒事,小伙子今晚就讓你睡著”。我說你這么大本事?“你放心吧,我們高得很”。其實還是給我吃那些藥,可能心理作用,也可能進到醫院裡了,安靜了,我當天就睡著覺了。

第三個故事:3年打了222場官司

在90年代的時候我們做住宅房地產做得還是不錯了,但是有個問題刺激了我:我們公司有兩個員工得了重病,一個得了癌症,一個得了肝病,每個員工花了一百多萬治療費。當時民營企業是不可以報銷醫藥費的,你自己有錢你給他報銷,沒有錢你的員工可能就等死。那我們是花錢給他治療了,但是也給我一個提醒:如果大量的員工都有了病,再往後發展一二十年大家歲數大了,這公司怎么辦呢?我們一定要找到一個安全的、有長期現金流的商業模式。所以我們20xx年決定轉行去做商業地產,做不動產,做持有物業,不再搞單純的住宅開發了。

做商業地產的時候,最早因為不懂,造一座樓,把底層商鋪全部賣掉。在初期的三年當中,買了商鋪的人經營不好,就來告我們,我前三年當了222回被告,雖然只輸了兩場官司,還是讓整個公司疲於應付。成天在打官司,哪還有精力經營?客戶就是這樣,他的出租回報率沒拿到理想中的10%、20%就來告我。如果輸了,可能很多人就扯著橫幅上街上去鬧事。

所以我覺得這樣不行,得研究新模式。怎么辦?在創新中研究了一個辦法:提出一個模式叫城市綜合體。即做一個商業中心,商業中心旁邊可能做寫字樓,再做城市的商業街,再做一些公寓。把這些公寓、寫字樓賣掉,現金流就有了。這樣,就不用賣大樓里的商業鋪位了,自己來經營,一下子生意就找到模式了。商業經營旺了,旁邊的樓也升值了,現金流問題也解決了,萬達從此走向了一條康莊大道。

我自己創業初期的三點體會

第一點叫“敢闖敢試”。就是不管你做什麼,一定要有夢想,有目標,敢去做。你去做起碼有一半的機會,你不去做機會是零,所以我最近這些年在各地演講,經常講一句話:“什麼清華大,北大,不如膽子大”。這個膽子大不是說讓你亂乾,但是得有勇氣去闖,去試驗!

第二是創新求變。你要成功,要想不斷成功,或者還想獲得更大的成功,就一定要能夠求變、求新,不能走別人走過的路,不能做跟別人一樣的事情。凡是跟別人做一樣的事情,獲得的肯定是平均利潤率;只有做跟別人完全不一樣的事,才獲得超額利潤。

20xx年,萬達剛進入中國電影產業。那個時候,大陸地區的所有票房加起來不到10億人民幣,公司同事們全部反對我,說10億就算20%的利潤,也才2億的利潤。每年要投3億、4億去做,怎么可能收得回來呢?全中國的利潤都歸你嗎?

我說電影院對商業中心來說是不是必須需要?大家認為必須需要。現在又沒有人願意來做。做了掙不到錢,那怎么辦呢?我跟大家講現在只是8億、10億的市場,但如果我們帶頭來做,加一點促銷,讓那個行業有錢賺,可能會激勵更多人來做,這個行業可能就做到80億、800億,就可能賺錢了。

所以我們就帶頭進入這個行業了,萬達院線我總共投了6億人民幣。因為後期,有20個、30個影城以後,院線自己有現金流了,自己每年利潤就可以支撐自己發展,不需要我再投資了。這個公司1月份上市,現在市值800多億人民幣。萬達還有很多創新的東西,等著資本市場來檢驗。

第三是堅持到底。創業一開始可能新點子會比較多,但是這點子一開始可能不成熟。新的模式可能在試行當中會遇到困難,也可能會遇到挫折,沒有實現你的預期目標。這時候怎么辦呢?如果你經過分析認為自己路子是對的,就需要堅持。我經常講一句話:過去講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撞南牆不回頭,我不一樣,我到了黃河心也不死,我可能搭一個橋我就過去了;撞了南牆也不回頭,我找個梯子我就爬過去了。

所有的創業,所有的科研,所有的運動,基本上都是二八定律,成功永遠是20%以內,失敗肯定是大多數。但是正因為有了10%、20%的成功,激勵我們這些人希望成為那一個部分。先行者絕大部分會成為先烈,少部分才會成為先進,但是因為有成為先進的可能,所以就去奮鬥!如果你有夢想,你就應該去努力,有目標就應該去奮鬥,人生一定要給自己定一個遠大的目標。大陸有句廣告詞: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還有一句話: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如果你們想成功,就應該去創業。當然朝九晚五的規規矩矩的生活也是可以的,但那種人生不精彩。應該勇敢跨出這一步,勇敢地去創業,勇敢面對人生。不管是經商,不管做科研,繪畫,總要給自己一個比較遠大目標為之去奮鬥。奮鬥過了,達到了,那你就無悔這個人生。你奮鬥過了沒有達到,你的人生也不後悔!如果什麼都沒奮鬥,什麼理想都沒有,平平淡淡過一生,這個人生對你來講實在沒有意義了。(來源/萬達集團,口述/王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