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生的經典優秀隨筆

在人生這場修行里,我們終究要學會獨處,讓獨處,成為最好的修行。我們都有著願不負時光不負你的美好希翼。 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關於人生的經典優秀隨筆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1.獨處,是最好的修行

聽一個已婚的男同事提過一件事:每次他開車回家,到了家樓下還會在車裡坐好久。

我原來不是很理解,但偶然看到知乎上有人說:

“他不想下車,因為那是一個分界點。推開車門就成了父親、老公、兒子,卻唯獨不是自己。 ”

在外面忙於工作與社交,回家之後要對家人事無巨細地關心,忙碌之中已看不到自己的樣子,所以,便分外珍惜獨處的時間,哪怕是車裡片刻的寧靜。

正如叔本華所說:“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

當人被生活中的喧囂壓得喘不過氣時,總會開始渴望獨處,可實際上,很多人卻並不善於獨處。

前兩天陪小楚去看她的一個朋友,因為之前見過一次,所以有點印象,一個外表挺精緻可愛的女孩。

到了她的住所,窗簾拉著,沒開燈,空氣悶悶的,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說:自己一個人待著的時候,不知道乾什麼,也懶得收拾。

所以,她一般就是拉住窗簾睡覺,醒了就玩遊戲看電視劇,餓了就訂個外賣,特別懶的時候就吃泡麵。

離開的路上,我問小楚那女孩的工作情況,小楚說,她在一家小的創業公司實習,馬上就要轉正了,但她沒有什麼把握,所以現在還是挺迷茫的。

我想起了自己大學時,因為宿舍里就自己一個外省的,所以,放假時,也是自己窩在宿舍里,過著渾渾噩噩的生活。

但現在的我,無比後悔自己那時的頹廢,如果當時珍惜這些獨處的時間,學學英語……

哪怕只是跑跑步,看看書,走出校園的那一刻都會容易許多。

法國哲學家帕斯卡爾說:“幾乎我們所有的痛苦,都是來自我們不善於在房間裡獨處。 ”

所以,外人眼裡的你,和獨處時的你,永遠是兩個樣子。一個假裝淡然,一個不知所措。

TED 演講者皮克·耶爾,29歲時就過上了普通人夢寐以求的生活:

住在派克大道與二十街交界處的一間公寓裡;在曼哈頓一棟摩天大樓的25層上班;工作是為《時代》周刊報導國際時事;可以隨心所欲地到世界各地旅行。

然而在忙碌、興奮之餘,他覺得自己只是在盲目的狂奔。

於是,他選擇逃離現在的生活,搬到日本京都的一條后街,生活了一年。

正如《安靜的力量》中他認為的,“放空”是解決麻煩必要的方式, 所以他倡導,關掉電腦、將手機丟到一邊,長時間地獨處、靜坐地生活。

以一個第三者的視角審視自己的生活,才能將生活過得更明白。

美國作家梭羅說過一句話:“ 一個人越是有許多事情能夠放下,他越是富有。”

能在自己的獨處時間裡,放下一切喧囂和繁華的人,必定是真正的富有。

清代金石家張廷濟有一幅對聯,“朱晦翁半日靜坐,歐陽子方夜讀書”。

意思是: 儒學大師朱熹喜歡花半天時間靜坐,歐陽修常常在萬籟俱寂的夜裡讀書。

這讓我想到一個說法:君子慎獨。君子,擁有更優質的獨處能力。

記得《百年孤獨》里說:

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後的最後,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一隅。

的確,我們不能避免孤獨,所以要鍛鍊自己獨處的能力,讓獨處,成為最好的修行。

2.我們總是太容易被陌生人感動,而對親密的人過於苛責

跑到另一座城市。

當時他只有一個想法,就是不讓家裡人找到他,一輩子都不用再見。

在路上他想起父母的責罵自己的委屈,心裡充滿了報復的快感。

然而流浪的生活並不如他想像中的只有自由,當身上的錢花光以後,他很快陷入了生存的困境。

他睡在夏天公園的長凳上,喝公共廁所的自來水,有時候一覺醒來,身旁會出現一兩個硬幣。他在天橋下看見無家可歸的流浪漢,覺得自己和他們也沒什麼兩樣。

在這座城市的兩個星期他嘗遍了世間冷暖,習慣了來自陌生世界的白眼,他甚至都忘了有多少次被人像狗一樣驅趕。他想過回家,可是一想起父親對他說滾得時候一臉憎惡的表情和自己臨走時留下的決絕的紙條,立刻又打消了這種念頭。

有一天傍晚他飢腸轆轆,漫無目的地在公園附近閒逛,門口有一個老奶奶推著三輪車正在賣饅頭,他盯著那筐白暄暄的饅頭不住地咽口水。

那位老人很快注意到了他,對他招了招手,說,孩子,你過來。他怔怔地走過去,老奶奶拿出幾個熱氣騰騰的饅頭,包了一兜遞給他,說,孩子,看你的樣子餓壞了吧。

他愣了好長時間才接過饅頭,大口大口地啃著,淚水突然奪眶而出。

他甚至都忘了跟這位老奶奶說聲謝謝。

老奶奶問他,看你的樣子和我孫子差不多大,你的家人呢?

這個時候他才意識到,自己已經很久沒有說話了。

心中的憤懣與委屈一下子湧上心頭,哽咽著和這位素未蒙面的老人道出了自己的經歷。

老奶奶聽罷嘆了口氣,問他,孩子,你現在是不是感覺我對你很好?你心裡很感激我?

他想了想,重重地點了點頭。

老奶奶說,我只不過給了你幾個饅頭,你就覺得我對你好,孩子,你想想,你父母這么多年給你的又哪止是幾個饅頭啊,你為什麼沒有覺得他們對你好呢?

他愣了,是啊,父母這些年來給自己的也不是只有冷眼和責罵,可是為什麼自己只感受到了委屈與憤懣?自己那微不足道的報復的快感,又何嘗不是源自於父母對自己的在乎?

我們總是太容易被陌生人感動,而對親密的人太過苛責。

陌生人之所以陌生,是因為他們在我們的世界從未有過存在感,當他們偶爾出現,即使一個善意的微笑也能讓我們感到溫暖;而親密的人之所以親密,是因為我們朝夕相處,早已習慣了他們的關懷,偶爾的齟齬就能讓我們耿耿於懷。

歲月太長,我們早已忘記從什麼時候開始忽略熟悉的溫暖,就好像這些東西與生俱來,當我們為別人的故事感動流淚,卻忘了那本是曾經屬於我們自己的美好時光。

孔夫子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從某個角度來說,這個世界不是女子就是小人。當關係親密的時候,我們極盡刻薄互相傷害,當關係疏遠卻又感嘆人情冷暖物是人非。

大學的時候有個哥們,失戀一個月的時候,非常苦悶地拉我出去喝酒,聊起他和前女友的故事感慨萬千。

他說,剛開始在一起的時候真的是感覺整個世界都充滿了陽光,看見她就不由自主地嘴角上揚,可是在一起時間長了以後,她嫌棄我不求上進整天玩遊戲,我覺得她小心眼控制欲太強不給我自由,等到分手以後,前幾天倒是一身輕鬆,可是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又會想起以前的點點滴滴,看到別的男孩在追她心裡跟刀割的一樣,好幾次都忍不住想找她複合,你說我是不是賤骨頭?

我想了一下,說,是。

關係一旦親密就會穩定,顯得生活過於平淡,這個時候總有人忍不住去浪一下,刷一刷存在感,等徹底翻船,又悔悟自己年少太輕狂。

我們總是站在曾經想要的未來,徒勞地想回到那些已經屬於過去的時光。有時候面對身邊的人,親密關係的羞澀感會帶來比陌生更遠的距離。

我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羞於表達對身邊人的關懷,對彼此的在乎也成了傷害的利刃。我們急切地想要改變對方,卻忘了每一個親密的人在我們的世界也曾經是陌生人。

當我們第一次聽到嬰兒的啼哭,當我們第一次注視愛人的雙眼,那是我們曾經最心動的相遇。

這世界紛紛擾擾,這歲月長路迢迢,當我們感到舉步維艱,不妨回到最初的邂逅,那天的陽光正好,那天的春風沉醉。願我們重新相識,不負時光,也不負你。

3.寫給漸漸老去的自己

寒意濃濃,露水依痕。

年歲漸長,歲月的風霜爬上額頭。那些得得失失的踟躕、浮浮沉沉的心境,全都化作一道溝壑,停留在老去的年輪。

流年如水般沉靜。一些人,路過你的生命,隨後離開;一些情,聚積在你的手心,又如風聲般彌散得無影無蹤。一起走過的路、一起看過的風景,卻全都駐紮在心間,驚艷了時光,又溫軟了歲月。

抬頭凝望,鏡里的人變得仿若隔世。

是否看見皺紋靜悄悄奔赴眉心?是否看見眼角的光芒變得飽滿雜亂?是否看見鬢角生起的蒼涼的白髮,幾絲幾縷?

經歷過太多的苦難,也堆積了太深的心酸。冬風厭倦漂泊,歲月也難得沉默。過去的就都讓它過去吧,既然所得皆倦怠,不如就往這處安身立命。

到了我這個年齡,就不再想去追求什麼虛幻的東西了。

年少時總喜歡熱鬧。煙火俗世、光芒喧囂,踏盡落花,笑入酒肆。肆意貪戀紅塵,也肆意將青春揮灑在輕狂的稻坪上,憧憬於一切世間萬物的轟轟烈烈。

現在我明白了,人應該掌控自己的欲望,而不是為自己的欲望所掌控。風花雪月的浪漫,卻不如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平凡和清淡來得可貴。心無掛礙、別無所求,方是自在。

到了我這個年齡,就不再想和誰多計較了。

與其花盡心思執著於雞毛蒜皮的小事,不如專注於自己。世界上,總有占不完的便宜,也有吃不完的虧,好事不可能永遠都讓你攤上,你也不可能永遠都是那個倒霉蛋。

人心都是相互的,你給予別人什麼,別人才會給予你什麼,你讓別人一步,別人才會敬你一尺。不計較了,想通了,心裡也就敞亮了。

到了我這個年齡,就不再那么在乎別人的眼光了。

從前總是顧念著萬事周全,巴不得人人都把自己放在心尖。現在看明白了,朋友貴精不貴多。

再多的酒肉朋友,都不如一個真心知己。錦上添花的情誼始終不如雪中送炭來得珍貴。

人生中,總有那么一些路,需要靠自己去走,總有那么一些事,需要靠自己去做。沒有人會對你的悲切感同身受,沒有人會對你的懦弱倍加憐憫,沒有人會陪你一直停留在原地。

不論遭遇到的是坎坷還是平坦,是順遂還是棘手,你都得學會靠自己去面對。

到了我這個年齡,就逐漸學會善待自己了。

時間一天一天消逝,容顏一天一天衰老。人生也不過是一睜眼、一閉眼。

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是永遠屬於你的,你心愛的人、你要好的朋友、養大的孩子……一切的一切都是從上天手中借來的,只有你的身體,才是不可挪移的本錢。

年輕時,可以為了一本小說、一部電影通宵達旦、耗盡心力,也可以為了一場約會而錯過飯點,如今,用一碗滾燙的粥溫暖冰涼的胃,困了,就早點去睡,累了,就好好休息。好好善待身體,身體必定也會好好回饋給你。

到了我這個年齡,就逐漸學會珍惜家人了。

生命來來往往,來日並不方長。總會有一些沒來得及完成的心愿,一轉眼間就錯過了;總會有一些沒來得及陪伴的人,一轉眼間就見不到了。

時不我待,人生就像是一片孤零零的樹葉,沒有歸期,落下的那一刻就是終結。

與其讓生命徒留遺憾,不如從現在開始好好珍惜。與其背上行囊奔赴遠方,不如留在溫柔的燈光下,陪伴爸爸媽媽吃完一頓晚飯,閒話家常二三。

要坦坦蕩蕩地過自己的生活,珍惜當下,更要懂得感恩。

歲月如同一壺精釀的酒,歷久彌香。

如果老去能夠讓你像蒼鷹一樣飛向灼熱的太陽,

如果老去能夠讓你的臂膀撐起所愛之人的屋脊,

如果老去能夠讓你的根深深駐紮在泥土中,用血肉身軀化作一片桃樹林。

那你就不必恐懼老去。

如果我們終將無法逃避老去的命運,那就懷揣著一顆年輕的心,認真而坦蕩地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