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路人甲》觀後感: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摘要: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電影的不完美在於藝術雖源於生活,卻刻意的抹滅了現實的痕跡。在《我是路人甲》中,儘管爾冬陞導演那般真誠的站在“橫漂”身邊,想其所想,悲其所悲,卻依然逃不開主觀臆想;而人生的不完美在於,機會一直都有,奔跑的腳步從未停歇,卻總會在某一個時間點錯過。

沒有看影評、沒有看劇情簡介,《我是路人甲》吸引我走進電影院的只有三個字“爾冬陞”。他曾因主演武俠電影《三少爺的劍》而成名,轉型導演後,執導了《新不了情》、《槍王之王》等多部電影佳作。從一名優秀的演員到一名優秀的導演,從塑造角色到創造角色,他的存在本身就是“正能量”的代名詞。

縱觀電影界,凡是有關小人物的題材,都是通過觸動心靈來引起觀眾的共鳴,《我是路人甲》亦是如此。那一個個奔跑的身影,是你,是我,是千千萬萬個夢想的追逐者。看過影片後,你會發現,我們每個人都曾是萬國鵬,在略顯懵懂的青春歲月里,對“夢想”充滿了激情和幻想;我們也是王婷,在人生道路上尋尋覓覓,欣喜過、失望過、迷茫過。當夢想失去了承載的意義,我們或許會在看清現實後,將其埋藏心底,開啟另一種人生;我們還是覃培軍,用盡全力在鏡頭裡演繹自己的人生,哪怕只有一秒,挺住就能收穫簡單的快樂……現實的無奈、夢想的堅守與茫然、平凡的付出、幸福的攜手……爾冬陞用一個“橫漂族”的真實故事,將現實生活中看似平凡卻極具力量的“尋夢”人生刻畫得淋漓盡致,雖然不完美,卻十分了不起。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電影的不完美在於藝術雖源於生活,卻刻意的抹滅了現實的痕跡。在《我是路人甲》中,儘管爾冬陞導演那般真誠的站在“橫漂”身邊,想其所想,悲其所悲,卻依然逃不開主觀臆想;而人生的不完美在於,機會一直都有,奔跑的腳步從未停歇,卻總會在某一個時間點錯過。或許是如魏星,好高騖遠;亦或許是如王昭,在最該拼搏的時候選擇了安逸;又或許是如王婷,跑累了便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唯有像萬國鵬一樣執著的追逐,腳踏實地的前行,才能迎來燦爛的陽光。

電影最後,勤奮好學的萬國鵬在做群演一年多後,終於得到了一個進京學習的機會,但導演並沒有給出一個“成功”的答案;一批又一批擁有演員夢的年輕人來到橫店,開始新的生活。在萬國鵬與王婷的奔跑中,鏡頭切換到了現實,影片中的演員發表自己的夢想宣言,開放式的結尾留給觀眾的是“勇往直前的追逐”與“夢想的延續”。未來,誰都無法預測,但無論成與敗,追逐夢想的過程終會成為人生最美好的財富。

我很喜歡電影裡的一句台詞“生活絕對不會虧待任何一個有理想的路人甲”。想想,我們常常羨慕別人的成功、抱怨機會渺茫,但一切的一切都歸結於:我們的堅持最終還是輸給了現實,所以才有了安於現狀的想法;我們的努力最終還是虧待了生活,讓自己與夢想漸行漸遠。夢想從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堅持夢想的過程孤獨、無奈,甚至痛楚,但無論你如何選擇,只要不忘初心“即使是最微弱的光芒,也有自己存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