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人生的作文:精神的伊甸園

:人在世需要有一座精神的伊甸園,我們難以掌握人生,但是一定要有原則。

“我們生在這個世界上只會為兩樣東西感動——一個是我們頭頂燦爛的星空,另一個則是我們內心的道德準則。”康德如是說。[引用康德話語,總領全文內容。]

也許,我們不能像莊子一樣有看透世俗的泰然,即使無路可走時仍然堅守著自己的月亮;也許,我們不能像魯迅那樣用辛辣的“筆槍”揭露幾千年來的民族劣根性,引起療救的注意;也許,我們不能像美國作家海倫·凱勒一樣,即使聾盲,仍然保持著高尚的精神……雖然,我們不能達到偉人的高度,但我們至少可以建立自己精神的伊甸園,做伊甸園中一棵會開花的樹。[排比、對比中,引出作者觀點,體現文化素養,與作文材料建立聯繫。]

當落葉隨風在空中搖曳,當流水沒有了夏季的喧譁,當孩子手中的風箏飄起,當稻花香氣襲人時,我們感覺到了秋的到來,期待著收穫的喜悅。有人碩果纍纍,有人空手歸來,何故?回首剛才,有人在酷暑中忙碌著,有人卻等待著……這是大自然教給我們的,不在精神的伊甸園裡呵護自己的樹的人,秋季的收穫會拒絕他。反之,如果我們勤勤懇懇耕耘,讓道德之花開滿自己的“枝頭”,秋季將是我們收穫的季節。[對比說理,議論形象。]

“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孟子教我們做一棵會開花的樹;“安能催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教我們做一棵會開花的樹;“梨雖無主,我心有主”,許衡用行動教我們做一棵會開花的樹……[例證,他們都構築了自己精神的伊甸園。]

曾幾何時,我們為了一點蠅頭微利反目成仇;曾幾何時,我們無視校紀校規還引以為自豪;曾幾何時,我們坐在老幼病殘專座,旁邊卻站著花白頭髮的老人;曾幾何時,我們將一飽口福後的垃圾隨意亂扔;曾幾何時,我們在草坪上開拓“捷徑”……曾幾何時,我們忘了做一棵會開花的樹,裝點自己精神的伊甸園……[聯繫現實,概述現象,觀點就有了很強針對性。]

只要你不拒絕冰山的冷漠,聖潔的雪蓮就不會拒絕為你開放;只要你不拒絕沿途的荊棘,一路的美景就不會拒絕為你展示;只要你不拒絕做一棵會開花的樹,精神的伊甸園就不會拒絕為你敞開收穫的大門。[用形象化的說理作結,排比增加了文氣。]

總評:

本文切合題意,關注現實,思考人生,材料豐富,善用排比,議論形象。可惜議論的分量不夠,未能向更的層面掘進,導致思想一般化。比如“秋季將是我們收穫的季節”,收穫什麼?宜明示;比如李白、孟子,他們構築了自己的伊甸園,意義何在?宜進一步思考。(周紅)

作者:陽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