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兒列車》讀後感:人生就是一次旅行

編者按:茶香四溢,春日午後的陽光,懶洋洋地傾灑下來,讀一本感動的書,溫暖一季的心情。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孤兒列車》讀後感。

當失落的重被憶起,當擁有的不值一提,那流連不走的幽魂,又有誰在深夜淺吟低唱。

一條路,一條離家又歸家的路,永無盡頭。從卵石遍地的愛爾蘭海邊小村,來到紐約的一間公寓,再登上一輛滿載孩子的列車,最後在明尼蘇達州度過了一生。這是薇薇安的故事,也是那輛孤兒列車上其他乘客一生的縮影。

離家又歸家,無處是故鄉。

他們注定要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別離,每一次的奔波都注定是一次取捨。該帶上什麼,又該拋下什麼。財物、故人、又或是情感嗎?

無人不知輕裝上陣多么重要,無人不曉輕裝必須拋開重負。可是,又有誰捨得。痛苦的抉擇中,退縮了無數的嚮往。其實拖累前進腳步的,是恐懼與迷惘,那是最難卸下的重擔。

人生很長,漫長到足以漫漶時光中的一切,模糊途中一次次的選擇。但當閣樓的灰塵重被揚起,塵封的舊物會勾起塵封的記憶。失落的舊物,拋下我們的故人,他們其實都未離去。他們是我們身周縈繞的鬼魂,在恐懼時,在迷惘中,他們的低語總會讓我們想起美好的曾經。順著記憶向上漫溯,重拾的甜蜜會壓過時光的苦澀,在日暮之時,找到過往的痕跡,那或許是人生最美好的瞬間。取捨,或許是痛苦的,是人們所不敢直面的;旅途中,也不會是一帆風順,會有黑暗,會有不敢憶起的絕望。但回首往昔時,你會感謝那一次又一次的遷徙。

孤兒列車駛過黃昏,駛過黑暗,駛過黎明。窗外,掃過片片高樓和麥田,列車滿載著憧憬與慌張,駛離了紐約的夕陽。

作者為我們展開的,是一副人生的畫卷。我們結伴上路,然後一站一站與故人揮手告別,最後發現只餘下形影相弔的自己。可又不能不離,若一路猶豫,最後便又只得回到原點,回到我們所憎惡,所逃避的回憶中。我們用一生去探索,哪怕前途是如泡沫般易碎的幻夢,我們也照樣會踏上永無盡頭的離家、歸家之途。只為了在暮暮遲年,能笑著道出這一路的苦痛,能發自內心地說一句“無悔!”

用一生,去尋找一個瞬間。

有一種鳥叫荊棘鳥,長相醜陋,但歌喉若天籟。它一生只叫一次,他會用一生去尋找一叢荊棘,找到自己鍾意的那一枝,撲身而上。巨大的尖刺貫穿纖小的身軀,它昂著頭高唱,歌聲啼血,卻是婉轉動聽。天地萬物似乎都在那一瞬失去了顏色。

這是一種可愛而又悲壯的執著,卻是最為難得。

書中寫故事,寫現實與回憶,實質卻是在寫社會,寫形形色色的人。紅塵千幻,人性是最難讀懂的書。薇薇安,她徒步走完了九十一年的光景。途中有無數的面孔浮現,有善良的,有醜惡的,也有他讀不懂的亦正亦邪——或許這才是真實。

九歲,她便一人步入了社會。見過人們最卑劣,最絕望,最自私的一面,她開始變得人小心翼翼,開始學著偽裝,學著微笑與點頭,學著毫無觸動時佯裝感同身受。她學習裝模作樣,裝作與眾人一般無二,即使心中早已支離破碎。

或許,世上沒有真正的善,也沒有真正的惡,每個人都在非黑非白的灰色上行走,為了自己的一些信念與執著,做著自認為對的事,除了傻子又有誰會有純粹的快樂?每個人心中都有著自己的悲傷與苦痛,只是我們都帶著面具,裝著天真,裝著樂觀,裝著波瀾不驚,用歡笑加以掩蓋。點綴人人所謂的豪邁與豁達。只有自己明白,自己的心早已是千瘡百孔。

當然,故事也會有一個近乎美好的結局,故人安詳地逝去,重拾拋下的骨血,海風穿過的堂屋中,積年苦澀的塵埃隨風而去。

人生就是一次旅行,走過的山水,都是風景,嘗過的歡愉都是幸福,雷雨中的放聲而歌,也將成為一生的珍藏。

作者:管政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