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人生的高度的記敘文作文

成長的道路上有痛苦和磨難,它們都是人生道路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下面一起隨小編學習一下人生的高度記敘文吧!

人生的高度記敘文篇一:

噴薄而出的海嘯蓄勢在大海的深處,震爍天地的雷電醞釀在雲層的深處,參天屹立的大樹紮根在泥土的深處。自然的力量大都來自於自然的深處,而我們人生的力量又源於何處呢?

毋庸置疑,它來源於我們人生沉潛的深度。換句話說,我們沉潛的深度給了我們人生中最關鍵的力量,而關鍵的力量決定了我們人生的高度。

沉潛深度源自持之以恆的毅力。水滴的力量來源於它們將自己沉潛在時間的長河中,日復一日,終成穿石壯舉;細繩的力量來自於它們將自己捆綁在歲月的車輪上,一次又一次,終成斷木偉業。俄國著名畫家列賓為了畫好那幅《涅瓦河邊的普希金》,閱讀了大量有關的歷史書籍和詩作,進行了長時間的構思,畫了數百張草圖。他不斷描繪,反覆修改,為了完成一幅理想的畫作,他竟花去了20xx年。20xx年的描描繪繪多么枯躁,可列賓堅持了下來;20xx年的塗塗抹抹多么耗費心血,可列賓沉潛了下來。列賓用20xx年的光陰展示了他人生沉潛的深度。

沉潛深度源自始終如一的專注。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專注才能將人的力量發揮到極致。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可有人偏偏不為之所動。著名昆蟲學家洪式閭在杭大工作期間,潛心科研,身在西湖邊,竟十多年不曾遊覽西湖。他說:“天下美的東西太多,而我的事情更多。”古人云:“性痴,則志凝。”而洪式閭正是用他的性痴去挖掘他人生的深度,這樣的深度美足以讓西子湖黯然失色。

沉潛深度源自不畏困難的勇氣。人生的道路蜿蜒曲折,荊棘叢生,只有具備開拓進取的勇氣才能無往不前。居里夫人1899年2月6日的工作日記上記下了室溫:攝氏六度,然後在旁邊一連打了十個驚嘆號,表示了她征服任何困難的決心。瑪麗。居里夫人,一個女子,一個科學家,更是一個勇者。她的人生深度在她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後,在打下的一個又一個驚嘆號中延伸。

沒有深潛入水,企鵝就不會有破水而出、登上陸地的力量,也就沒有了那一道優美的經線;同樣,如果沒有深潛的功夫,一個人就只能永遠漂浮在人生的長河中隨波逐流,永遠無法登上屬於自己的陸地,更無法飛上屬於自己的天空。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長江萬丈,非一川之功。我們的深潛需要我們的毅力,我們的專注,我們的勇氣。有了這些,那么就讓時間去蓄積我們的能量,讓生活去醞釀我們的爆發。只有沖天而起的那一刻,才是我們創造人生新高度的時刻,才是顯示“沉潛”巨大力量的時刻。

人生的高度記敘文篇二:

一天,有位哲學家帶弟子們出行。途中,他問弟子們:“有一種東西,跑得比光速還快,瞬間能穿越銀河系,到達遙遠的地方……這是什麼?”弟子們爭著回答:“我知道、我知道,是思想!”

哲學家微笑著點點頭:“那么,有另外一種東西,跑得比烏龜慢,當春花怒放時,它還停留在冬天;當頭髮雪白時,它仍然是個小孩子的模樣,那又是什麼?”

弟子們不知如何回答。哲學家繼續說:“還有,不前進也不後退,沒出生也不死亡,始終漂浮在一個定點。誰能告訴我,這又是什麼?”

弟子們更加茫然,面面相覷。

“答案都是思想!它們是思想的三種表現,換個角度來看,也可比喻成三種人生。”

望著聚精會神的弟子們,哲學家解釋說:“第一種是積極奮鬥的人生:當一個人不斷力爭上遊,對明天永遠充滿希望和信心,這種人的心靈不受時空限制,他就好比一支射出的箭,總有一天會超越光速,駕馭萬物之上。”

“第二種是懶惰的人生:他永遠落在別人的屁股後面,撿拾他人丟棄的東西,這種人注定被遺忘。”

“第三種是醉生夢死的人生:當一個人放棄努力、苟且偷生時,他的命運是冰封的,沒有任何機會來敲門,不快樂也無所謂痛苦。這是一個注定悲哀的人,像水母的空殼漂浮於海中,不存在於現實世界,也不在夢境裡……”

弟子們大悟。播種怎樣的人生態度,將收穫怎樣的生命高度和深度。人的一生中,要緊處只有幾步,如何使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態度至關重要。

人生的高度記敘文篇三:

高山因為小溪的環繞,青松的映襯,才顯得巍峨,我說它具有了雄偉的高度,人生的高度作文。大海因為浪花的激昂,千帆的點綴,才顯得壯闊。我說它具有了浩瀚的高度。人生有人生的高度。偉人的高度是敬仰。普通人的高度是祥和。人生的高度也隨之建立。有的人站在山腳下,抬望眼,定下的目標不是山頂,卻是白雲。白雲是飄渺的,摸捉不定。他們沿著山路攀爬,卻怎樣也達不到目標。只好抬眼望著白雲發獃,沒有去為人生的高度而拼搏,他們是停滯不前的,可是時光早已轟轟烈烈地從他們頭頂滑過。有的人爬到山腰,必想著登上山頂的傲然。可他們有時還是禁不住現時的誘-惑。白鳥的嫵媚,野果的香甜,風景的秀麗早已掩住了秀麗的眼神。當夕陽的餘光映在那知足的笑臉上時,他們才恍然大悟,不過只有長嗟的份了。有的人爬山卻將山分成幾段。這樣做既輕鬆又不乏小小成功的喜悅。

他們帶著笑容出發,一步一個深深的腳窩。沿途的風景他們不曾錯過,卻不沉醉於其中。艱難困苦他們嘗過,腳步的堅定又使他們奮發向前。待到一覽眾山小時,他們回眸舊日的足跡,原來高度就在腳下。人生的高度已在不知不覺增加了許多。人生的高度不是豎直向上的。人有歡樂,悲傷,喜悅,煩惱,有過功績,也有過錯失。斜塔的佇立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它不是空中樓閣,它有堅固的地基,使它才不會像泡泡一樣在空中消失;其次,它的傾斜角度不太大,否則再好的基礎也毫無用處。人可以犯錯,但錯要有度,知道什麼是大什麼是小,知道什麼可以挽回,什麼是無法用功勞抵消的。人生的高度才不會長著長著就倒了。尋找經驗,總結教訓更是人生高度的催化劑啊!“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人生的高度也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為了自我的高度,朋友,用志向做翅膀,出發吧!

人生的高度記敘文篇四:

有人說:“辛酸的眼淚是培養心靈的灑漿”。是的,成長的痛,是人生最寶貴的經歷,所有傷口的痊癒,最終會化成最瑰麗的玫瑰紋身。一個穿著破舊的男孩在非常有名氣的農場主門前乞討工作,場主給了他最繁重的工作——負責整個農場的雜務,而大農場裡雜務多得令人難以想像。男孩用他的勤快,認真從容面對農場的雜務,在一天的勞累後,他還在油燈下讀書,男孩是想用打工的錢上大學。後來,男孩被趕了出去。三十五年後,他已當選為美國總統。許多事情並不是一蹉而蹴的。詹姆斯在磨難中成長,磨難造就了他非凡的人生,心靈的堅韌,使他不屈不撓,勇往直前。

一位女作家說:“我希望自己是一個彈簧,外界施加給我的壓力越大,我就能彈得越高。”她的人生經歷也是痛苦的。她唯讀過國小,14歲就跟著姐姐去採石場採石,因此手臂上留下了大大小小的傷疤。後來,她孤身一人來到上海,當服務員、縫紉工、廣告推銷員。在城市中她感受到了人與人交往的“心苦”。後來,她嘗試寫作,《知音》招聘編輯時,她去應聘,她說:“文憑是別人的財富,我的財富是我的苦難,如果沒有這些苦難,我恐怕沒有這么強烈的改變現實的勇氣。”她的勇氣、經歷、才華使她成為了編輯。有人把苦難當作彈腳石,整天叫苦叫累,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真正的苦難是怎樣的。事實上,她們也不可能真正明白,那些內心深入最真實的東西,會鞭策著心靈走向很遠很美的地方。女作家用她人生的磨難譜寫了最美的樂章,人生的高度在磨難中更有彈性。

磨難是人生中的寶貴財富,要正視它,理智的應對,才能活出應有的人生高度。

在逆境中堅強面對,磨難就會變成“金子”,你想得到的,都會在這些經歷中凸現出來,然後成為現實,人生就會變得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