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周記

周記用文字記載一個星期以來自己的學習、生活情況或身邊發生的事、令你感動的人、一件小物品、一處優美的景色等,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感悟人生周記,歡迎來參考!

篇一:感悟人生

最近,有幸拜讀了蘇聯的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它讓我知道了人的一生應怎樣度過、人生的意義。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圍繞保爾?柯察金展開的。保爾出生於一個烏克蘭的工人家庭,在工作和鬥爭中成為了一名革命戰士。保爾曾與林務官的女兒冬妮亞產生感情。在老布爾什維克朱赫來的影響下,他毅然決然的參加了紅軍。保爾在紅軍隊伍里熱愛讀書,特別是《牛虻》和《斯巴達克思》。保爾屢立戰功,思想覺悟高,很快成長為一名優秀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在成長中,保爾發現冬妮亞與他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保爾毅然斬斷了情感。保爾幾次死裡逃生,拋開情感,獻身於革命。以致保爾雙眼幾乎失明,全身癱瘓的情況下還為革命隊伍做貢獻——寫小說《暴風雨所誕生的》。

保爾是一個堅強、在敵人面前不屈服、能夠自我反省的人。他為了人民的利益甘願付出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保爾獻身於革命,是一個平凡而偉大的英雄。

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把自己一生的經歷加以概括和提煉,塑造了保爾這個英雄形象。奧斯特洛夫斯基僅僅活了32歲,他用他生命最後時光完成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奧斯特洛夫斯基和他刻畫的保爾,體現了他們的人生意義——“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這生命,人只能得到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時候,他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這對後世產生深遠意義,無數年輕人以他們為榜樣,去勇敢實現自己的理想。

每個人的人生意義都是不同的,只要自己認為是值得的,那就是有意義的。

雖然現在沒有戰爭,但讓我們在社會這個“煉鋼爐”里去磨練,去煉就人生,樂觀地擁抱未來吧!

篇二:感悟人生

感動、生命、懷念、單純、快樂、鄉情、幸福……許許多多關於人生的詞語在我腦海中像大螢幕一樣滾動播出。人生就是一首委婉動聽的曲目,幽幽的音符不時地跳躍著,平緩的節奏不停地鏇轉著,播著播著,忽然轉變為一首激昂的樂曲。高亢的鏇律,沉重的音符,瞬間又轉為快速而高妙靈活的和弦音,整個人生跌宕起伏,波瀾生姿。

人生為何美麗?因為有生命,有了生命就有了智慧,有了智慧就有了潛力,有了潛力就有了人生的美麗。美麗是一個很常見的字眼,但卻包含著不同的意義。讀了《美麗的人生》,我終於明白了什麼是人生,什麼是人生的美麗。

文章使用了人常有的幾個感受詞,寫出了生動的人生。作者用自己真實的事例,反映了人生的特點與不平凡。我相信,讀了《美麗的人生》這篇文章的人,一定會被這篇文章的內容所感動的。

人生,就是自己的經歷,不管經歷了風風雨雨,還是經歷了崇山峻岭,只要是有充實經歷的人生,都是美麗的人生;人生,就是親身經歷的感受與事例,不管是酸的、甜的、苦的、辣的、鹹的,只要是自己認真感悟的人生,也同樣是美麗的人生。人生之美,美在細節,美在隨性,美在心情。注重人生細節的人,一定會把人生裝扮得美麗多彩。

詩人惠特曼曾經說過:“美好的日子,不是來自於愛情、財富、政治或者戰場上的勝利,而是來自於心靈的豐滿和安寧。”只有心靈保持著愉悅舒張,才不會錯過每一天呈現在眼前的優美風景,而人生的佳境與道路,也便在此悄然誕生……

心靈的美才是真正的美。而人生的美麗,與其用科學來證明解釋,不如用生活來實踐創新。

篇三:感悟人生

讀《哈佛家訓》以前,我一直以為從書的名字上面一下子就感覺到是高級學府里名人的故事。於是帶著好奇心看了起來,噢,原來裡面是一些有趣的故事,富有人生哲理,我被裡面的故事吸引了。

你開著一輛車,經過一個車站。有三個人正在等公共汽車。一個是快要死的老人。一個是醫生,也是你的恩人,你很想報答他。還有一個是你的夢中情人,錯過了就無法追回。但你的車只能坐一個人,你會如何選擇?人們眾說紛紜。

但在200個應徵者中,只有一個人被僱傭了,他並沒有解釋他的理由,他只是說了一句話:“給醫生車鑰匙,讓他帶著老人去醫院,而我則留下來陪我的夢中情人一起等公車!”

很多時候往往我們不注意一些小小的細節,有些道理就蘊藏在這些細節當中。《哈佛家訓》以品性、夢想、真愛、成功、思維、心理、智慧、創意、勇氣和覺悟十個章節輯錄了一百多個生活中的小故事。書中每個故事都有很深刻的教育意義,可以激發孩子們對社會,人生的思考,從一點一滴中學到不少知識,這是一部教子課本,從中可以看到許多哲理。

我們的家長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讓孩子們這樣或那樣做,從來不考慮孩子的想法,總是和孩子的想法背道而馳。這就需要我們的家長和孩子們一起成長,和孩子之間搞好關係。所以,現在的家長們都應該讀一讀《哈佛家訓》,這會使他們認識到自己曾經的錯誤。

讀完了這本書,裡面的知識與道理令我在生活中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