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遊記作文精選八篇

【篇一:北京故宮遊記】

游完聞名遐邇的萬里長城之後,媽媽又帶我們去了世界文化遺產——故宮。

故宮是明清兩代皇帝的居住場所,位於北京的正中心,因此被稱為北京的“心臟”。它始建於明代永樂帝朱棣統治期間。故宮富麗堂皇,多處用十分珍貴的漢白玉製作而成,讓人稱讚不已。

進入午門之後,就等於正式走進故宮了。我們穿過太和門,來到了非常雄偉壯觀的太和殿,太和殿為皇帝上朝的地方,也就是皇上的“單位”。我們繼續往前走,走過了中和門、中和殿、保和門、保和殿、乾清門。就到了大名鼎鼎的乾清宮,乾清宮附近有一個名為“養心殿”的宮殿。乾清宮、養心殿都是皇帝的住所,不同的是,明代皇帝包括清代的前兩位皇帝都住在乾清宮,而雍正帝及此後的皇帝都住在養心殿。

下面我們又來到了後宮,後宮分著東六宮和西六宮。其中,坤寧宮為明代皇后的寢宮,清代皇帝和皇后大婚的地方。而永壽宮、翊坤宮、儲秀宮、鍾粹宮、鹹福宮、延禧宮、承乾宮、太極殿、景仁宮、永和宮、景陽宮、長春宮則為妃嬪寢宮。在這裡,我要強調一下儲秀宮的“麗景軒”,因為慈禧老佛爺為貴人時在此住過的啦!呵呵。

故宮既雄偉有壯觀,真不愧為世界文化遺產,故宮,真美!

【篇二:北京故宮遊記】

在過年的時候,我和我的爸爸媽媽一起去了北京遊玩。去到北京,我首先就去了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的《故宮》。

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是無與倫比的傑作。我們從午門進去,午門也是故宮的正門,我們有時看古裝戲的時候,經常聽到皇帝說:“拉出午門侯斬。”午門指的也就是這個午門。後門“神武門”,明朝時為“玄武門”,玄武為古代四神獸之一,從方位上講,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宮殿的北宮門多取名“玄武”。清康熙年間因避諱改稱“神武門”。神武門也是一座城門樓形式,用的最高等級的重檐廡殿式屋頂,但它的大殿只有五開間加圍廊,沒有左右向前伸展的兩翼,所以在形制上要比午門低一個等級。神武門是宮內日常出入的門禁。

午門之後是太和殿,到了太和殿,金黃的琉璃瓦,在湛藍的天空映襯下顯得十分壯觀。周圍的小殿數不勝數,如同眾星拱月般擁簇著太和殿。登上漢白玉的階梯,來到了大殿前,大殿內金碧輝煌,最引人注目的是大殿內的十二根柱子,柱子上雕龍畫鳳,栩栩如生,殿內到處刻著龍的圖騰,正中央還擺著一把黃金龍椅,把手上有一隻活靈活現的龍,顯得尊貴奢侈。

看完太和殿,一直往後走,就到了御花園,那裡的松柏高聳、挺拔,亭台樓隱約坐落在密林中,真是美不勝收。

參觀了故宮,參觀了那些文物,它們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遊覽了故宮,讓我懂得了很多知識,也讓我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篇三:北京故宮遊記作文

去北京的第二天,我們去了故宮。

故宮,也就是紫禁城,地處北京市中心。從1406年開建,16年後建成。它是明、清兩代皇帝居住的皇宮。

我們從午門進入故宮。看見一條河,叫做金水河,上有五座橋,分別象徵著儒家學說中的仁、義、禮、智、信五德。

往前走,是太和門,是皇帝上早朝的地方,每天凌晨皇帝和文武大臣都要在此上早朝。再往裡走是太和殿,它是皇帝舉行登基、大婚、冊立皇后、派將出征、公布進士黃榜等的地方,而且每年元旦、冬至、皇帝生日時都要在這裡舉行盛典。太和殿也是紫禁城內最大最高級的宮殿。

太和殿後的中和殿是用來宣揚中庸之道的。保和殿是在除夕和正月十五時宴請蒙古、新疆等外藩王公及文武大臣。皇帝女兒下嫁時,也要在此舉行宴會。接著我們進入了珍寶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九龍壁。我們在裡面看到了許多寶物。皇帝的日常用品真奢華,不是玉做的就是金子做的,上面都鑲嵌著許多寶石或珍珠。

最後,我們還參觀了御花園及居住過慈禧皇太后的儲秀宮。參觀完後,原路返回從午門出去了。

這次故宮游,我們只參觀了一部分,不知什麼時候還能再參觀。

【篇四:北京故宮遊記】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心潮澎湃地來到北京旅遊。第一天,我們來到了世界歷史建築學的奇蹟——故宮。

這裡,曾經是皇家禁地,現在,是向公眾開放的博物館。秩序井然的重重宮殿,紅牆黃瓦的濃重色彩,書寫著中華文明的輝煌!

進入午門,走過金水橋,就來到了太和門前。再走過太和門,就能看到太和殿了。真不愧是皇家宮殿大殿內金碧輝煌,金光閃閃。太和殿是皇上行政的地方。也是所有宮殿中最精緻的大殿。在這裡,不禁讓我浮想聯翩,聯想到了當時皇上覲見王公大臣時的情景。

走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門出現在我眼前。來到乾清宮,這裡是皇上休息、就寢的地方。宮內“正大光明”四個大字高掛宮中。黃色的琉璃瓦,金色的的地磚,讓殿內顯得霸氣十足。大殿的正中央;有一個金色的寶座,除了皇上誰也不能坐在上面。寶座的兩頭還有暖閣。宮外的亭台樓閣,顯得氣勢雄偉。可見,古代的勞動人民是多么的聰明啊!

再往前走,就來到了故宮最後邊的御花園。御花園內古木繁花、嶙峋山石……更重要的是還有一座山:堆秀山。堆秀山石頭秀美,旁邊還有一個小門,門裡還有一個樓梯,是通往山頂的。在山頂上,放眼望去你可以看到御花園的全景。不禁讓人感覺到皇帝和妃子的生活真是太意了!

我們悠悠忽忽地轉了一個下午,很可惜,還是沒有把故宮轉完,因為故宮太大了!72萬多平方米,9000。5的宮殿,一下午的時間,怎么可能轉得完?

故宮一游是我流連忘返,故宮的建築實在是堪稱無以倫比的傑作!讓我們嘆為觀止,這其中凝聚了古人們多少智慧與心血,我們應該為他們感到自豪!當然我也願意和你一起讓中國五千年的歷史萬古流傳。

北京!多么古色古香的古都!

【篇五:北京故宮遊記】

今年暑假,媽媽帶我到北京旅遊。到北京第二天,我們遊覽了充滿古代藝術文化氣息的景點——故宮。

故宮在天安門裡面,我們去故宮參觀,是先穿過了天安門。進了天安門,就可以看到午門。很久以前,許多犯人受懲罰都是在午門進行的。午門的屋頂上有幾隻神獸,提醒皇上不要貪圖美景,要及時上朝。

過了午門,就會看到一條街,前面就是南門。故宮有四扇門,分別是:東門、南門、西門、北門。南門有三扇大門。中間的門是皇上走的,左邊的門是大臣走的,右邊的門是普通的待衛走的。中間的門除了皇上還有兩種人一生能走一次,分別是狀元和皇后。

進了南門後,就看到三座橋,三座橋大致上跟南門的三扇門的規則差不多。橋的旁邊有一條道路,是剛入宮的待衛或宮女走的。

過了橋,我們就到了故宮的中心部位。我們參觀了故宮的最大殿堂——太和殿。太和殿簡直可以用金碧輝煌來形容。殿的中間有供皇上坐的金漆龍椅寶座,寶座後面有畫有金龍的屏風,寶座兩側各有三根鑲有金龍的巨柱,每條龍都栩栩如生。在寶座前兩側還擺有仙鶴和香亭,據說仙鶴象徵著長壽,香亭象徵著江山穩固。

在珍寶館裡收藏著許多寶物,比如:龍袍、龍冠,各種奇珍異寶也是不計其數。從珍寶館穿過去就到了九龍壁。九龍壁上雕刻的九條龍看上去是那樣的威風凜凜,活靈活現,似乎欲破壁而出。隨後,我們還陸續參觀了許多宮殿,每一個宮殿都是用黃色的琉璃瓦鋪成,紅色的宮牆、柱子,都給我帶來了不同的驚奇。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從神武門走出了故宮。

故宮,這座匯聚了中華民族古代文化精華的宮殿,是先祖們留下的寶物,我們要好好愛護它。

【篇六:北京故宮遊記】

今年暑假,爸爸媽媽帶我去北京旅行,當我知道這個訊息時高興極了。北京不僅是祖國的首都,那裡還有我神望已久的故宮。

當然到了北京就先去天安門和故宮了。我們跟隨著熙熙攘攘的人群遊覽了天安門,瞻仰了毛主席的畫像。再經過天安門,穿過青磚鋪地的廣場便來到了故宮的正門——午門。

故宮又稱紫禁城,原是明清兩朝的皇宮。整個建築群金碧輝煌,宮殿沿著一條南北向的中軸線排列,左右對稱,氣魄宏偉,極為壯觀。現已闢為故宮博物院,是中國最豐富的文化和藝術的寶庫。

我們隨著導遊圖的順序走過金水橋,來到了太和門。太和門是三大殿的正門,門前一對銅獅。雄獅踩球,雌獅安撫幼獅,十分威嚴,寓意深長。我們隨著擁擠的人群到了太和殿,太和殿是一座高大的寶殿,裡面金碧輝煌,金龍寶座居中,後有金漆屏風,兩側立六根蟠龍金柱,並設有寶像,角斷,仙鶴和香亭,經講解後才知道原來是明清時皇上登基,大婚,冊封,命將出征等大典以及萬壽,元旦和冬至三大節的大朝儀式都在此舉行。太和殿是“三大殿”之首,還有中和殿,保和殿規模比較小。

我們沿著導遊圖參觀了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不知疲倦來到了御花園。御花園是帝後嬪妃們遊玩,休息的場所。園內亭榭館閣,殿堂,皆按主次相鋪,東西對稱的格局排列配置,其間點綴著蒼松翠柏,奇花異木,水池疊石等,盡顯優美而恬靜,盡賞園林之美景。

我們戀戀不捨來到了寧壽宮南側的皇極門前的九龍壁,九龍壁長二十點四米,高三點五米,是由兩百七十塊琉璃塑塊拼砌而成,壁上浮雕九條巨龍,神態不異,騰雲駕霧,飛騰于山崖,海水間,甚為美麗。

我們還參觀了鐘錶館和珍寶館。鐘錶館的鐘表主要是以廣州,蘇州和宮內建鍾處製造,部分為英法,瑞士等國出產。珍寶館陳列著稀有珍寶,還有皇帝,皇后的飾品呢,充分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

我們在故宮裡像是走迷宮一樣,疲勞不堪但興致未減,讚賞著故宮的神秘和奇妙。

我們此刻回首展望著神武門,戀戀不捨地告別了這裡——故宮博物院。

【篇七:北京故宮遊記】

今天,我和媽媽要到的目的地是故宮。

故宮又稱紫禁城,它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一座宮殿,面積約七十二萬平方米,是世界五大宮殿之首。

我和媽媽進入故宮,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乾清宮。

乾清宮是古代皇帝開會的地方。宮殿的布置緊密,幾乎每一處都有東西。皇帝的寶座就在中間,皇坐每一處都讓人感覺到一絲皇帝和大殿的威嚴。大殿上寫著“正大光明”四個大字,更讓人感覺到這個宮殿的威嚴氣勢。

接下來,我們就進入了故宮“三大殿”之首的太和殿。太和殿是古代皇帝舉行巨大盛典的地方。大廳金碧輝煌,無論皇帝的座位,座位後面巨大的彩色屏風,還是旁邊大臣的座位和其他東西,都五彩繽紛,充滿了節日的氣息。

我們還去了許多大殿,如要舉行大典時,大臣們休息的“三大殿”第二的中和殿,還有皇帝舉行大宴的“三大殿”之末的保和殿。由於遊覽的太多,就只記得這些了。

下午,我們去看了九龍壁,九條生龍活虎的中國龍,每一個都是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姿態,就是畫龍點睛之筆,加上鬼斧神工的雕刻藝術,創造了這一個中國的象徵。我急著要看珍妃井,可媽媽非要看珍寶館。珍寶館是收藏中國的奇珍異寶的地方,我本來不想看,可一見那么多漂亮的寶貝:絢麗的王冠,各種各樣漂亮的寶石,還有貴重的玉帶……看得我眼花繚亂,都忘記照相了。

終於等到看珍妃井了,可是情況卻令我大失所望:珍妃井就是一口小井,當年慈禧太后讓珍妃投井後,人們就把井封了,現在的井只移到了一個小角落,井口只有拳頭那么大。

終於,我們參觀完了故宮。中國的奇珍異寶很多,可有一部分還散落在外國,我真希望這些珍寶能早日回到我們祖國。

【篇八:北京故宮遊記】

今天我參觀了故宮。故宮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皇宮,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198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聽導遊說:“故宮占地72萬平方米,屋宇9999間半,建築面積15。5萬平方米為一長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風格綺麗的角樓,牆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建築氣勢雄偉、豪華壯麗,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精華。”

一進故宮有四個大門,正門名為午門。午門後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

我調查了故宮的全景圖,發現故宮宮殿的建築布局有外朝、內廷之分。內廷與外朝的建築氣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權力、舉行盛典的地方。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是封建帝王與后妃居住之所。此外還有文華殿、武英殿、御花園等。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在故宮的中心部位,是故宮三大殿之一。建在高約5米高的漢白玉台基上。

保和殿也是故宮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後。

乾清宮在故宮內庭最前面。清康熙前此處為皇帝居住和處理政務之處。清雍正後皇帝移居養心殿,但仍在此批閱奏報,選派官吏和召見臣下。

交泰殿在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滿之意。

故宮面積72萬平方米,共有各式宮室8千餘間,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群。明清兩代先後有24位皇帝居住在這裡。1924年北京政變後,被廢黜的清末代皇帝溥儀出宮,1925年成立了故宮博物院。解放後,故宮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成為我國最大的國家博物館。

今天,我參觀了故宮。我了解了祖國的文化,了解了歷史。今我還要了解,了解一切一切。只有這樣,我才能了解中國,長大為我的祖國做出最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