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後我累了的結婚傷感日記

傷感日誌一:婚後生活

有一年多沒看老公QQ了,今早偶然打開,一看一女子發來:“我到衡陽了”。“什麼時候來陪我啊。”打開微信一女子相約七夕,老公回復願意做地下戀人。剛想破口大罵,忍住了。沉默了兩分鐘,打開自己的QQ,裡面除了親人,還真沒什麼人了。難道我的人緣關係如此差勁?喔,想起來了,我把QQ設了隱私,把不認識的全都刪掉,然後把自己封起來,連QQ空間也只對親人開放。微信也都沒申請一個。中可能除了老公還是老公,飯菜都送到手中,回來脫鞋襪,倒洗澡水,按摩……去逛街總是要想下老公說過要買什麼,他喜歡什麼。為此,曾被他罵過無數回“怎么一點主見都沒有,就只知道問我喜歡什麼,這也要問那也要問我,你就沒喜歡的啊。”想想還真不知道呢。只有母親總知道我喜歡什麼,回到家裡母親會為我煮些東西吃,雞肉啊,排骨……,有什麼事,母親總是個最忠實的聽眾,然後安慰。

不想鬧,不想哭也不想問原因,說實話真不想像個潑婦一樣大喊大叫。照下鏡子,笑了笑,QQ設為公開,化上淡妝。忽然也想去相約一下七夕,找個人來聊天。在QQ上回了一大堆可能認識的人,不認識的還是不想去加,本來也想像老公一樣去找些一夜情什麼的QQ群,可還是覺得噁心和下流。打心底就看不起那些人,那些污穢之事。至少現在還不會。老公常會在我面前和他認識的女子開玩笑“你老公在家不,要不要人陪”類的話,聽著不舒服但也裝作沒聽見。和幾個女學員打電話的次數超出了和我通話的次數,我打去的電話開著揚聲器,有意說些不好聽的話,似乎在炫耀著他在家的超級威信。總是不停地在我耳邊嘮叨那些傳統的三妻四妾的觀點。認為他之所以不成功是因為我沒讓他娶個“三妻四妾”回來的結果。

有時我真想逃避現實,一個人找個地方躲藏起來什麼也不想,心裡只有自己。一個人生活一個人漂泊。瀟灑地過完下半生,哪怕最後流落街頭,稻草裹身。想想一對兒女,年邁的父母,一切都是那么不現實。想想那些拋夫棄子的女人,她們又何嘗不是在無奈之下而選擇離家出走,背負一身罵名,都知道凡事都有因果,又有人曾知她們也曾純潔無比/心比天高。只因某些污穢之事讓她們一時失足越走越遠?

我累了,不想吵了,也不想鬧,更懶得去追問個所以然。更何況他只是精神出軌,而真的沒有與那女子見面。不知什麼時候,我變得開拓了,也不想去一味地吃醋,寫出來後還可以當作沒有那回事,一如既往地做家務,帶孩子,伺候老公。只是會覺得和老公在一起感覺彆扭了,也生疏了,客氣話倒是多些了,不再主動去摟著他的身體,甚至有意地疏遠。或許只有感情淡了,爭吵就會少點,冷靜多點理智點,生活就會輕鬆點。

傷感日誌二:我累了,倦了

黑色的鋼琴畏縮在角落裡 ,已經發了許多年的呆,我已經忘記了應如何再去觸碰那曾經熟悉而又虔誠的琴鍵。一種陌生,一種壓抑襲來,熟悉的鏇律我已不再想起,曾經的畫面卻依然清晰。

我累了,倦了。

當生活開始帶有目的性,總覺得自己是在應付些什麼。也許笑容比以前多了,可我笑得很累。或許是因為我還不能把一切都看成我生命中必要的有機組成體,但是我的心真的很累,很想睡。我想躺在一片無人的潔白沙灘上,看著澄藍的天空,聽著如心跳般和緩的波濤聲,慢慢的閉上雙眼,睡去,睡去,不再醒來。

天黑了,星星也睡了,我心中的那座孤島逐漸的浮出水面,浸在月光中,蒼涼,卻純淨。心中的雜念被微風一一地過濾,留下一片空明。心中沒有什麼思念,自然也無所謂糾葛,一切都變得那么順暢,那么協調。

心中的蘭花亦緩緩地綻放,送來些許幽香,伴著那飄忽不定的聽不懂的梵語。忘記了時間與空間的存在,仿佛置身於一個無限的宇宙,時間在此停滯,萬物於此靜止。

有誰,願意聆聽那散落在風中的私語?又有誰,會去留意凋謝在腳下那凌亂的花瓣?於是我被人群忽略,被時間遺忘,滯留在一個看不見昨天,也望不見明天的混濁的時空里。我的意志或許還是清醒的,可它只會增加我的痛苦。跫音近了又遠了,沒人願來敲我的這扇門,抑或我的世界原本並沒有門。我是只困獸,卻無力做任何實質上或形式上的掙扎。

我想去思念些什麼,可我的思念是蒼白無力的;我想去挽留些什麼,可我的挽留只讓距離變得更加遙遠;我想去放棄些什麼,可我卻發現對於他們自己甚至不曾擁有。

我惟有讓自己重回死寂,死水般的沉寂。

我累了,倦了。只有夜深人靜時那蒼涼純淨的孤島才是我心靈的歸宿。每次我登上孤島,我都會栽一朵純白的蘭花。孤島上會有盛放蘭花的一天,可無論他多么令人心醉,他將依然並永遠是被海水包圍的一座孤島。那開滿了潔白的蘭花的孤島,也會成為我最終的歸宿。

怎么了?也許是我真的累了,倦了。

按下琴鍵,聲音已不再清脆,再如何也無法回到從前。從前的熟悉開始陌生,從前的默契開始尷尬,從前的笑容開始僵硬,從前的歡笑開始壓抑。

記憶無聲地從眼前划過,割破心中曾經的傷口,卻唯有故作堅強,堆砌笑容,假裝一切都很好。

鋼琴上堆著厚重的灰塵,一如記憶中沉重的包袱,想卸去,可沒那么容易。它蠻橫霸道地盤踞在那裡,無論我如何好語相勸,生拉硬扯它紋絲不動,我卻遍體鱗傷。

而我能做的,除了忘記,別無它路。

傷感日誌三:所謂的婚姻

當婚姻對於人生的保障功能越來越弱化的時候,離婚再也不是不可承受之重。從施瓦辛格夫婦的“黃昏散”到宋丹丹、倪萍的“三婚戶”,從鞏俐的“婚姻就是一張紙”到男友和錢一樣多的章子怡、范冰凍的“我就是豪門”。喪失了經濟扶助、保險、養老等功能的婚姻於名人如一地雞毛,離婚,輕而易舉……鞏俐們的婚姻態度:不做老婆也幸福

對於把婚姻作為調味品的名女人,無論結婚抑或離婚更大程度上不是欲望形式的名稱,而是一種新型人際關係與生活方式的可能。

“工作、生活,我都有能力去選擇,感覺特別有嚼頭,一紙婚書不重要。”鞏俐談起自己的婚姻態度驚世駭俗。如美洲獅女郎一般的鞏俐,懂得剔除雞肋男人和世俗成見,曾高調的和小男友孫紅雷互生情愫高調姐弟戀、與好萊塢大腕約翰·庫薩克假戲真做雙宿雙棲,於她而言,財富、名氣、社交圈才是生活的脊柱,婚姻?好像不太重要吧!

有過兩次失敗婚姻的宋丹丹,在第三次婚姻中找到了感情的真諦。宋丹丹的第一次婚姻從未對人透露,第二次是與英達的一段眾人皆知的姻緣,這段長達十年的感情被她在自傳中稱為“生命中最重要的光陰”,卻因為雙方有外遇而終結。之後,經歷了兩次婚變的宋丹丹與趙姓老公重組家庭。“十幾年前第一次離婚我非常害怕,覺得我這一生我要再離婚我就死。現在覺得也沒什麼,人越活越會發現其實人生就是這樣,走一步看一步。”如今宋丹丹面對“再離婚”的傳聞,波瀾不驚,“沒什麼可怕,一道門而已,不做別人老婆的也照樣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