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實習日誌三篇

篇一

今天是我上班的第一天,我帶著期望、興奮來到眾合力,一進門就聽到某個部門的工作人員集中在一起喊口號,讓我感覺到眾合力還蠻有文化氛圍

隨後,行政部的曾主任分配我去長安站的維修部,並說明一些相關事項,主要是讓我們以正式員工要求自己謝站長讓盧炳初組長帶我,我們是第二姐,把我算在裡面,一共有五個人我憑藉自己的真心,再加上這一年內在“中心”與人的交流經驗體會,跟我組員的關係還不錯即是已經找到了合適的農田,剩下的還要靠每天“施肥、澆水”等組長盧炳初是花都人、組員吳賓士是四川人(工作兩年)、組員程金建是河南人(讀機械的)、組員張文忠是湖北人(技術型)

由於是第一天來,所以我今天的主要任務是“看”,看組員是怎樣做的一打開車蓋,我就傻了,許多東西都不知道叫什麼名字,以前學汽車構造時,是拆開每一部分來看的,而現在組裝在整部車,弄得我有些“暈”真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帶了一本筆記,把那些不懂的知識或零件名稱記下,打算晚上再上網查詢其具體的資料今天的工作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有兩個操作:

一、我在扭緊車輪螺絲時,沒有注意到錐面與錐面的嚙合度比錐面與圓柱面的嚙合度好,並且車輪螺絲一定要鈕緊

二、防凍液加的方式:

1.先擰開水箱上面的加蓋子

2.排空水箱裡的水後再擰緊螺栓(出水螺栓在水箱的下方,也許需要用一個鉗子,有的直接用手用力就可以擰開),徹底放完之前水箱裡的水

3.用起子或合適的扳手擰下節溫器上的放水小螺絲(在節溫器上,約8毫米的直徑那一個,因車而異)

4.向水箱裡加防凍液,加至節溫器上的小放水小螺絲口流水,即擰緊節溫器上的小放水小螺絲

5.繼續向水箱口加防凍液加到不能加為止,之後,拔下水箱蓋旁邊的橡膠排空氣的管子

6.啟動發動機,一般踩油門至3000轉以上,直至散熱器風扇轉動散熱,即松油門,(這個時候水箱口的水會下降一些)讓發動機怠速運轉,再往水箱口繼續加防凍液,直至排空氣的管子流水,讓水流3-5秒左右,即插上排空氣的管子,再踩油門至3000轉以上,即松油門,讓發動機怠速運轉,再往水箱口加防凍液,加到水箱出廠規定的那根線(一定要重複此程式一次,要不水在發動機體的循環管子中會有氣泡,這樣會嚴重影響發動機的散熱,一定要排空氣)

7.擰緊水箱蓋子,完畢!

註:一般小型車水箱的容積在2公斤左右,防凍液價格10-50元之間一瓶,防凍液除了可以讓水箱裡的水提高冰點(水的冰點0度,加了後在冬季可以在-25度都不結冰),還可以提高沸點和清除水箱裡的積垢

在這一天裡,組員的工作熱情如同太陽一般,感染著我雖然在這比較悶熱的天氣中,但大家都表現出那份責任心、那份耐心,這就是職業精神是什麼讓他們這么敬業呢?我覺得是企業的文化氛圍以及企業的內部管理,帶動了員工的積極*,才能為公司創造財富

篇二

雖然昨晚我跟恩師、小羅師兄聊天聊到2點左右,但早上七點鐘的鬧鐘一響,我就立即起床,刷洗一下、吃個早餐就過去眾合力是不是因為我不眼睡呢?不是的,是因為我有敬業之心,我是以眾合力的正式員工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8點50分左右,聽謝站長說要開會我原先總以為只是清點人數,其實更主要的是技術交流先由每個組長提出問題(總結一下並提出最近幾天出現的比較難以解決的問題)、解決問題(怎么解決的)、信息反饋(由這件事可以收穫什麼,以後要怎樣避免這個問題等)通過大家討論,互相交流,達到技術共享的目的,是一種不錯的經驗積累然後謝站長發言:

1、前段時間出現的問題(某一組在6月份修完車之後,竟然不記得要將十或一字批拿出,客戶過來投訴;

首先說這些事情的嚴重*:如果這部車出了車禍,到時要誰負責呢?“我”擔當不起,公司擔當不起如果出現大的交通事故,可以在車間做維修的師傅都可以要坐牢通過一些必要的處罰來讓給大家敲個警鐘

2、宣讀前段時間的業績、以及接下來的奮鬥目標;

3、安全問題

生命是革命的本錢,沒有了最基本的東西,做什麼都是沒有意義可言的

3、協同管理

長安站是由大家共同管理的,首先要先管理好自己(學徒、實習生),才能將我們長安站管理好

我覺得這種企業的內部管理還是比較好的,能調動員工的積極*,共同創造更多的財富

大家工作時的那份*,遮蔽了頭腦,忘記了時間不知不覺又到了午餐時間(12點),組員(馳哥、忠哥、建哥)叫我先去吃飯而我想跟著“大部隊”走,只因為我們是一個團隊我選擇繼續工作,工作到12點半我們才去吃飯

下午,車輛比較修,我在工作之餘跟忠哥、建哥聊天大家都覺得現在汽車電子電路非常重要看著忠哥檢測並修理汽車電子電路,而我呢?不懂!不過,這只是暫時*的,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也會的

今天我又有一些收穫:

汽油是一種易揮發的液體,在常溫下燃油箱經常充滿蒸氣,燃料蒸發排放控制系統的作用是將蒸氣引入燃燒並防止揮發到大氣中這個過程起重要作用的是活*碳罐貯存裝置

活*碳有吸附功能,當汽車運行或熄火時,燃油箱的汽油蒸氣通過管路進入活*碳罐的上部,新鮮空氣則從活*碳罐下部進入活*碳罐(吸附汽油箱和發動機迴路的燃油蒸氣)

發動機熄火後,汽油蒸氣與新鮮空氣在罐內混合併貯存在活*碳罐中,當發動機啟動後,裝在活*碳罐與進氣歧管之間的燃油蒸發淨化裝置的電磁閥門打開,活*碳罐內的汽油蒸氣被吸入進氣歧管參加燃燒

從1995年起,我國規定所有新出廠的汽車必須安裝碳罐一般裝在汽油箱和發動機之前每隻100元左右

加油時,由於汽油注入油箱,裡邊的空氣會往外跑,夏天汽油揮發快,加注時容易揮發蒸汽,如果膨脹的蒸汽加上汽油頂出來的氣來不及釋放,就會嗆油,所以在添加到快滿的時候要慢一些,另外注意不要添加太滿,這樣不僅會嗆油,對我們的炭罐還會有極大的傷害

加油太滿有害處,太滿的話,汽油箱上端沒有空間,汽油形成蒸汽就沒地方走,這樣,進到碳罐里的是汽油液體而不是汽油蒸汽,這樣就構成了對碳罐的危害,所以說,每次加油不要太滿,標定45升的油箱,每次在剩下十升左右汽油開始加油,一般加到第二次跳槍為止就合適了

如果車輛油箱加油過多(油箱口能見油)造成油箱出氣口埋在汽油里,使得出氣管往碳罐流油,直到漏到路上,這種情況很少有人知道,應改變加油方式(不要加到跳槍為止)

篇三

上午10點半之前,我們組還沒有收到修車單,可其他組不只一個修車單我就向建哥了解一下他們修車單的分配製度建哥表示:曾多次向站長提出,但最終都是敷衍了事還說:習慣了就好我覺得這不是一種上進的想法該爭取的事就應該爭取,不然屬於應該是自己的東西永遠都會不知不覺地跑到他人那裡,也會讓自己變得非常沒有個*(當然這是在保證正確的情況下進行的)

或者企業管理者有其他原因,但我覺得公司在處理工作量分配方面上不太合理沒有從員工的角度思考問題不能讓員工在一個公平的環境下進行競爭,為公司創造財富,這也是企業長久發展的根本為確保員工可以公平環境,我覺得應該這樣分配:

1、若當天修車單比較少的話,就實現平均分配;

2、若當天修車單比較多的話,先平均分配一些,剩下的那些可根據每組的完成情況,進行合理分配(這是在保證效率的情況下,維修速度比較快的團隊)

3、重視員工的信息反饋,並能妥善處理,不要弄得跟中國一樣,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也可在這方面適當的提出一些獎勵政策

下午,我們組就有幾部車可以修我很想做醒目仔,雖然這三天,我懂得了一些工具及某些零件的名稱,但仍有一些工具我還不知道其名字弄得我很被動,並且我暫時仍沒有能力預測到組員面對車出現的問題,想從哪一方面著手來處理它不過,我相信,再過幾天,Icando

我跟馳哥兩人修理一部車,謝謝馳哥給我機會實踐,讓我今天動手的工作比前兩天多一些,如:拆裝機油濾清器、加放機油、拆車頭燈等在這其中我還是體會到兩個字:細緻有許多我平時沒有注意的細節大都在下午暴露出來修車的過程中,我看到現在服務行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服務質量也會不斷提升;另一方面,我也覺得自己的視野太狹窄了,我什麼時候才有資格去體驗大千世界的豐富多彩,才能更合理地看待問題、處理問題呢?